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交易策略建立(三)之前
我希望持續給各位一些觀念上的概念建立
(文很長 建議大家耐心閱讀)
我們在提到交易風險的時候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分散式風險的概念
這對致力於透過當沖穩定獲利的人是很基本且重要的事情
何謂分散式風險呢?
分散式風險可以避免讓你一次性的大虧損
讓你可以持續性的保護本金 並且長期的存活在股票市場中
各位可能有看過新聞
甚麼做期貨的一天虧了幾百幾千萬
也常常聽過有些人當沖幾個月下來虧了幾十幾百萬的
會有這樣的結果通常都是沒有進行風險控管所導致的
因此優先學會風險控管是你進行股票投資交易的第一步
但很多人卻是本末倒置
進到股票交易市場
第一件事情是瘋狂的找尋必殺策略
沒有一個交易策略是100%完美必勝的
股票交易的市場千變萬化
沒有一套策略可以因應所有盤勢與任何的突發狀況
或許這市場上是存在高勝率的交易模式的 (可能有策略7~8成以上)
但不代表你掌握了這樣的交易手法 你就能成功
為什麼呢?
錯誤的交易紀律與交易心態
即便給你高勝率的交易模式 你也可能會虧錢
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給各位就會明白
有小明小華兩位投資人 兩位都擁有高勝率策略(70%勝率)
兩位起始本金都是30萬元 開始踏入這市場
小明沒有學過正確的交易紀律與心態
小明個性豪邁 年輕氣盛 想要靠玩股票賺大錢
他看到外面的廣告與當沖社團
看到有人當沖量沖好大 一天賺個十幾萬好像跟喝水一樣簡單
他就想要效法 他想說 我都擁有這麼高勝率的策略
應該很快就變大富翁了吧
他開始一天就沖了3百萬~5百萬的量
第一次進場 他好快就成功了 行情往他的方向走
心裡想著 果然 我有這個高勝率的策略 賺錢了!!
但進場後十幾分鐘行情開始反轉
開始沒賺沒賠了 接著行情開始往反方向走
他不知道何時該出場 手上進了三百萬的當沖量
1%虧損時 他的帳上虧損來到3萬
2%虧損時 他的帳上虧損來到6萬
他不知道何時該出場 他心中一值想著
我不是擁有70%的高勝率嗎
行情應該會回歸的吧? 於是他耐心的等候著..
3%虧損了 他開始慌了 最後他停損了
第一天他就虧損了10萬元
第二天他又持續的進場 一次又是三百萬的量
今天狀況比較不好 一進場行情就不對
一下子他損益來到了1%多的虧損
他想著 好像不大對喔 於是在2%的時後趕緊停損 虧了6萬
接著 行情開始反轉 往他原本預期的方向走
他開始懊惱 怎麼不晚一點停損
這天 他剩下的本金已經不到15萬了
第三天 他持續進場 一次又是三百萬的量
行情一開始不如預期 但他知道要耐心等待
帳上虧損好幾萬的時候他也不在意
他想說 反正我有15萬 我就跟他拚拚看
結果 運氣不錯 行情剛好挽回了 心裡想:果然是70%高勝率!
帳上賺了一萬元之後 他喜孜孜地平倉獲利了結
結束了第三天的交易 手上還有16萬
第四天 他持續進場 一次又是三百萬的量
行情一開始很順 帳上賺了一萬 他想著我應該要抱久一點
昨天行情很對 但我卻少賺了好多 今天可不能錯過!
因此帳上賺3萬不在意 接著行情又開始轉折了
一下子獲利都消失 他仍舊沒有出場
等著等著 開始虧損3萬了 他還是不在意
因為他知道有可能這時候停損 行情又要反轉了
接著手上虧損達到6萬 他開始猶豫不決
一瞬間 行情一個震盪 虧損突然來到3%
他想著 怎麼會這樣 我早上還是賺的啊
他的心態開始呈現放棄的狀態 算了我就等尾盤吧
最後 尾盤仍就沒有反轉 反而虧損越來越擴大
小明並沒有三百萬的本金
他只好在尾盤全數出場 這天他虧損了12萬
一個禮拜過後 小明退出了當沖市場
心中充滿了怨恨 不是說好的70%嗎?
