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平板規格多出幾種,是可以考慮看看?如果市場反應不錯也是將來的好選擇

不過用習慣10.1再回去8吋,應該也會有點不習慣,就我來講的話~回不去了

PFI我個人是比較建議音質和音量要再加強

單孔式的喇叭感覺沒這麼有立體感

音質來講,ASUS筆電音質作這麼好,沒理由手機音質輸給HTC吧

在家是可以不用靠平板充電,但我在玩手機也不可能邊充邊玩,要被線綁著不好玩

放在平板裡面幾乎可以多一倍的時間,玩完後連著平板一起充,早上醒來兩個充飽剛剛好

我是比較希望平板能做一個退出手機的開關,按壓一下手機就可以退出來

金屬機殼太滑了,尤其我平板有裝皮套,雖然可以直接抽出,但還是沒這麼方便

yjones wrote:
還沒上市,當然沒聽說過


NOTE 8.0 +NOTE 10.1

上市好一陣子了

topupu1 wrote:
平板規格多出幾種,是...(恕刪)


按壓式的話如果誤觸會被罵死吧XD

話說金色平板殼在哪邊買阿!!!
平板和手機的尺寸差異變小的話,不就有點失去買變形的意義了?
我五月底也買了一部 PadFone Infinity 加上平板底座,以及平板底座與手機的原廠護套。會狠下心買新手機,除了週遭許多人都拿新手機滑呀滑,討論著啥功能多好用多好用,最後一根稻草是前陣子出差,國外客戶閒來沒事或是交通途中,他都抓緊時間拿著手機回信。相形之下,我得等到有電力有網路才能應變(近十年的老筆電電池早已掛點買不到),應變速度相形之下就遜了。

這是我第二部智慧手機,也是我第一部可 3G 上網的智慧手機。前一部手機,就是拿了快七年的 Asus P525(我對手邊的物品都是很有愛的)。當初會來 Mobile01,並註冊帳號,就是為了評估 P525。那時熱烈參與討論,測試藍牙耳機,到北投華碩討論觸控失誤的問題,也找出了快速充電的秘訣

這部新手機,用了這一個禮拜,使用上都挺滿意。我很喜歡整個外型設計,低調高雅但蘊藏強大力量。特別是照相功能,頗有驚艷的感覺,大勝我手上快七年的老相機---Sanyo C6。

不過我還是找到了些可以改進的建言。

手機插入平板底座後,正常使用中,手機會有點熱。

不是很危險很傷電子零件的那種熱,只是稍微溫熱,冬天拿著應該很舒服。但高溫對鋰電池總是不太好,即便已是鋁合金背殼,還有這樣的溫度,總覺得不太好。

插入平板底座後充電,平板底座會一併供電給手機而不充電,導致平板底座電力急速下降。

我設定過手機優先,也設定過均衡模式,但結果都是平板底座和外接電源同時對手機充電,平板底座的電力一直下降,似乎沒在充電。似乎得一直等到手機充到某個程度之後,平板底座才會開始對自己充電。

有一次手機電力非常低,插入平板底座後,平板底座的電力一直降到 2%,稍後平板底座和手機都同步關機。不但平板無法喚醒,手機抽出後也是無法喚醒,嚇出一身冷汗。長按電源鈕,手機重新開機,我才鬆了一口氣。

沒有吊飾孔

我可以理解這種低調奢華極簡風的設計,弄個吊飾孔非常破壞美感。不過我經手過的所有手機,我都會在其吊飾孔上裝上一個腕帶。當我拿著手機的時候,中指到小指這幾根手指頭一定會套在腕帶內,萬一受到意外撞擊或是手滑,至少有個救命繩掛在手指上,不會直接表演自由落體。七年來,不知救了多少次這類意外狀況。

退而求其次,我想著或許手機護套能有吊飾孔,或是 DIY 改造的空間,但結果也是沒有。原廠的手機護套相當漂亮,卻合襯到沒有一絲隱密低調的改造空間,我下不了手。非原廠的皮套便宜多了,或許能狠下心挖洞改裝,但造型上怎麼看都不順眼,活像是維納斯女神穿著嘻哈裝扮滿口 Yo! Yo! Yo! 那般地不協調。

