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叭哩沙街東南方約18町(1町=0.109公里),取柑仔溪為水源,兩岸石垣工事,混凝土造堰堤,方形鐵筋灰泥管(モルタル管)敷設,端接4吋鐵管進取入井,取入井鐵筋混凝土造,內徑6尺、高9尺(按臺灣水道誌圖譜,取入井高應為11.5尺),平時水深約6尺。取入井前後設旁通管(By-pass),井底設4吋鐵管於井內掃除際排水用。4吋鐵管延長17町半送水進叭哩沙街,途中一箇所設掃除用排水管。市街延長5町鐵管,一般公眾利便。


Ps. 以上資料取自日本國會圖書館:台灣水道誌、台灣水道誌圖譜。
Ps. 點圖可放大。
1. 已知叭哩沙街位置即三星鬧區一帶。
2. 已知叭哩沙支廳位置即今三星警分局。
3. 換算18町=1.96公里、17町半=1.91公里。
4. 由Google Maps可見三星鬧區南方(西南)有柑仔坑(溪)。
5. 由Google Maps量測路線距離,柑仔溪取水口位置幾乎已然明確。
6. 藉由Google搜尋柑仔坑取水口,增加柑仔坑淨水場資訊。奇怪的是,Google Maps衛星模式並沒有看到柑仔坑淨水場。
7. 藉由台灣百年地圖,切換至正射影像(農航所),發現柑仔坑淨水場、堰堤空拍圖。而2013福衛二號並未明確顯示柑仔坑淨水場,驚~!是解析度不夠,還是叭哩沙水道取入井與我無緣了?
8. 前置作業已告段落,探索行動就可展開,出發~!



2015/11/22 pm.02:20雨,安農溪水源橋,兩側皆有管路,東側疑(應)為叭哩沙水道原路徑,西側應為新增。東側水道設有制水閥孔,並有排水管路。


抵達柑仔坑淨水場,堰堤近在眼前。取入井是遍尋不獲,瞄不到~!果真無緣~!原堰堤應該就是在眼前,已改建。這是無奈的,能留存是幸運,消失或改建才是進步的表徵,只要知其文史脈絡即可,何必強求復古走退路。
Ps. 取入井必在距支廳(三星警分局)17町半(1.91公里)附近,柑仔溪旁有淨水場和堰堤,答案已是昭然若揭。

標示水源保護區,不敢造次,轉走左岸。

柑仔溪將匯入安農溪,由1898台灣堡圖得知柑仔溪舊名為六寮溪。

左岸有好視景。

到底左轉為保護區大門,道路已成水路。

勉強沿左岸前行,真是自討苦吃,略過不表。撤~!這隻密紋波眼蝶(台灣波紋蛇目蝶)應該很皮,下雨天也跑出來和我一起混,不拍就太對不起牠了。

蘭陽發電廠天埤機組位於電力路,假日按例仍是閉門謝客,沿左側圍牆邊小路前進。

大正11年(1922)6月,天送埤發電所正式啟用,完工當時是台灣排名第三的電廠,也是宜蘭的第一座水力發電廠,尾水形成一條溪流,這就是電火溪(安農溪)名稱的由來。收工!來去三星蔥油餅犒賞一下!

Remark:
1. 2015/11/22旅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