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體脂計各品牌的討論

想請問 TANITA BC-751, TANITA UM-051 請問那一款比較實用?
想請問市面上的體脂機量出來與INBODY量出來的落差很大~~

最近瘦身有成110KG-->71.3KG,所以特別注意體重跟體態,常聽人說到體脂肪,所以想說乾脆買一台體脂機自己在家量!

我跟朋友借量了歐姆龍的跟TANITA體脂肪都是16,可是到了運動中心花錢量了兩次(不同家運動中心,機型也不同)出來的數值卻都是體脂肪11.5~~~我的身高176CM體重71.3KG

上來爬文找資料,找到了這篇有達人解答,想請問一下落差怎麼那麼大,當然我知道INBODY一台要價不斐,可是這中間的落差直也太讓人無法信服了吧.......






我是使用歐姆龍HBF-701及TANITA BC-519,週一到週五在南部上班使用HBF-701,週末回台北使用BC-519。我的經驗是,歐姆龍普遍比TANITA早晚量測值高出1-2,也就是說如果歐姆龍側量的數值約在19(早上),17(晚上),TANITA的數值約在17.5(早上),16(晚上)。

以上數據提供給各位參考。
各大牌子的體組成管理器,不過就是收集一大堆的data存在裡面,再利用微電流導入體內,看你的電阻值落在哪個data裡面,顯示給你看。

體脂率就是脂肪佔全身體重的比例,體重有變化,體脂也一定會變。

水會導電,人體70%是水做的,所以測量當時全身的水份比,也會影響數值。

如同前面分享的,既然每一台都要掛上「醫療器材」,就有一定的參考。

多半,每個測量的人,都會認為「數值」測出來較低的那台比較準…(安慰作用)

挑一台自己『覺得』準的機器,以測出來的數值做為『依據』,日後測出來的值做為『比較』,看是高了還是低了就好。

不用每一台再那邊比來比去,因為都是參考…要準,或是說真正要測量體脂的方式,也不是踏上去or手握30秒就是真正正確的方式,只不過,我們去醫院,多半也是利用那些牌子還相同原理的測法,所以,我們也一直認為這就是正確量測方式。

正確測量體脂方式→http://www.obesity.org.tw/DB/Jour/1/20040401/3.pdf

問題來了,正確測量方式,要花你半天一天,市面上賣的只要你30秒1分鐘,相較之下,多半會選後者,較為經濟及省時。

家用體重計也好、血壓計也好,任何一般市面上用的度量衡的東西都好,正確的來說都只是一門『統計』出的對應值,而非絕對值,參考就好,定期換新、校準才是王道。

再說回頭,我要重複,多半的人認為測出來的值『較低』的那台比較準。


與其看牌子、產地,不如看哪家收集的data比較多、如何蒐集、如何取得、如何實驗、再簡單地來說,要買市面上的體脂計,先問問你們的data有多少。







黑金魚 wrote:
各大牌子的體組成管理...(恕刪)


金魚大提點的是....(贊同)
我也去敗了一台最基本款..在大賣場, 沒專業人員說明

不想跟一些酸民你來我往的..

順便一提....2012/12 衛生署有公布, 一級醫療器材可以開放給有實體店面的商家在網路上販售說~~
一定要有實體店面的喔


scubadiving wrote:
結果台灣偉大的衛生署說不准在網路上賣


scubadiving wrote:
我想這個應該是偉大的衛生署本意吧


什麼都不懂只會亂批評
你才偉大

黑金魚 wrote:
各大牌子的體組成管理...(恕刪)


感謝黑金魚大大解惑~~~
參考數值的觀念我還是要先自我建立好!
機器畢竟還是人給他數值的~~~
受益良多!謝謝各位大大的指教!原來這東西還是需要調校的!難怪我的愈來愈離譜!

iamjackyy wrote:
受益良多!謝謝各位大...(恕刪)

那這種東西只能在台灣買吧?
不然用久了就不準
頂級綠茶 wrote:
那這種東西只能在台灣...(恕刪)


那就要看廠商肯不肯幫忙啦~

某些公司,在日本買的,但台灣也有販售的型號,他們會收,但會收取費用。

某些公司,是從不跟客人提機器需要校準的,連校準的服務都不知有沒有。

某些公司,因國內經銷商不同,不是透過他們經銷的也不收。

某些公司,因國內代理商轉換,所以前代理商的商品變孤兒。

買的時候問清楚再下手比較有保障。反正網路上也不行賣,去實體店面問清楚比較安心。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