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有關眼鏡鏡框的品牌與材質...請指教

最近受版面上一堆全視線鏡片文的影響
小弟受不了誘惑
也跑去配了一附
鏡片部分=>NICON全視線1.5的鏡片
鏡框部分=>挑了一附日本手工框
拿了很多框比較,也很詳細的問了老闆有關鈦金屬的問題
他說鈦金屬有分阿法(ALPHA)鈦、BETA鈦、還有全鈦
我也不清楚怎麼分辨
我挑的這附鏡框
鏡腳內側上面寫著PURE TITANIUM
這算是ALPHA鈦還是BETA鈦還是全鈦阿?
老闆跟我說這是全鈦...但我還是不太放心上來問問

還有我對日本的手工框不是很清楚
上面寫著澄川慎一、手作的字樣
我怕是仿製的,有人知道這品牌的嗎?

補充一問:
我看老板NICON鏡片的MENU上寫著
PC片跟1.6以上的鏡片都有著非球面字樣
1.5卻沒寫...
意思是說1.5的是球面嗎?

在這先謝謝回答的大大了
鏡片是NIKON還是NICON??這差很多耶!!

PURE TITANIUM既不是ALPHA鈦也不是BETA鈦,應該是純鈦吧?!

但是PURE TITANIUM(純鈦)的產量很少,價格也不是那麼容易接受的,

以前老爸買過一隻日本的純鈦框,叫TITANOS,要價2xxxx元,我也上網查過,真的都不便宜~~~~

現在全民一窩風要買手工框,但是哪來那麼多手工框的?所以,好心的商人為了滿足大家,

就做了一堆鏡框,加上一個名字,就說"這就是手工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挖到寶了,

但是很多東西,"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不知道的人一頭熱,還以為自己買到真的手工眼鏡而沾沾自喜

我記得我賣的第一附手工眼鏡,老闆告訴我,如果不確定買到的是真是假,不妨到日本的網站上查一查,

看看是否真有這牌子,也可以順便看看日本的價格賣多少錢,再考慮要不要買,

千萬不要買了以後又怕買到假的而後悔啊!!
樓上的就有點誇大了TITANOS鏡架.價格大都在4500-7500之間.去夏利豪專櫃買鏡架也沒那麼貴.
至於手工框跟全視線也確實是業者炒作的.因為看準了台灣一窩瘋的消費習慣
不過商品壽命也不長就是了.依視路發表出了全視線.HOYA也剛好發表了全視線.
改良後的產品價格三級跳.銷售台灣的模式沒變.一直是包裝一下.炒作一下.利潤就可以三級跳

就好像多年多層膜只有綠衣的年代."忽然"出現了紫衣.包裝的跟天堂地獄一樣的形容.
聽在電鍍鏡片廠的員工耳裡就是"傻呼呼"後來當然炒完紫衣換炒黃金膜.再來藍晶膜
再來炒雙抗.現在改炒尼康.知道店家一窩瘋的大力推薦不要以為真的是專業介紹
在商人眼中.只有利潤好賺的為首推.怪了~連在大陸下單的也在腳架打上四個字的日本人名製
JAMES C wrote:
鏡片是NIKON還是...(恕刪)

拍謝...打錯
是nikon
哈哈...英文沒學好
聽你這麼說
感覺好像被拐去了
純鈦真的那麼貴嗎>"<
光光3747 wrote:
樓上的就有點誇大了T...(恕刪)


呵…不能再同意您更多

所以鏡片現在我只相信蔡司玻璃片…

鏡框挑個戴起來舒服+好看的就ok了…

全視線鏡片?或著+全抗?還不是一堆噱頭而已…
請問ALPHA鈦、BETA鈦、全鈦要怎麼分呢?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我是指"店家"再推的鏡片~不是客戶再選的鏡片
你可以做個實驗.去一家有賣蔡司跟HOYA跟尼康鏡片的店家
跟他說你鏡片沒概念問他比較推薦那一牌的鏡片
70%會給你推薦尼康.因為抗疲跟全視線這次給店家的利潤很高
多數店家只賣好賺的.我的原意是如此
光光3747 wrote:
我是指"店家"再推的...(恕刪)

我沒問他
我是直接指名就是要NIKON的
因為我對鏡片廠商沒什麼概念
蔡司聽說最貴
HOYA似乎價格比較親民?
NIKON介於HOYA跟蔡司之間
預算還算充裕...所以我就選NIKON的囉

他那還有SEIKO的鏡片....更貴
ptx wrote:
請問ALPHA鈦、B...(恕刪)

Beta鈦之材料抗拉強度比鈦合金(Alpha-Beta)好,而鈦合金(Alpha-Beta)之抗拉強度則較純鈦強。
簡單說就是BETA鈦>ALPHA鈦>純鈦(Pure Ti)
抗拉強度就是比較可以彎曲
老闆有試過BETA鈦的鏡腳都可以往兩邊彎曲
簡單講就是比較軟、可延展性比較強啦
BETA鈦現在也很便宜2張-3張就有了
純鈦就硬硬的,不能彎了...

附上知識家鈦的詳解
鈦的類型

我覺得我那副應該是貴在MIJ跟手工
雖然我不知道是不是彷的...
覺的舒適就是最好的.大賣場買的睡衣穿起起來覺的舒服.專櫃品牌貴到要你全薪一半的穿起來整夜輾轉難眠
就算是品牌很知名也沒用呀~所以嚕~個人感覺很重要.
眼鏡店家有80%的從業人員是帶國產鏡片.那些儀器才測的出來的阿貝數.透視率微差幅
在眼鏡從業人員自己選戴如沒感覺或敏感的視覺.大都不吃這一套.直接選國產片的
品質的硬要比差異一定有.但貴在包裝行銷才是主要.

現在店家愛選配尼康大部份原因來自利潤高.有知名度.廣告行銷強打店家免教育
早期的HOYA初進台灣市場才是店家一家家教育客戶打下來的市場
尼康鏡片現在介紹不到5分鐘就成交是很常見的.一點就通.沒配過也看過廣告^^
過個N年市場如出個SONY鏡片.不要懷疑還是有一堆一窩瘋的去消費
品牌的信任感跟品質的優越穩定是兩回事的
如果尼康的鏡片不是有相機在隱性背書.是個新品牌.有誰要一窩瘋的去買
要不是丟資源強打廣告給店家高利潤.店家要簽這個品牌鏡片做啥
尼康鏡片進台灣市場也不是新手了.以前的銷售量跟現在天差地別的
服部精工鏡片更是明顯.進來台灣市場N年了.市場還是業績量奇差
不是服部精工鏡片不好.它還足以跟蔡司平坐的品質地位
只因給店家的利潤太苛.連簽經銷都沒意願怎會還想要推

服部精工的鏡片成本有些還高於蔡司鏡片跟羅敦司德鏡片的
一樣開價一付4千客戶可能還是大都選蔡司
品牌地位.品牌信任感.只有配過的才會鐘情
就像帝王鈦初進台灣店家介紹的口沫橫飛客戶也買不太下手
在那一付配好3500算貴的年代.它光框就要4500起跳
配過的就會再指名.有些品牌不做行銷不代表沒品質
需要時間的考驗跟店家的經營才是眼鏡中的名牌.而不是一堆跟葡式蛋塔.烤蕃薯.小饅頭一樣一窩瘋的
去挑選名牌的眼鏡.這些廠商也因嘗到甜頭.所以不二手法一率就是包裝行銷
在德國弄這套廠商會死很快.在台灣則會賺很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