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老公你要去哪裡呀?
男:去參加sony z3+(+讀作普拉斯Plus)的體驗會啊
女:Sony Z3+?那是什麼?
男:那是Sony最新的一款手機,之前型號是Z3,現在最新的是Z3+,有活動剛好來去參加看看
女:幹嘛學iPhone啊,搞什麼Plus
男:(心裡OS:對哦,都有iPhone6+了,怎麼其他人也有了,以後就三星S6+,HTC M9+,LG G4+,iPad+,小米4+++,誰+++的越多誰的手機就越厲害)
雖然這只是本人身邊的小小分享,但也側面說明了Apple的深入人心,他可以引領潮流,他讓大家為他的產品理念買單
那麼我們今天的主角Z3+呢,他值不值得大家買單,對比Z3又有哪些不同
容我下面娓娓道來
---------------------------------------------------------------------------------------------------

幾天前有幸,參加了這次的Z3+體驗分享活動


看著大家在艷陽高照的下午依然鬥志高昂,拿著單眼和腳架對著我們今天的美女一陣狂拍

其實,拍的美女不是上面那位,是下面這位

這位帥哥必須要出鏡一下,看他如此認真和滿身大汗的拍攝
大家就可知我們今天這位美女
Sony Xepreia Z3+多有魅力了
---------------------------------------------------------------------------------------------------
機身外觀、尺寸、重量:


Z3+基本可以說是延續了Z3的設計,但是在細節有些許不同
這裡找幾個重點說說

這是Z系列的歷代機型對比,可看出Sony在產品上精益求精,在保證整體外觀的基礎上對產品的輕薄性進一步的追求提高。

左Z3、右Z3+,可看出Z3+在重量及厚薄均有縮減。

Z3+側面只有6.9mm的機身厚度,在如此輕薄的設計之下還可以保證主鏡頭設計無突出,其實這點相當非常值得一提,畢竟目前其他廠商主流機型能做到這點的不多,也體現了sony對自家產品的工業設計能力,這次Z3+的碧水藍個人非常喜歡,Sony手機吸引用戶的地方當然少不了他的外觀和質感非常加分。
下方是目前Sony 最薄的平板電腦,厚度僅有6.1mm



這次 Z3+ 的四個邊角做出了一個仿亮面拋光金屬的圓滑質感,外在部分包覆一層透明蓋的材質
這樣不管用戶未來如何使用,四個邊角都可以保持原本的亮麗感,即便有磨損或刮傷,都不會影響到裡面金屬塗料的顏色,這個設計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但還是可以看出Sony在對外觀細節的用心處理。



Z3+對比Z3,磁力充電取消,採用USB無蓋防水設計,這對於防水機型來說是非常實用的,用戶不再需要充電頻繁開蓋動作, 在Microusb無蓋防水接口部分,除了插槽本身提供防水塗層之外,還加入紅色橡膠圈,使得密合性增加多一層防水保障
但這種設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剛從水中拿出機身尚有水的情況下想要充電,因牽扯到用電安全問題,還是不要輕易嘗試的好

Z3+外觀還有個小細節,機身周邊的邊框部分比正面的螢幕及背後的玻璃面板略微高些,觀感上不易看出,但這樣的設計可以降低手機摔落時直接前後面板與地面親密接觸,可以降低螢幕破碎的風險。

Z3+正面喇叭重新設計,對比Z3音質有所提升,即便下水也可將手機側放水就會自然流出,不會影響到喇叭的播放效果。這點對於喜歡洗手機的用戶應該算是個福音。

Z3與Z3+規格列出對比
螢幕:5.2寸 Full HD IPS
在現在安卓規格大亂鬥,2K熒幕大行其道的當下,Sony依舊在最新旗艦機型採用Full HD 1920*1080的解析度,沒有像其他廠商如三星S6、Galaxy Note 4、HTC M9+、LG G4等各家旗艦機型使用Quad HD 2560×1440 2K螢幕,2K 熒幕對比Full HD,有人認為解成最新的產品當然要使用最新的科技才能代表旗艦手機,不落後於人,也有人認為Full HD才是最適合手機這種4或5寸左右電子設備的解析度,在視覺效果和耗電方面作出一個平衡,當然孰優孰劣這還是各有千秋,這裡就不再多贅述。(真的非2K熒幕不娶的,可以看看就在幾天前Sony最新發表的Z4v,那是Sony的首部QHD手機,終極版Z3+)
那Z3+這個IPS熒幕到底如何呢?

