結論:
這大概是我目前為止最滿意的方案了(也太短了)

前言:
想在老家建置一套可以方便看電影、方便分享檔案,偶爾抓抓東西然後不能太耗電的多媒體方案。

現況:
目前透過RT-AC56U外接2.5吋硬碟兼作簡易NAS使用,用內建的下載大師抓完電影後,使用bdp-lx55播放外接硬碟內影片,但缺點是ac56u掛2-3個種子就快不行了,然後越獄過的lx55穩定性很差,常碰到格式不相容與快轉跟選片段困難等問題,不過LX55的畫質好的沒話說。

需求:
1. 可以方便播放各種格式影片,含4K
2. 由於老家是投影100吋,播放的畫質需有一定水準
3. 可方便使用p2p軟體
4. 可方便share檔案的儲存裝置
5. 可方便遠端作任何管理
6. 現在是講求環保的時代,當然要非常省電
7. 設備的體積不能夠太大

曾經考慮過的方案:
1. 一台Android Box:無法方便share檔案,抓p2p效能不足且不確定跟lx55畫質差多少
2. 一台Android Box + 一台NAS:預算會稍稍爆表,且NAS裡想使用的只有幾個功能,其餘在老家用不到
3. 用N3510小板組NAS兼HTPC:看版上實測其實沒有想像中省電,效能堪慮且記憶體、機殼與Power加一加後CP值下降不少
4. H110 ITX + G3900:感覺是在價錢、效能、功耗、體積與未來擴充性達到一個平衡的最佳方案,也是我差點下手的方案,但是選配備與組裝令我感到麻煩,且考量三到五年後也是整組汰換,單換零件機率不高,就作罷。


最終方案&功能測試:
最後在價錢、效能、功耗、體積與功能完整性上,終於決定使用NUC來當作整體的解決方案
主機:Intel® NUC NUC6I3SYH
RAM:美光 NB-DDR4 2133 4G*2
SSD:Intel 540s 240G/M.2
OS:Windows 10

首先拆開盒子一看,天阿,超小的不可思議,ITX機殼再怎麼小,也一定是它的兩倍以上大
一台NUC,數個願望一次滿足


裝好系統跟驅動程式後先看一下待機耗電,天啊,居然只有約5W左右
一台NUC,數個願望一次滿足


我的iPhone SE在充電使用也差不多這個耗電阿
一台NUC,數個願望一次滿足


接著來測試一下最重要的影片撥放吧,直接測試4K影片,第一部 H.264,有硬解,看來沒什麼問題
一台NUC,數個願望一次滿足
一台NUC,數個願望一次滿足


第二部 H.265 有硬解,看起來也沒什麼問題
一台NUC,數個願望一次滿足
一台NUC,數個願望一次滿足


第三部 H.265 HDR main 10 雖然聽說有混合硬解,且cpu沒被吃滿,但畫面明顯lag,可能沒救
一台NUC,數個願望一次滿足


接下來要安裝最重要的NAS系統,為了貪求設定與抓檔方便,後來還是上黑群暉了,這裡不討論安裝相關事宜,也可使用FreeNAS
一台NUC,數個願望一次滿足


安裝完後,測試一下NAS系統在虛擬機下的效能如何,看來區網傳輸是可以跑到70MB以上,已經很夠了
一台NUC,數個願望一次滿足
一台NUC,數個願望一次滿足


後來考慮Windows base的系統很重要的原因是Netflix app可以支援1080P以上的畫質與杜比5.1聲道輸出
一台NUC,數個願望一次滿足


小插曲:
其實一開始是選技嘉的Brix GB-BSi3HA-6100,主要是NUC這塊技嘉起步算早,價格與規格也合理,想說給國產一次機會,想不到帶回家後開始一連串的鬼打牆,首先是它的mini dp我用轉接線轉到D-sub後,畫面出不來,接著第一次裝完OS後,重開機進不了系統,想說再重灌一次看看,結果接下來連重灌都出問題,花了一整晚在檢測是不是哪個零件壞掉,後來真的受不了覺得應該是主機本體有瑕疵,隔天一早就前往換貨,最妙的是,在店內有一個客人看到我拿技嘉的產品要來換貨時,第一句話就問我說"是不是系統裝不起來,我最近拿了一張技嘉的板子也有這問題",我整個嚇到,簡直神機妙算,技嘉最近不知道怎麼了??只能說最近最好先避避風頭吧,你懂的,最後還是決定使用Intel的NUC,個人覺得在穩定度與機身紮實度上都超越技嘉的Brix。


認真的結論與想法:

