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就四天前的晚上,打算買下人生第一台 PDA 的我,在蔡家旗艦店坐了兩個多小時,試了 Palm 與 PPC 的各大廠牌機種 (SONY Clie NX-80, TT3, Acer N10, Asus 620, hp 1940, hp 2210, Mio 339),此時台灣首批零售的 hp iPAQ 4150 進來店裡。請店員打開一盒,將機身包上保護膜,把玩了十來分鐘後,我下決定,就是這台了..

hp iPAQ 4150 初體驗

這是我的第一台 PDA,也是第一次在這邊寫報告,寫的不好之處,還請多多指教。

iPAQ 4150 其實就是 iPAQ 1940 的升級版,規格表如下:

處理器: Intel XScale 400 Mhz 處理器
螢幕類型: 半透射式TFT 液晶顯示器
解析度: 240 x 320
螢幕尺寸: 3.5”/ 89 mm 對角線
記憶體: 32MB Flash ROM / 64MB SDRAM
插槽: 標準支援 SD I/O 與SD/MMC
無線: 內建整合式WLAN 802.11b、藍芽無線通訊、IrDA
尺寸: 113.6 mm x 70.6 mm x 13.5 mm
重量: 132 g (含電池)
電池: 1000 mAh 鋰離子可更換/可充電電池

---
跟 1940 相比,主要差別在 處理器 (266MHz -> 400 MHz)
內建 WLAN,還有 電池 (900 mAh -> 1000 mAh)

(iPAQ 1940 的規格與照片,可以參考 walkingcat 的 1940 使用心得)

另外機體也大一點點 (幾乎感覺不出來),1940 機體的大小如下:
尺寸: 113.3 mm x 69.8 mm x 12.8 mm
重量: 124 g (含電池)

在機體的長度, 寬度, 厚度,各大了 0.3 mm, 0.8 mm, 0.7 mm

下面是比較圖 (左 / 上 4150, 右/下 1940):

hp iPAQ 4150 初體驗

hp iPAQ 4150 初體驗

hp iPAQ 4150 初體驗

可以看出來,除了機體尺寸的微小差距外,4150 跟 1940 的外型與用料也略有不同,4150 正反兩面採用的都是塑膠面板,質感不錯,但略遜於 1940 的鎂鋁合金面版與背殼 (電池蓋則是塑膠上電鍍)。

接下來就是 4150 的一些特寫鏡頭 (按鍵或插孔的介紹順序是由左由右,由上而下)。

左側:錄音鍵 (可自行設定其他快捷功能), 重置 (reset) 插孔

hp iPAQ 4150 初體驗

上側:觸控筆槽、充電指示燈、Power 鍵、藍芽與 WLAN 指示燈、SD 插槽、錄音孔、3.5 mm 立體音插孔 (這也是跟 1940 的 2.5 mm 插孔不一樣的地方,不用再接轉接頭)

hp iPAQ 4150 初體驗

左側:電池蓋 (我覺得密合度比 1940 好)、電池蓋卡榫 (需要往上扳動才能開啟電池蓋)

hp iPAQ 4150 初體驗

下側:四大天王 (跟 1940 的差別在於 最右側鍵 由 Today 改為iTask)、四向按鍵與動作鍵、連接座插孔 (4150 原廠盒裝有附同步底座,配上變壓器與 USB 接頭,有充電與連線功能,而 1940 只有傳輸線跟變壓器 )

hp iPAQ 4150 初體驗

再來就是螢幕與系統的比較了。 iPAQ 4150 跟 iPAQ 1940 雖然系出同門 (應該都是宏達代工的),螢幕也尺寸一樣,但顏色還是有一點點不同。先來看開機畫面:

hp iPAQ 4150 初體驗

4150 是 win CE 4.20 (出廠預設日期是 2003 年 8月1日), Today 的底色畫面跟 1940 不太一樣,不適合比較,於是拿今年初在 San Jose 拍的照片來播放做比較。

hp iPAQ 4150 初體驗

原圖:

hp iPAQ 4150 初體驗

可以看出來, 4150 雖然還是有偏藍的問題,但已經沒有 1940 那麼明顯。至於亮度,跟 1940 相當,也一樣是五個 level 調整。 (最亮最暗的部分可以參考 walkingcat 的 1940 使用心得)

