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某天從櫃子裡面找出了一個用了近15年的手拿包,上面銅質釦件也都生了綠鏽,
而且無法修復。本想就直接報廢掉,但用了這麼久,可是充滿了滿滿的回憶哩!
這手拿包皮質觸感雖然經過這麼久卻反而是越用越美,真捨不得就這樣將它報廢,
看著它回想這十五年的點點滴滴。。。
回憶是抓不到的月光握緊就變黑暗,還是不要去想好了。哈哈。。。
忽然間有了讓它重生的念頭。。。。。。

先將生鏽到發綠的銅製配件拆除,再將皮件縫線小心的去除,
然後放到厚厚的雜誌下面整整壓了兩天,待皮革整平之後,準備開始打版。

小心避開瑕疵,盡量使用到皮件最佳的部位,為了這部分光是來回測量,量到眼睛都快脫窗了!

必須考慮到原先手拿包因長久使用自然形成的皺摺部分,讓此部分恰巧變成零錢包轉折的位置。

開始割下第一刀,說也奇怪,這皮革使用了這麼久,刀片割下的那一刻竟有種非常Q彈的感覺,
刀子劃過之後,皮革的切面漂亮完整地劃開。
與新皮革不同的是,新皮革的纖維比較硬,割下去除了較費力外,有時刀子過了但纖維卻還未完全切斷。

這是打算拿來做零錢包最外層的部份,所以要選擇皮質較厚且最沒有瑕疵的位置來使用。

這是內部放置證件的部份,也很重要,打開後看到的第一個展現皮革質感的表面就是它。

側邊皺摺伸縮的地方,可以選擇比較沒有那麼美的地方來使用。

另一個側邊皺摺伸縮的地方。

卡片放置位置的配件裁切,利用的邊料剛剛好不浪費。

卡片位置的配件裁切後的樣子。

全部裁切下來之後,一個十五年的回憶便這樣地去蕪存菁,
而這些剩下的材料就都當作是壞的回憶拿去丟掉。

開始處理皮件內裡的部份,使用的是日本進口的床面處理劑!

處理前和處理後,原本粗糙的內裡呈現出油潤且光滑的觸感。

開始劃線準備打洞縫線!

每個開口處配件的部份,一定要做邊緣的處理。

洞打好了,可以開始下針縫線了。

深咖啡色的皮革配上棕色的麻線,很MATCH。

所有正反面縫線都得完完全全地檢查縫線是否都給力。。

裁切將皮件組合起來層層對準,不能有一絲毫誤差,
多一分太悶,少一分太笨。一有誤差,縫針便會過不去,那可就太二了!

主體都已經完全縫合,再來就準備金屬配件了!

真別小看這只是顆小小的錢幣釦,這釦子的製作過程
需要用掉的時間大概是這皮件製作的近一半時間,且製作過程實在太魔鬼了。

這次使用的是港幣,主要是因為手邊沒有金色的錢幣可製作成錢幣釦,
雖然有點XD,但是金色的錢幣釦配在深咖啡色的皮件上,一整個就是搭。

完成!拿到戶外拍照,在戶外的自然光線下,能夠真實地
表現出皮革應該有的質感,這與在日光燈下看到的絕對不同!

由於是使用老舊皮革再翻製而成的手工零錢包,皮革質感上,從來不用去擔心其油潤度,
另外若是有手指甲抓傷刮傷皮面的部分也完全不用擦油,手掌來回拿個幾下那些刮痕就不見了!
酷吧!

後記。。。
錢幣釦的部份,會再去找到漂亮些的錢幣釦來取代,目前相中的是法朗,
美金25分的老鷹錢幣也不錯。

下次再來專程介紹錢幣釦的部份好了,因為錢幣釦的學問也太大了。
希望這個零錢包能夠再陪伴我使用下一個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