熒幕亮度達到700nit,對比Z3提升16%,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不妨看組圖片比數據更來得直觀


兩組圖片對比:上M8、下Z3+,原圖除了遮蔽人臉部分其他未做任何修改
M8為490nit,雖然說這樣不是很嚴謹的對比,但是很直觀的表現出了一點
Z3+的亮度表現是比其他機種高出一截,這個在戶外使用時會更直觀。

這個部分說的是Z3+在面板控制IC采用了記憶體設計,當螢幕靜止或低刷新率時便會把影像暫存在LCD記憶體內,降低切換畫面時的耗電量。
這一點好處本人在之前使用LG G2也有體會,同樣是簡單上網操作,但是G2的續航明顯比起我用其他手機延長了不少使用時間,沒記錯的話G2也有個G-RAM的技術,原理跟Sony這個技術差不多,降低螢幕刷新率時減少耗電,延長續航。
TRILUMINOS for mobile、Live Colour LED 與 X-Reality for mobile 等螢幕技術一個也都沒少, Z3+的sRGB廣色域達到 130% NTSC,即這塊熒幕色彩飽和度很高,可視角度也不錯,對得起Z3+的旗艦定位。

Z3+的螢幕還有個特點就是濕手觸控,即熒幕上有水珠依舊可以正常觸控,對比以往Z3有水就不能自如操作的情況,這一點還是在體驗上有帶來提升哦
。
CPU跟發熱:
看規格表,最直觀的不外乎就是CPU不同了,從801到810這次Z3+到底有什麼飛躍呢,難道只有40度到70度的飛躍嗎,相信這句話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用個案例來說明好了

來自香港玩家的評論,他的表達應該很好看懂吧?
“照相過熱,剛開相機就提示過熱,大哥呀,一張照片都還沒拍嘞。。”

這個畫面在Z3+上很容易見到
透過Z3+ 發熱,確實能搜索到一些相關案例,在使用相機和遊戲時溫度會迅速升高,導致一些程序app自動關閉。Sony官方也承認有存在這個現象並且透過後續軟體調校來改善。不過發熱這個部分應該說事出必有因,高通的810給人帶來的印象是什麼呢?
“高耗電、高發熱導致降頻、性能不如三星7420等。。”
但是大部分廠商並沒有自主研發手機soc的能力,沒人能像三星可以具備一條完整產業鏈自給自足,所以大家明知道810這代產品有他的問題,為了旗艦產品用上最新技術的定位,主流手機廠商(HTC、Sony、LG等)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家一起手拉手,硬著頭皮吃上了香噴噴、熱騰騰的810。
這一部分可以等到官方後續推出相應的更新改善,現在已經有新版本的修復韌體更新了,畢竟這也不全是Sony的問題,各大廠商五十步笑百步,但反之帶來的好處是,由於高性能的soc,在手機操作流暢度上、各種界面的加載速度確實如飛一般,一些相機的拍照場景加載速度對比Z3也有提升。
音質:
LDAC技術的搭載
那麼何謂LDAC技術呢,Sony官方解釋說明文檔一大堆,例如說該功能傳送的音訊可達到 990kbps,對比傳統藍牙傳輸音樂技術的 328kbps,有三倍的提升,LDAC頻寬夠大,不需要先降頻,直接進行壓縮後就傳輸到接收端解壓縮等等
諸如此類晦澀詞語也不細說,其實簡單就一句話
藍牙耳機也能聽出好聲音,這個就是sony音質上面的功夫了。
但這個技術需要藍牙輸出端和藍牙耳機(或喇叭)都支持LDAC才可使用,目前也只有Sony自家藍牙耳機支援此規格。

此為耳機自動最佳化功能,開啟此功能Z3+會對耳機進行分析,并選擇最優的播放效果(不限於sony耳機任意廠牌耳機皆可)
相機:

Z3+主鏡頭跟Z3沒有什麼區別,ISO還是一樣最高可以飆到12800,但前鏡頭搭載1/5吋500萬畫素的Exmor R CMOS感光元件,搭配等效25mm f/2.4的鏡頭組,支援智慧場景辨識功能。
雖然說Z3+相機主鏡頭部分對比Z3看起來規格提升不大(前鏡頭有提升),但是這次Z3+拍照方面還是比起Z3有著飛躍提升,尤其是白平衡方面,相信不少Z3用戶應該知道Z3容易偏紅的情況已經在Z3+上被修正,Z3+日間拍攝的照片色彩艷麗,白平衡準確,對比度跟細節表現也不錯,Sony這個鏡頭在好的軟體調校之下終於重新恢復到了他應有的水準。至於Z3+的HDR依舊只能在800W畫素下開啟,而且開啟比較麻煩,要先啟動相機-手動-調整照片大小為8mp以下-在開啟HDR。但這次的HDR成像效果值得大家手動調節,主要還是白平衡更加準確了。在弱光部分成像因為沒有光學防抖,對比S6或者G4細節部分就相對吃虧,不過色彩方面沒有任何問題,具體成像效果已經有許多就不再多發。