其實系統內建的軟體跟 1940 差不多,但是多了 iTask 這個好用的快捷鍵,主要作為程式控管與系統設定、背光控制的功能,算是很貼心的設計。

hp iPAQ 4150 初體驗

另外,我也跟 walkingcat 一樣買了一台麗台的 GPS 作為電子地圖的衛星導航使用 (一樣可以參考 walkingcat 的 1940 使用心得),下面是藍芽的連接畫面。在 4150 機體上方的藍芽/無線指示燈 (正面看機體的時候,在 power 鍵 的 左側),在藍芽開啟的時候會閃藍燈,無線網路開啟的時候閃綠燈,兩者都開啟的時候會交互閃燈。

hp iPAQ 4150 初體驗

關於電子地圖,MEM 我灌了 V3.4 升級版,開啟的速度略慢 V3.21 一點點 (V3.21 開啟不會有遲滯感,V3.4 會有半秒左右的遲滯)。定位方面,配上 GPS 在台北市區的空曠地,約十至二十秒可以定位完畢,地圖使用上只用過一般功能、路線規劃與自定航點,還在熟悉與測試中。 ^^;

除了麗台的GPS (附 Magic e-Map V.3.21)、Toshiba SD 256MB (裝圖資用) 與 德製車架,也買了一個可以給 1940 與 4150 通用的原廠皮套。下面是「另購原廠皮套」、「盒裝內附布織皮套」與兩支「觸控筆」(盒裝內多附一支)的照片。

hp iPAQ 4150 初體驗

「盒裝內附皮套」的側視圖與上視圖。

hp iPAQ 4150 初體驗

hp iPAQ 4150 初體驗

下面是 4150 裝在「內附皮套」與「另購皮套」的比較。

hp iPAQ 4150 初體驗

hp iPAQ 4150 初體驗

下面是裝在「另購皮套」裡、還有打開來的樣子。

hp iPAQ 4150 初體驗

hp iPAQ 4150 初體驗

下面是一些特寫,大家隨意看看,先是錄音鍵 與 重置孔 特寫。

hp iPAQ 4150 初體驗

四大天王與四向按鍵、動作鍵的特寫。「喇叭出音口」在「銀色四向按鍵」的底下,音效不錯,音量也頗大,適合做一般的錄音播放與電子地圖的語音導航。

hp iPAQ 4150 初體驗

背面開蓋情況與原廠電池、出廠貼條的特寫。

hp iPAQ 4150 初體驗

hp iPAQ 4150 初體驗

hp iPAQ 4150 初體驗

原廠同步傳輸底座。具有對機身電池充電和與電腦傳輸同步的功能,同時可單獨對電池充電。

hp iPAQ 4150 初體驗

放在同步底座上,可以用影像播放軟體將 PDA 當成數位相框。

hp iPAQ 4150 初體驗

藍芽 與 無線網路 同時開啟的樣子。

hp iPAQ 4150 初體驗

無線上網的 iPAQ 4150 與原廠同步傳輸底座站在一起的樣子。

hp iPAQ 4150 初體驗

底座的底部出廠貼條。

hp iPAQ 4150 初體驗

4150 放在底座與電腦同步化的狀態。

hp iPAQ 4150 初體驗

我的無線數位設備:內建無線網路與藍芽的 iPAQ 4150 、藍芽傳輸的 GPS、插上無線網卡的 Acer TM340T、 Logitech 無線滑鼠。

hp iPAQ 4150 初體驗

(以下兩張照片為 2003.12.11 新增)

iPAQ 4150 搭配 麗台 GPS 與 MEM v3.4 的定位照片

攝於中正國際機場 第一航廈 入境大廳出口 小客車上車處

hp iPAQ 4150 初體驗

hp iPAQ 4150 初體驗

因為停在航廈的屋簷下 所以衛星訊號很弱

在台北市區內道路平均是三到六顆 高架道路五到七顆

高速公路上是五到七顆 這顆藍芽 PGS 真的不錯用 ^^

而 4150 + MEM v3.4 聲音清楚 測速照相提醒與導航很貼心

定位穩定 定點不會飄 過隧道之後 重新搜尋也很快 (三秒內)

這樣的搭配 方便又實用 我很滿意 也推薦給大家

對了 蔡家賣的德製車架很不賴 吸盤與活動支撐架都很穩固

不過搭配 4150 或 1940 側夾沒辦法夾得非常緊

在震動很厲害時可能會鬆動 所以我是連著皮套一起夾著 比較緊密

使用心得
優點:

1. 跟 1940 一樣,輕薄好拿,我雖然身高 186,手也不小 (可以單手抓籃球),但是如果跟我一樣喜歡把 PDA 帶著上洗手間或拿進棉被窩裡的人,手感與重量是非常重要的。

2. 內建 藍芽 + 無線網路,讓我可以享受無線上網的樂趣 (自己家裡有架 ADSL + WLAN),還有藍芽 GPS 的免牽線的好處。

3. CPU 夠力,這點在蔡家那晚,當場試用 1940 與 4150 時就有明顯的感覺。 4150 不管是跑程式、聽音樂或播放影片,都相當順暢。

4. 原廠盒裝內容包括:原廠軟體光碟與說明書、PDA 主機、電池、布織皮套、同步底座(附 USB 傳輸線)、變壓器與連接線(附接頭)、觸控筆兩支,算是相當豐富而齊全的配備。 同步底座,除了可以與電腦傳輸和對機體充電外,也可以單獨對電池充電。