1. 如果是以播放影音為主,建議OS選擇Windows並升級到10版,我的OS一開始是裝8.1 pro然後當時測試播放H.265時,雖然有啟動硬解,但是畫面看起來lag感很重,升級到10版後,這個問題居然就解決了,看來Win 10真的有對影音編解碼最佳化過,而且是從底層改善。
2. 同上,如果是播放為主,NAS為輔的應用,建議主OS為Windows,其他OS開VM安裝,好處是Windows對影音的支援比較完整方便,而且對於新的硬體驅動普遍有最佳化過。
3. Win 10已經拿掉MCE,雖然有其他替代方案,但是使用遙控器跟飛鼠感覺上都還是不方便,考慮買微軟出的All-in-One Media Keyboard來試試看。
4. 對於VM Host的選擇,如果是使用8.1 Pro或是Win 10 Pro版,可以考慮使用Hyper-V,效能會比VirtualBox好上一些。
5. 對於NUC的選擇,雖然各家規格看起來差不多,但是魔鬼就藏在細節中,與其追求那一點點的效能差距,我覺得穩定度來的更重要,尤其是你想輕鬆看影片時,一定不會想要在那東調西弄的。
6. 或許現在的應用用一台舊電腦大部分都可以達成,是的,沒錯,但是考慮到體積、耗電與對影片編解碼新規格的支援度,我想這才是NUC的價值所在。
7. 搭配VM有無限多種可能性與創意應用,像是再加裝Android模擬器,使用方便的App等,之後再來慢慢的研究與調教。
文章關鍵字
intel nuc去年買5代 i5 真的滿意, 且支援硬解4K 。使用miniDP搭配4K桌上型螢幕,非常漂亮且實用

這款有支援PCIe SSD 裝上超有感.搭配M.2也可達500M速度。硬說缺點只有使用傳統DOS ghost進行備份,速度極慢

安裝Win10很快,使用USB安裝大約10分鐘就搞定且一連網,全部驅動程式全部由微軟自動全部裝好

奇怪你真的勇敢,挑540s TLC SSD

gogoid wrote:
intel nuc去...(恕刪)


基本上如果要備份的話,有一套國人研發更好用的,叫做Clonezilla 再生龍,速度快,支援度高,而且還有平易近人的中文介面,強烈推薦你試用看看。
http://clonezilla.nchc.org.tw/news/

會選擇Intel 540s是看上他的五年保固,基本上SSD只會來裝系統,萬一真的有毀損來不及備份也不會心疼,但是五年內假設掛點一次,可以換全新的回來也是蠻爽快的,至於效能的話,除非上到750系列那種等級以上,不然這個價位帶的效能差距跟我實際的應用幾乎是無感的,反而保固比較實際。

Intel NUC真的是好物,恭喜你們享受的這麼早。
NUC有兩款外殼,我挑除了可裝M.2 外, 還可再裝一顆2.5吋硬碟, 速度與方便性兼備
gogoid wrote:
NUC有兩款外殼,我...(恕刪)



我也是挑可裝2.5吋的機型,尤其BT很傷硬碟,最好是用一般的HDD來給BT存取。
現在在玩Remix OS for PC,裝在NUC上很有樂趣

關於第3點,我可以給點意見

去網拍找一種出來很久的USB 紅外線電腦遙控器,雖然出來很久規格上只支援到Win7

我用過Win10也可以用沒麼問題

重點是比原本MCE控制能力更強大,甚至能模擬滑鼠,不到100大洋

HTPC必裝硬體....

不過Windows本身就有NAS功能了(現在流行的幾個linux發行版本 Samba核心程式就是微軟寫的),跟再用VM 跑FreeNAS之類的GuessOS,這樣會有比較好嗎??

systemctl wrote:
關於第3點,我可以給...(恕刪)


1. 紅外線遙控器我再找找,NUC本身也有內建紅外線接收器,可能找可相容的型號,只是如果買了遙控器,勢必要再裝一套Kodi整合一套影片撥放流程才會方便,要再找時間研究看看。

2. Windows本身當然可以達到NAS的許多功能,只是你提到的Samba核心的部分,這塊來說應該是屬於效能上的問題,只是會使用NAS貪圖的就是管理的方便性,在絕大部分的環境下,方便性絕對是大於效能,舉個例來說,Windows的區網設定繁雜,常常設好還不一定會work,不知道問題卡在哪,但是使用NAS來設定samba區網幾乎一次搞定,另外由於我的其他媒體撥放器都支援NFS連線,使用NAS設定方便,但用Windows我還必須另外裝軟體,最後,文中我有提及偶爾會使用BT抓抓東西,當你有使用過Q牌或S牌NAS內建的"Download Station"後,你就會知道有多麼的方便了。
綜合以上,所以我還是會開VM掛NAS系統來使用,且拜目前的科技所賜,CPU效能其實是過剩的,就算再開兩到三個VM,只要記憶體分配合理,效能體驗上的差異幾乎是無感的。
最近測試了一下用VM開Android OS,整理一下心得:

1. 關於VM host部分,由於使用Win 10 Pro,所以把主力轉移到Hyper-V去使用,一來是VM開啟後可以關掉視窗在背景跑,二來是想安裝的系統如果跑的起來感覺效能會比VirtualBox好一些些,三是重開機時會自動幫你啟動VM。
2. 如果要用Hyper-V裝Android x86,要選用4.X版本,測試過使用5.X跟6.X,對於Hyper-V的虛擬裝置支援度並不好,app幾乎無法執行。
3. 系統檢測的App幾乎開不起來,所以無法測效能與看系統資訊,但幾個常用的影音APP打的開,不過........
4. 音效在VM系統裡不支援,殘念阿,看來如果有需要還是必須重開機切換系統。

VM設定:



千尋影視:



港劇App: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