我小妹剛好買了部 Sony Xperia Z,就有吊飾孔的設計,至少可以安心多了。那個吊飾孔一點都不顯眼,其實美感和安全還是可以兼顧的。

手機沒有充電燈號

平板底座有個 LED 可以指示充電狀態,但手機上沒有,是否充飽電,得喚醒才能看到。

一個 SMD LED 也沒多大,螢幕上方邊框也有黑色區域可以隱藏,當初加個燈號其實也還好,省這個好像沒啥意義。

拔出平板底座不是挺順手

平板底座和手機結合是靠橡膠的摩擦力,倒著拿也不會掉出來,非常牢靠。但牢靠的另一個意義就是得用些巧勁才拿得出來。

手機背殼是鋁合金髮絲紋,拉絲方向剛好和拔出的方向相同,佔不到摩擦力的便宜。背殼也沒啥突起或可以施力的地方,所以抽出的時候僅能以手指皮膚用力貼上,靠摩擦力以及手指頂著平板邊框來拔出,總覺得這樣好像是用蠻力在虐待平板邊框,不知道會不會哪天從該處開始發生故障。

平板底座無法背面放置

為了平板底座和手機結合,平板後方是突起的。所以放在桌面上時,只能正面朝下。背面朝下會變成翹翹板,有點像是方形版本的企業號太空船。

郵件程式:草稿刪除會直接蒸發不見

郵件編輯大致上都是沒問題的,除了小螢幕配上我的大手,打字總是不順利。不過我發現草稿內的郵件若執行刪除,並不會跑到垃圾桶,而是直接蒸發。我今天要回覆客戶的郵件,曾誤刪草稿內的某封郵件,就直接消失了。

郵件程式:垃圾桶內的郵件移不出來

既然設個垃圾桶,就得給人撿垃圾回來的機會。但現在的郵件程式空有垃圾桶功能,進了垃圾桶就只能打開來看,無法移回其他資料夾。

郵件程式:無法以其他郵件為附加檔案

有時客戶問一些問題,剛好某些郵件有解方。若內容不機密不敏感,我習慣就直接把該郵件當成附件夾入回信中,收件者打開後就能直接理解,勝過我自己囉哩八嗦一堆。

或是有時要向其他人交代事情,剛好某些郵件有來龍去脈,我會直接拉進去當成附件,收件人就能輕鬆地閱覽整個故事的始末。

但現在的郵件程式無法附加郵件,要解釋事情,要不就得用五吋螢幕上擁擠難用的「選取」、「複製」、「貼上」,不然就得犧牲時效,等有電力有網路再用筆電回覆,失去「手機行動工作」的意義。
不知道要簽什麼的說‧‧‧

yjones wrote:
還沒上市,當然沒聽說...(恕刪)

NOTE 8.0上市一個多月了

雙子貓 wrote:
手機插入平板底座後,正常使用中,手機會有點熱。

不是很危險很傷電子零件的那種熱,只是稍微溫熱,冬天拿著應該很舒服。但高溫對鋰電池總是不太好,即便已是鋁合金背殼,還有這樣的溫度,總覺得不太好。

這個情況在PF一代與PF2上都有,我猜是因為ASUS在機器的設計上就是當你手機插入平板時
平板多少都會供電給手機,所以手機自然就會發熱,只是PF一代與PF2當時的背蓋材質是塑膠的
所以溫度感覺沒這麼明顯,但是PFi是金屬材質,導熱的效果比較好,相對的溫度感就會比較高

雙子貓 wrote:
插入平板底座後充電,平板底座會一併供電給手機而不充電,導致平板底座電力急速下降。

我設定過手機優先,也設定過均衡模式,但結果都是平板底座和外接電源同時對手機充電,平板底座的電力一直下降,似乎沒在充電。似乎得一直等到手機充到某個程度之後,平板底座才會開始對自己充電。

有一次手機電力非常低,插入平板底座後,平板底座的電力一直降到 2%,稍後平板底座和手機都同步關機。不但平板無法喚醒,手機抽出後也是無法喚醒,嚇出一身冷汗。長按電源鈕,手機重新開機,我才鬆了一口氣。

因為我幾乎不曾讓手機跟平板的電力都同時耗盡,所以沒遇過你這樣的問題
不過對於手機插平板後一起充電電力會先下降,我認為應該是充電條件的關係
畢竟Padfone是以手機為主要使用中心的產品,所以當你手機在低電壓的情況下
平板自然就必須擔任好行動電源的角色,所以這時候你雖然有接充電器
但是平板還是會將電力導向手機,而且從PF2開始的原廠充電器也改成單一輸出規格
不像我之前用的PF一代的充電器有兩個輸出規格,當你用手機線充電時,輸出為5V 2A
但是一旦你換成平板的充電線時,輸出就會變成15V 1.2A