缺點:

1. 價格略高 (售價比 1940 貴了近 6,000.),但因為是剛上市,應該還會跌價。

2. 跟 1940 一樣,沒有 CF 插槽。SD 的單位記憶體價格貴 CF 不少,對於大容量檔案需求者,如mpg、mp3,或者很在意 CF 擴充機能者 (CF GPS, CF camera 我想到的只有這兩樣,其他一般會用來給 CF 擴充的 WLAN 跟 BT 都已經內建了),建議買2210比較恰當。

3. 同 1940 或其他只有 SD 插槽的 PDA,SD/IO 目前的外接週邊少而且貴。

其他的,譬如購買上要小心的地方,還有軟體安裝等,可以參考站內的文章。總之,這是一支好用又順手的 PDA,也謝謝 Mobile 01 所有參與討論與發表的朋友,我在買之前在這邊做了整整兩天的功課,讓我在三天內,從對 PDA 一無所知,變成一個算是有點熟悉的使用者,非常謝謝大家。再用一張 4150 特寫當結尾。 ^^;

hp iPAQ 4150 初體驗

- TCR Adv 2 '13 / Legacy 2.5GT '10 / K-7 '09
外型感覺4150前面比較好看,而1940後面比較漂亮
為什麼4150的背面不配上1940的背面,這樣整體的感覺就會很有質感了
ijjan wrote:

缺點:

1. 價格略高 (售價比 1940 貴了近 6,000.),
但因為是剛上市,應該還會跌價。

">


寫得好棒!!給您加分囉!
價錢其實還好耶
因為充電底座1300元(在明樣3c訂的),
hp原廠皮套在奇摩拍賣最低價是600元,
而sd無線網卡,美國的網站賣92.27(約台幣3200元)
以上3項加起來約5127元,

1940目前約9000元,
所以全部加起來也要約14127元,
其實和4150的售價(安x的網站報價14800元)差不多唷!

最近男友正式成為上班族了,可以買一台來送他。

散步的貓http://blog.roodo.com/walkingcat
讚...
☆‧°∴°﹒☆ ☆°.﹒‧°∴°☆°‧°∴°☆﹒°☆﹒﹒‧°∴°﹒☆°∴°☆﹒﹒. °.﹒‧°∴
感謝分享
很好的分享呢
您寫得很好喔...^^
鼓勵一下!
不給分說不過去(y)(y)(y)(y)(y)

不過,寫的那麼好,害人家心好癢阿......

幻想.....我的568就夠用了....我的568就很棒了.......



還是去玩我的TPC比較實在,再看下去晚上不用睡了....
用觀景窗看見幸福的瞬間~ 用相機紀錄幸福的瞬間
steven8 wrote:
外型感覺4150前面比較好看,而1940後面比較漂亮
為什麼4150的背面不配上1940的背面,這樣整體的感覺就會很有質感了


可是 4150 的用料都是塑膠唷,配上 1940 的金屬背殼會怪怪的

而且 4150 前面的噴砂面板質感沒有很好,我反而比較欣賞 4150 的背面和 1940 的正面,剛好跟你相反...
- TCR Adv 2 '13 / Legacy 2.5GT '10 / K-7 '09
bjkk wrote:
每台都試過…真好


這...只要去蔡家旗艦店就可以啦... 保證讓你玩到過癮...

不過這次可以拿 1940 一起比較拍攝,是因為剛好有一個我參與的專題計畫,一次買了四台 1940..
- TCR Adv 2 '13 / Legacy 2.5GT '10 / K-7 '09
walkingcat wrote:

寫得好棒!!給您加分囉!
價錢其實還好耶
因為充電底座1300元(在明樣3c訂的),
hp原廠皮套在奇摩拍賣最低價是600元,
而sd無線網卡,美國的網站賣92.27(約台幣3200元)
以上3項加起來約5127元,

1940目前約9000元,
所以全部加起來也要約14127元,
其實和4150的售價(安x的網站報價14800元)差不多唷!

最近男友正式成為上班族了,可以買一台來送他。



謝謝稱讚啦.. 我也是跟妳看齊的啊 ...

蔡家的 1940 與 4150 的報價都更低一些... 不過差價一樣在 5500 - 6000...

另外,原廠皮套不是內附的... 我買的價錢是 500 左右...
- TCR Adv 2 '13 / Legacy 2.5GT '10 / K-7 '09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