小華是一個比較保守的投資人
他運氣不錯 他在踏入市場前 讀過一些交易心理的書
他也常常追蹤我的文章 看過我們一些關於風險控制的教學文章
他知道30萬的本金 要怎麼做分配
30萬可以讓你虧三個月 100個交易日 每天最多可以賠三千
於是他冷靜地用數學來運算
以他手上有一個70%的高勝率交易策略
失敗的機率是30% 連續100個交易日都輸三千
最後本金會賠光
他算了一下連輸3次的機率是 (30%)^3 = 2.7%
連輸7次的機率是 0.02%
連輸100次的機率是 3.7E-51 %
用這種方式要100個交易日後輸光根本是天方夜譚
有了這個概念之後
小華就想 我要怎麼讓每天的虧損控制在3千以內呢
小華知道當沖進場的風險控制要怎麼算
一筆30萬的進場量 如果達到1%就趕緊停損 虧損就是3000
一筆15萬的進場量 如果達到2%時停損 虧損就是3000
如果他用一筆15萬的進場量 每筆1%時停損 虧損是1500
一天下來他假設做兩筆
當兩筆都做錯的時候 虧損加總就是3000 達到當天最大值
因為他手中是70%的勝率
一天操作兩筆 一筆成功一筆失敗 機率是50%
他手上的策略是70% 他一天做兩筆 應該會有一筆成功
於是 他就開始這樣的操作模式
他認真的開始記錄每一檔他進場的標的
他開始研究 每天就是固定選兩檔進場
當行情不對時 盤中達到1%虧損時 確實的離場
半年過去了
小華或許還沒有賺大錢 但他仍舊還活在這市場中
他的本金還在
或許還沒賺大錢 但經過每天的統計研究
他現在已經很懂一些東西
例如 他知道每天盤前要選那些股票 適合他70%勝率的標的
他知道每天盤中要怎麼等待 那些股票值得等 不要太快停損
那些股票適合放久一點 讓獲利增加更多
透過每天不斷的統計 紀錄 這些資訊在他心中了然於胸
持續的交易 持續的操作紀律 讓小華養成更好的習慣
漸漸的他本金開始累積
他甚至發現到 要如何把交易策略從70% 提升到75%
他甚至發現到 某些標的
當天某些狀況 可以多下一點讓獲利更多
隨著他本金漸漸提升
他開始讓自己的單日虧損擴大到5000~10000
但他仍然維持兩筆地操作量 每一筆可以提高到30萬的操作
獲利時的損益更高了 漸漸的本金越來越多
隨著本金增加 可忍受的風險也相對增加
小華逐漸增加下單量 最後成為大家羨慕的對象
小華很難失敗 因為他歷經過一個極度漫長的歲月
每天僅守紀律的操作讓他養成了好習慣
他不會凹單 他可能偶爾會連續失敗
但他仍能做到正確的交易心態
因為他知道 連續7天都失敗 機率只有0.01%
他持續的交易 並且持續的學習 最後成為贏家
最後我們回到小明
片面上看起來 小明的失敗看起來像是亂沖凹單所造成
但更深層的意義 我想告訴各位更深層內涵的是
小明的失敗是在於他不明白這70%成功率的交易是什麼
交易的趨勢與方向是有時間性的
也許這70%的勝率 代表進場後10分鐘之內的短tick成功率
也或許這70%的勝率 代表進場後要放到尾盤的日內成功率
而剩下的這30%的失敗率
究竟要等到多少才停損 1%就該停損呢? 還是2%?
還是甚至當天完全不需要停損 就是等?
小明完全沒有這個概念
所以小明最後失敗了 他沒有嘗試去了解這些東西
他只知道他很高機率成功 但具體不知道怎麼做
而小華雖然他一開始也不知道
但他的風險控管很好 他持續交易 持續記錄
他仍能長時間的存活在股票市場當中
不斷的操作 不斷的研究與統計
他最後知道了 他知道70%的勝率背後究竟是什麼
以上就是小明與小華的差別
或許各位手中 都有學過一些技巧 或是正在發明或研究一些技巧
但真正最後成功的 並不是一開始你學到的或使用的技巧
而是怎麼去真正的了解與掌握你的技巧
怎麼去將依些技巧轉換為你自己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