所以當你同時充兩個裝置時,可能就會有平板電力先低後高的情況
但是我之前用PF一代時,就沒有這種情形

雙子貓 wrote:
沒有吊飾孔

我可以理解這種低調奢華極簡風的設計,弄個吊飾孔非常破壞美感。不過我經手過的所有手機,我都會在其吊飾孔上裝上一個腕帶。當我拿著手機的時候,中指到小指這幾根手指頭一定會套在腕帶內,萬一受到意外撞擊或是手滑,至少有個救命繩掛在手指上,不會直接表演自由落體。七年來,不知救了多少次這類意外狀況。

退而求其次,我想著或許手機護套能有吊飾孔,或是 DIY 改造的空間,但結果也是沒有。原廠的手機護套相當漂亮,卻合襯到沒有一絲隱密低調的改造空間,我下不了手。非原廠的皮套便宜多了,或許能狠下心挖洞改裝,但造型上怎麼看都不順眼,活像是維納斯女神穿著嘻哈裝扮滿口 Yo! Yo! Yo! 那般地不協調。

我小妹剛好買了部 Sony Xperia Z,就有吊飾孔的設計,至少可以安心多了。那個吊飾孔一點都不顯眼,其實美感和安全還是可以兼顧的。

真的,我也覺得應該要設計釣飾孔的,尤其是PFi的手機都已經做到5吋
有時候必須單手接聽電話時,都很怕手機會掉下去,實在是應該設計個吊飾孔,就可以繫上手腕帶了
而且因為要合體的關係,可以將釣飾孔設計在機頂的位子,這樣就不會妨礙到手機合體的動作

雙子貓 wrote:
手機沒有充電燈號

平板底座有個 LED 可以指示充電狀態,但手機上沒有,是否充飽電,得喚醒才能看到。

一個 SMD LED 也沒多大,螢幕上方邊框也有黑色區域可以隱藏,當初加個燈號其實也還好,省這個好像沒啥意義。

不單單是充電指示,包括未接來電、簡訊、即時通訊與電量的狀態,也都可以透過這一顆LED燈來顯示
其實放置的地方就放在光感器的那邊就可以了,
PFi的平板就是因為PF2的使用者建議後才又加上LED指示燈,為什麼不順便連手機也裝上去咧

雙子貓 wrote:
拔出平板底座不是挺順手

平板底座和手機結合是靠橡膠的摩擦力,倒著拿也不會掉出來,非常牢靠。但牢靠的另一個意義就是得用些巧勁才拿得出來。

手機背殼是鋁合金髮絲紋,拉絲方向剛好和拔出的方向相同,佔不到摩擦力的便宜。背殼也沒啥突起或可以施力的地方,所以抽出的時候僅能以手指皮膚用力貼上,靠摩擦力以及手指頂著平板邊框來拔出,總覺得這樣好像是用蠻力在虐待平板邊框,不知道會不會哪天從該處開始發生故障。

確實要花一點巧力才會比較好推出來,PF2因為是同心圓的設計,所以摩擦力非常夠
而PFi我發現你的首要從手機的下半部去推,會比較容易從平板座上拔起來

雙子貓 wrote:
平板底座無法背面放置

為了平板底座和手機結合,平板後方是突起的。所以放在桌面上時,只能正面朝下。背面朝下會變成翹翹板,有點像是方形版本的企業號太空船。

如果手機在薄一點,或許可以做到全平吧
不然就是平板要做厚一點,不過如果這樣的話,整體又變的很不輕便了
不然就是又要更改平板的接合方式,可是這樣又變成新一代的平板不相容舊產品了
真是兩難啊
yjones wrote:
這個情況在PF一代與PF2上都有,我猜是因為ASUS在機器的設計上就是當你手機插入平板時
平板多少都會供電給手機,所以手機自然就會發熱,只是PF一代與PF2當時的背蓋材質是塑膠的
所以溫度感覺沒這麼明顯,但是PFi是金屬材質,導熱的效果比較好,相對的溫度感就會比較高

我試過手機獨自外部充電,不似插入平板底座中那麼熱。或許是手機座底下那個區域的電路有發熱,藉著手機一併發散出來吧!

