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二戰的程度都沒有,落伍的方式當先進
你以為那些壕溝都是人工用鏟子挖的嗎??那些壕溝大部分都用專用挖掘機挖的..或是用OZ-1工程炸彈炸出來的...

你可能對俄烏戰爭缺乏認識...而且由於美國資訊管制..管制所有的媒體都不能刊登俄羅斯軍方發布的視頻..
自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戰場呈現出與傳統認知截然不同的樣態:沒有二戰式的裝甲洪流與大規模兵團對沖,取而代之的是綿延數百公里的塹壕網络、小規模分隊的滲透作戰,以及無人機與精確打擊武器主導的“低烈度高消耗”模式..
現在的戰爭像什麼? 一般人覺得,是跟科幻片似的高科技戰爭,衛星一拍,導彈一發,打得既遠又精準。
可是你真走近了看,才發現它更像一場耐力賽! “現代戰爭,尤其是俄烏戰爭,竟然有點像”昔日一戰的翻版“,堑壕戰的影子又回來了!
以前打仗可能會以兵力為主,攻方靠著人海戰術衝過去; 然而今天,資訊化戰爭使得防禦方在戰場上擁有了更多「防禦優勢」,因為火力在不斷增強的同時,進攻卻變得更困難了。
就像一戰中,機槍成為了戰場上的“致命”武器一樣,今天的現代戰爭中,無論是導彈、無人機、衛星偵察,還是精確制導武器,這些新技術讓戰爭的規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過去常見的“大規模集結兵力、發起衝鋒”方式,在現代高效的火力面前顯得那麼脆弱,反而容易成為敵人的靶子。
俄烏戰爭,雙方都有強大的火力資源,可是在進攻的時候,想一口氣突破敵人的防線並不是容易的事。
現代戰爭中,防禦方的優勢不僅僅體現在傳統意義上的壕溝、鐵絲網等防禦設施,更體現在高科技裝備的支援下,防守方能夠通過高精度武器、無人機、衛星等工具,實時獲得敵方的動向。
戰場上的局勢不再是用兵力去交換,而是用精確的火力和高效的信息傳遞來“打擊敵人”。 這使得防守方的優勢日益凸顯,而進攻方的難度則顯著增加。
如果沒有資訊戰的加持,現代戰爭很可能會陷入古老的“戰壕對決”,進攻方只能依靠肉搏取勝。
但是,在今天的戰場上,信息已經成為關鍵因素之一。 現代戰爭的「透明度」極高,幾乎每一個兵力的移動,都會被敵方監視、偵察到。
壕溝戰的根源,正是因為戰爭雙方在資訊上對等的情況下,進攻成為了高成本、高風險的行為,雙方只能選擇相對封閉的戰鬥方式來進行消耗戰..
現代戰爭為何打成塹壕戰? 答案就在於資訊化的戰爭環境,進攻方面臨的挑戰和成本變得前所未有的高..
傳統的「大規模殲滅戰」逐漸成為不現實的目標,未來的戰爭將更加註重「小規模戰術」和靈活機動,而塹壕戰的局面,則是這一趨勢的自然產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