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yH wrote:
現在都沒公開射擊影...(恕刪)
恩阿,個人的想法就是導引,畢竟公羊有兩種尋標頭交互作用只要朝著目標"大致"的方向打出去就行了,而目前看影片中的劍羚就是單一的紅外線尋標頭(莫非魔鬼藏在看不見的細節裡),雖然能透過光學、資料練獲得目標得"大致"位置發起攻擊,但可以想見的這個"大致"的範圍肯定比公羊來的小,相對反應時間就拉長了。但看彈體應該比公羊大如果能拉長射程反應慢一點應該能互補(空射的8公里.........這

hn1271n wrote:
這是固定陣地 所以可以直接加蓋 抗炸掩體 甚至 可以挖地道 將備用彈藥 和填裝人員 藏在數十公尺深的地底下 發射完畢後 人員再從地道進入有抗炸掩體保護的發射陣地進行彈藥填裝
感覺這套系統很適合北緯38度線的 南韓部隊陣地
最起碼比起MLRS這類多管火箭 這算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益的防禦性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