但老實說,我沒實際接溫度計,哪個比較熱純粹是憑感覺,不夠嚴謹。

yjones wrote:
因為我幾乎不曾讓手機跟平板的電力都同時耗盡,所以沒遇過你這樣的問題
不過對於手機插平板後一起充電電力會先下降,我認為應該是充電條件的關係
畢竟Padfone是以手機為主要使用中心的產品,所以當你手機在低電壓的情況下
平板自然就必須擔任好行動電源的角色,所以這時候你雖然有接充電器
但是平板還是會將電力導向手機,而且從PF2開始的原廠充電器也改成單一輸出規格
不像我之前用的PF一代的充電器有兩個輸出規格,當你用手機線充電時,輸出為5V 2A
但是一旦你換成平板的充電線時,輸出就會變成15V 1.2A
所以當你同時充兩個裝置時,可能就會有平板電力先低後高的情況
但是我之前用PF一代時,就沒有這種情形

聽你這麼一說,有點慶幸 PFI 是一體適用 5V 的充電設計,出國帶一個大輸出的 5V USB 變壓器就通吃所有設備。用兩個不同電壓的充電器確實較怪,但也是各有利弊啦!

山不轉路轉,既然知道平板底座這種先低後高的現象,以後手機電力嚴重過低的時候,最好還是先獨自在外面充好,再放到平板裡面,省得又把平板底座的電力搾到乾,這是非常傷害鋰電池的事情啊!

當然啦,手機也盡量別用到電力嚴重過低的狀況啦!

關於電力消耗,這一個禮拜的體會,手機插上平板底座,運作中耗電頗高,甚至超過充電器的補充速率。

有幾次我用平板逛網頁,沒開啥音樂影片播放的,類似 M01 這種純圖文的論壇,逛了半小時一小時左右,平板底座的電力已經從 100% 降到 88~90% 左右。若是單用手機,似乎也沒降得那麼快。當時可不是單純用平板自己的電力而已,我還有外接充電器喔!

------------------ 2013/6/8 下午 02:06 補充: ------------------
今天早上又花了點時間實驗,我猜大概和之前原廠旅充快速充電的秘訣有類似的原因:原廠線和變壓器有動手腳。

我一直都是用上述那篇的自製轉接線充電,充電速度沒有問題。不過今天早上貼完這篇文,我再測試一次,發現同樣是原廠旅充,用原廠線就不會有上述電力降低的問題,用自製轉接線就是會。

我改測試非原廠旅充,規格最大可供應到 5V/3A,用自製轉接線可正常充電,但一樣會有電力降低的問題。改用原廠線,則會通知已經發現 USB 資料線,請使用原廠充電線的訊息。

所以,原廠旅充有動手腳,充電線可能也有動手腳。目前的測試結論是兩者都得是原廠品,才能正常充電,且充電時使用平板不會降低電力。

變壓器/線材測試表
變壓器/線材
原廠線
自製轉接線
一般 USB 資料線
原廠變壓器
可辨識充電,運作不會降低電量 可辨識充電,運作降低電量 可辨識充電,運作降低電量
他廠 5V/3A 變壓器
辨識為資料線,充電緩慢,運作降低電量 可辨識充電,運作降低電量 辨識為資料線,充電緩慢,運作降低電量

所以以後出國,除了帶大容量變壓器、自製轉接線(給其他裝置用的),還得帶原廠變壓器和充電線。或是得測試其他裝置能不能共用 PFI 原廠變壓器和充電線,若可以就直接帶這一套出門。

我有點懶得再去追究是啥原因,等我有心情再說吧!

------------------ 2013/6/8 下午 08:32 補充: ------------------
用電表量過 USB 線材接腳間的開短路,看來原廠線應該沒啥手腳。量測了原廠變壓器的 D+/D-,果然像過去一樣故意短路。

稍早測試他廠 5V/3A 沒有刻意短路的變壓器,就得透過自製轉接線的短路接頭來達成這個效果。一般資料線沒有刻意短路,當然不會被平板認定為充電線。

稍早的測試,同樣使用原廠變壓器,不同線材卻有不同結果,所以使用中無法儲能的問題可能是出在線材。找了其他線材測試,測試條件:

