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adget
即將在中國啟動原型測試的液態釷基熔鹽反應堆或許會成為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和目前主流的鈾方案相比,釷的放射性更低,它無需高壓環境運作,在反應堆出現異常時核裂變會自動停止,冷卻靠的是熔鹽因此也不會有核廢水。而且更關鍵的一點是,釷基反應堆產生的廢料裂變速度遠比鈾要快,後者的輻射「遺毒」長則萬年,而釷在數百年後就能變得安全。除此之外,釷的蘊藏量也遠比鈾豐富,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釷儲量國,培養這方面的技術也是順理成章。
實際上,除了中國以外,從上世紀 60 年代開始美國、日本、法國等多個國家也是嘗試過釷燃料發電實驗的。但因為放射性熔鹽腐蝕難以解決等問題,基本進展都很緩慢,與此同時釷反應堆廢料無法像鈾廢料那樣用於核武器製造,可能也是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
=> 這會是未來核電嗎?
larry-han wrote:
幾十年前核能發電剛起步時就是採用釷
因為這種礦物到處都有,連台灣都有
但是這東西被廢棄的原因是因為分裂後的產物
難以製造核武
或者我們換句話說
現行的核電廠都是以生產核武原料為主,發電只是附加價值
想一想
燃料棒在反應爐中燒得正旺
然後就得拿出來冷卻,讓燃料棒停止核分裂
以保存燃料棒中產生的人工分裂核種
為啥不設計一種爐,讓燃料棒盡量燒得乾淨?
想要多了解可以去查詢
快中子增殖反應爐
目前很多國家開始設計這種小型爐
好處是氣冷不需靠海
另外就是也不必拿來發電,可以直接製造氫氣
為下一世代電動車製造燃料
謝謝分享,長知識了!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