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點:W hotel 紫豔中餐廳家族聚餐
酒莊背景:
"Les données de la nature, si bénéfiques soient-elles, ne sauraient constituer en elles-mêmes la garantie d'une production d'exception"
Camensac在1855年被評價為五級酒莊(Fifth Growth).
但往日榮光太久遠,滄海桑田,物換星移!
即使先天自然環境優越!
再好的酒莊如不振作,也會吃光老本.
Camensac曾經沒落過,
幸賴1964年後Forner家族努力,
更拜科技進步,運用不鏽鋼槽發酵與勤換陳年使用的橡木桶,使酒質保持穩定.
更關鍵是聘請到Emile Peynaud,
(Emile Peynaud是Le Gout Du Vin的作者,中譯本為葡萄酒的風味,國內紅酒酒客應該人手一本吧!!)
葡萄品種:60% Cabernet Sauvignon加40% Merlot
***評價*************************
*2006年份尚可.
出席者多為女性家人,
蓄意醒酒半小時再喝.
以避開第一個高峰期的強勁單寧.
*color:近深色.
Aroma:盛揚,盈面而來,淡淡花香,.
但Sauvignon及Merlot的blackberries, licorice, cassis及 tannins香氣非常濃郁.
*Acidity:伴隨淺淺果酸.怡人.
*taste:softly.. velvety palate..
*開瓶後一小時,花香退,果香OK.炭烤橡木味..結構依然平衡.
*tannic structure不錯,應可再陳年.
*finish,微細但悠遠.
*total:細柔裊繞,極像心思纖細的東方的女孩.
*CP值
如果以3瓶普通淡而無味的餐酒
寧換一瓶Camensac.
.....................................
"Les données de la nature, si bénéfiques soient-elles, ne sauraient constituer en elles-mêmes la garantie d'une production d'exception"
自然條件有利於生產好酒
但絕非保證.
手作坊式的紅酒,養豬都不是印像中的科技產業.
令人驚訝,
法國的紅酒,丹麥的養豬,澳洲的畜牧業的產值都高過台灣的半導體與面板產業.
後兩者都是協會式的規模產業.
法國則是小農與手作坊式,與台灣小農精緻耕作非常雷同
但法國在既有傳統基礎上,
依賴技術深化及行銷,加值再加值!
台灣呢?
不管ECFA或未來TPP.FTA
衝擊與犧牲最大的產業,都是養育我們最多的農業部門與農民.
祈禱
台灣農業能夠脫困.
農村能脫貧
農民們能脫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