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環發表後...我看只有手機解鎖功能比較可行,其餘的只剩監控功能以及鬧鐘功能!
監控功能....讓我想到美國假釋犯的電子腳環!!
流氓耶穌 wrote:
小米手環發表后......(恕刪)
UP 24 by Jawbone |
小米手環 | |
計算步數 | 有 | 有(準確性未知) |
閑置提醒 | 有 | 未知 |
智慧鬧鐘 | 有(效果很不錯) | 有(準確性未知) |
模式切換 | 手動 | 自動(可靠性未知) |
電池電量 | 7天(前一版本為10天,藍牙版沒用過) | 30天(未實際測試) |
手機APP | iOS或Android | 小米手機3或4 |
可換錶帶 | 有三種大小,多種顏色可選,不可更換 | 可購買更換其他錶帶,種類較多 |
其他特性 | 不詳 | 免輸密碼解鎖手機,來電提示 |
價格 | 149.99美元 | 79人民幣 |
如果小米手環,各項功能實測能達到UP 24 by Jawbone的水準的話,就非常超值了。
忘東忘西 wrote:
Jawbone UP之所以那麼貴,八成就貴在MotionX的演算法上...(恕刪)
同意 + 1, 我也有一條,到今天帶了二個月,各方面數據,尤其是睡眠部分,都蠻準的!當小米手還開出這個價位時,我也在想這條貴在哪裡?後來想到軟體演算法是跟別人買的, 應該有大的比重貴在這裡,相對的也是它的賣點!
只是最重要的核心技術-計算與感測器部分:
小米手環: ADI 軍用感測器, 軟體演算法不知?感測器到底用哪個型號也不知!
Jawbone up24: 三軸加速器, Motion X 演算法, 很清楚表達使用的技術!
總之,當小米手環開始正式出貨時,就會有很多評測文, 比較文, 再來看 Jawbone 是否值這個身價!
道理很簡單
小米手環就是大幅度的減少利潤
所以才可以賣這樣低的價格
手環裝置
由於一直都是小小眾市場
因此利潤都抓的很高,
因為即使一開始定價拉低,也不一定會提高銷量
所以300元的成本,可能會賣到3000元
其實大部分新奇的新3C產品,以往都會依照這個準則來定價
我舉一個例子
大陸有一家攻殼科技,他們的智慧手環品牌名叫做bong
今年初出了第一款bong I, 賣價人民幣349元

小米手環發佈後
馬上推出第二代產品 bong II

價格多少呢?RMB 99元,不到原來的1/3
呵呵 有趣吧
升級還大降價
這表示他們第一代的產品 利潤應該是賣一條賺3條
其實 小米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
大家都知道的紅米手機
在去年7月發表時,不也是完全的打破市場行情
小米電源也是很明顯的例子
事實上,小米路由器也是破壞市場行情的產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