此次也加入許多智慧場景辨識功能,美食偵測拍攝,強化人臉辨識能力(即便在低光源下也能辨識人臉自動降噪,讓人臉顯示清晰,背後招牌也能清楚看見)
簡單一句話,這次Z3+對比Z3拍照的提升還是非常明顯的,但Sony的手機要發揮全部拍照實力,也需要玩家對手機相機部分有一定能力調節,畢竟要隨手拍成像質量好的,iPhone還是有他的地位在。
續航:

從圖簡單看出,Z3在續航上面絕對是安卓機型的領頭羊,雖然一些機型續航可能因為用戶使用不同會有一些爭議,但這不影響Z3的優秀續航表現。

這張為Z3(左)、Z3+(右)的對比
可以看出Z3+除了影片播放時間差不多外,其他續航部分都有下降

上圖和此圖都是出自國外知名網站Gsmarena的測試,對於續航部分他們家的數據還是算比較權威的
雖然他們目前只有工程機,但Gsmarena的結論基本與大多數正在使用玩家的體驗差不多
單看最後他們的總時長達到了74小時,其實這成績已經比各旗艦機型優秀,就是不如前代產品Z3(85小時)
簡單一句話,就是續航部分不如Z3,但最後再次強調了續航其實還不錯,只是不如前代產品
sony官方也表示,Z3 先前所強調的 2 天電池續航力,在 Z3+ 依舊保留,並沒有因為電池容量變小、處理器升級而妥協,從其他方面讓Z3+的續航維持在水準。使得在對比各項810旗艦機型之中,Z3+還是續航做的相對優秀的產品。
------------------------------------------------------------------------------------------------------
優點:
Sony一如既往優秀的外觀質感
優秀的窄邊框設計使得螢幕可視面積視覺效果體驗良好
螢幕色彩飽和表現優秀,亮度非常高,在室外陽光下熒幕表現清晰,可視度良好,總之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螢幕
更輕薄的機身
音質保持自家風範,支援DSEEHX+Hi-res等音效技術
雙揚聲器在防水機種表現來說算是相當不錯
拍照部分:Z3偏紅現象得到修正,白平衡比起Z3優秀不少,前鏡頭500W廣角,整體拍照對比Z3大幅度提升,手動更能發揮全部實力,攝影防手震功能也非常不錯
除了防水外還可濕手觸控
無蓋USB防水充電設計使用更方便
系統反應流暢迅速
電池續航表現並沒有因為電池變小、處理器升級、螢幕亮度提升而妥協
反正索尼在其他技術方面讓Z3+的續航達到一個平衡,比起當代同旗艦手機有過之而無不及
支援高通Quick Charge 2.0快充,搭配原廠UCH10充電器,充電10分鐘可用5.5小時
Rom提升到32g
支援WiFi MIMO雙天線接收,令無線上網速度更快
支援cat.6 LTE
對於PS4玩家有個小功能不錯,可以連動PS4
缺點:
發熱問題,810機型大家心照不宣
不貼保護貼因為邊框略高會有些割手
要拍出好照片操作相對繁瑣
2070萬畫素只能在M模式下使用,平常在拍照時還是800萬
外觀相對於前作沒什麼太大變化
因為要做到輕薄,沒有光學防手震,夜拍細節稍顯不足
機身玻璃面板設計有質感,但觸摸容易沾指紋
-------------------------------------------------------------------------------------------------
總結:

記得當初在報名此體驗會時,01要求報名者需要填寫範例如下:
我最期待的Xperia Z3+的功能是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
例:我最期待的Xperia Z3+的功能是續航力升級,因為可以讓我出門一整天不用再帶行動電源!
個人當時就說了這句

的確,不負眾望
她的拍照回來了
她的音樂更好聽
她的防水更緊密
她的反應更敏銳
她的身材更苗條
她的外貌更俏麗
只是,她的脾氣有點大(可能需要泡水裡降降溫消消氣哈)
集Sony各項功力於一身,高規格之後的高體驗機型
為什麼我叫“她”
因為“她”很美
她就是Sony Xperia Z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