使用原廠變壓器,開啟 Youtube,隨便找一部長的影片(我找了部泰國電影來看),各項測試都是播放這部影片。時間不定,只要能看出差異便可,避免浪費太多時間(有時我看到入迷忘了時間)。記錄測試的起始時間,以及平板桌面上的電量顯示數字。抄錄時間前需暫停播放,並拔除充電線。重複測試結果如下。









不同線材測試
起始 結束 電力
線材 時間 手機電力 平板電力 時間 手機電力 平板電力
轉接線 1(含短路接頭) 2013/6/8 下午 06:45 100 82 2013/6/8 下午 06:53 100 80
轉接線 1(無短路接頭) 2013/6/8 下午 06:54 100 80 2013/6/8 下午 07:12 100 82
原廠線 2013/6/8 下午 07:14 100 82 2013/6/8 下午 07:27 100 84
轉接線 1(含短路接頭) 2013/6/8 下午 07:29 100 84 2013/6/8 下午 07:41 100 81
轉接線 2(含短路接頭) 2013/6/8 下午 07:43 100 81 2013/6/8 下午 08:09 100 82
短 Micro USB 轉接線(一般資料線) 2013/6/8 下午 08:15 100 82 2013/6/8 下午 08:31 100 84

結果看來,相同的接續方式,但於不同線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可以想到的可能性就是線路的阻抗。

轉接線串了接頭來大轉小,線也比較長,並於雙接頭的另一端短路 D+/D-,整體阻抗較高。在大電流應用上,會較短接線產生較大壓降,或許這就是原因。

這也難怪 PF2 要用雙電壓的變壓器,15V/1.2A 有 18W,對比 5V/1.5A 為 7.5W,兩者就有最大供電能力的差別,而且還有高壓小電流 V.S. 低壓大電流的優勢。

結論:

線材儘量短儘量單純

線材儘量短,不要串接過多轉接頭或轉接線,大電流在阻抗上產生的壓降會影響充電效能。

USB D+/D- 必須短路

不論是做在變壓器上(如原廠變壓器),或是做在線材上(我自製的轉接線)。從以前到現在,這好像是華碩手機充電線的基本遊戲規則了。

只要符合以上兩條件,就可以辨識出充電,且邊充邊使用仍能逐漸儲電。

yjones wrote:
不單單是充電指示,包括未接來電、簡訊、即時通訊與電量的狀態,也都可以透過這一顆LED燈來顯示
其實放置的地方就放在光感器的那邊就可以了,
PFi的平板就是因為PF2的使用者建議後才又加上LED指示燈,為什麼不順便連手機也裝上去咧

沒錯,你提的那些功能狀態也都可以藉由該 LED 傳達出來。原來 PF2 連平板底座都沒有燈啊!

yjones wrote:
確實要花一點巧力才會比較好推出來,PF2因為是同心圓的設計,所以摩擦力非常夠
而PFi我發現你的首要從手機的下半部去推,會比較容易從平板座上拔起來

從下方推也要有施力點和支點。我手夠大或許沒問題(我可單手抓起籃球),但操作上總是彆扭,對手小的人就較為不利了。

我現在還是延續現有的做法:拇指頂在平板底座上方的邊緣當支點,四隻手指整個貼在手機背殼上,扭轉虎口,以拇指頂著,以四手指的皮膚摩擦力把手機拔出來。不過手比較乾燥的時候還是會打滑,得多做個幾次才拿得出來。

yjones wrote:
如果手機在薄一點,或許可以做到全平吧
不然就是平板要做厚一點,不過如果這樣的話,整體又變的很不輕便了
不然就是又要更改平板的接合方式,可是這樣又變成新一代的平板不相容舊產品了
真是兩難啊

確實兩難,工業設計和研發有時就是沒辦法兩全。

說到相容性,記得之前評估時,我曾看到 PadFone 三代間的底座無法向下兼容的問題,下一代 PadFone 該不會又要變接頭規格了吧?

這一代用的 MyDP port,似乎無法兼容 MHL 線,後來我也是忍痛買了原廠的 MyDP 線。

說個和華碩產品無關的困擾。即便螢幕來到五吋,即便把螢幕打橫,在螢幕上的小鍵盤回信真是個考驗。尤其是要修正錯字時,要移動游標又是個考驗,要複製段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或許是我還未習慣這種小螢幕的打字方式。我看客戶回信打得挺快,真佩服他能在那麼小的鍵盤上面打字。
不知道要簽什麼的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