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台灣廠商 德安照明 研發生產 H4 LED 無風扇大燈燈泡


ahph_gmail wrote:
大大是說這台海放勁...(恕刪)


對岸是明著要照法規否則不能上市!
私的改裝一堆,速度根本不是問題!

台灣也是改!不知道改到好要不要128000!

nocar wrote:
做車的思維也不容易想出ggr這種型
因為要考慮的太多,外型往往是第一取捨掉的
到時用板件補強外觀就好


別把一般車廠的工業設計師想的太簡單....

先去看看人家的未來車設計.....再看看人家大型重機的設計......

至於為何小汽油車的設計一般都是比較普通....

因為人家的設定這類的車是實用通勤取向....價格也比較屬於實惠車種

另外個人反而覺得....做手機的人來做車.....恩.....觀察一下好了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cdx wrote:
笑死人了,鋁材質有...(恕刪)


有些台灣人有個很可笑的迷思,
就是總以為歐美產品品質比日本好,日本品質比台灣好,台灣又比中國好.....
都已經2015年了,還有上個世紀的舊觀念,
很多人對中國與歐美的現狀是完全的誤解。

個人認為,很多台灣人才是自以為強的強國人。
剛剛機車黨更新了照片

中華民國機車黨
PPT上有人質疑小編故意做懷舊風格的相片,居心叵測;那小編就將原圖PO上來吧~ (真的僅是單純用PhotoScape的拼貼+隨便挑個順眼的圖框而已)









覺得鑄造車把軟綿綿
大圖看得真清楚,
那個後視鏡,
GGR有說本來是整支要搞透明的,製造那種兩個耳朵懸空漂浮的感覺,
後來發現強度不夠,才變成塑膠裡面包鐵骨,
所以一撞,就塑膠斷、鐵骨彎。

看起來整個撞擊點在左側,
被什麼東西削過去的感覺...
鋁合金的東西不太能延展跟彎曲,
超過某個應力就斷,
至於是多大的力,
看不出來。

也許有專家能從斷面說故事。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一般機車的後照鏡受擠壓(摔車或碰撞或擦撞)時,大多是由後照鏡組固定在龍頭的上下兩個固定母螺絲螺紋破壞掉,然後整組後照鏡鬆鬆地,除非回機車行拆龍頭殼換螺絲重新鎖緊。

看來gogoro採取了更"強壯"的固定方式,在缺乏"潰縮"機構下拗彎了後照鏡...
這樣維護成本變高了許多...。有一好沒兩好,是利是弊值得重新評估~
cdx wrote:
剛剛機車黨更新了照...(恕刪)


看完照片,感嘆臺灣人命不值錢,把手斷掉,人的手沒辦法抓住車子保持平衡,鐵定犁田,最後可能被四輪的車子碾過去...

有錢去買車,但沒辦法買命喔...
erc wrote:
一整個像大學生在設...(恕刪)

雖然把手用不用純鋁合金,以總重量來說差異非常有限
但如果不用的話怎麼能主打全車鋁合金
怪就怪在原始設計的強度不夠
還好問題發現的早,廠商還來得及修正
最少50km/h的時速之下的小擦撞不該出現任何問題

看大圖那個後照鏡是還好
一般機車後照鏡受到強烈撞擊也容易擠壓變形

但機車手把看大圖,外層鋁的部分應該是碎裂無誤
不過中心那個是什麼?鐵?但怎麼會有圓潤的光滑面?
感覺像是打磨過的樣子?中心那到底是什麼?設計的用途???
台灣老闆認為設計師不值錢,所以他們產品設計就不值錢

erc wrote:
一整個像大學生在設...(恕刪)


說得太好了!!!!

說出我的心聲!!!

一整個創意十足但實用待考驗的設計
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越懶越進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