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勝訴 三星夢碎!《衛報》:專利戰火緜延損市場競爭與發展
上百頁的說明,陪審團兩天就決定,
天時地利人和的判決.......
當然要上訴,不上訴,
接下來換HTC,
跟其他安卓手機了,
其他廠商很難打的過....
行動通訊硬體的黑暗時期到來,
佔著自以為的(專利)茅坑不拉屎,
用不夠高的硬體賣高價,
消費者口袋只會是輸家,
毛利太高的廠商,
真的對消費者不會是好事.....
競爭不該是競爭專利,
應該競爭牛肉,誰給的多,
品質又夠好,誰就是王道,
消費者才能花最少的錢,
得到真正的厚實牛肉......
benison868 wrote:
蘋果勝訴 三星夢碎!...(恕刪)
我舉個真實的例子,我的公司在15年前為了某上市公司(現在是世界前3)開發一套零組件,成功量產而且我們擁有專利,結果隔年被其他2家公司仿冒,因為當時管理者不想輕易啟動專利告訴,所以只有寄警告信函,不過也因為如此,終端產品成本降低,是消費者的福音不是嗎? 而我們公司因此損失非常驚人,至少數億元,而且對方2家公司 還趁機成長,甚至一度超越我公司,我們公司再來對於投入大資金研發就一直不是很願意
請問這個例子是鼓勵創新還是扼殺革命? 麻煩看看CNN的評論,然後再用腦袋想想,大家都像三星或是現代去模仿,成長快又低成本,誰還要冒險阿?
說不定三星因為敗訴只好創新推出革命性更劃時代的產品,結果淘汰了蘋果,這世界永遠都有破壞性創新把舊事物丟到歷史的可能,蘋果不會永遠獨大
還有年輕人應該多唸點書,才能夠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加油好嗎?


卻看不出這裡面的端倪所在,難怪會被媒體牽著轉圈圈


不論你是站在台灣廠商、台灣消費者的立場來看,面對如此的國際競爭態勢,都應該是不寒而慄的
不知道怎麼開心得起來呢?
嗯嗯...難怪不進步
目前為止,一些國際財經媒體對陪審團判決品質的質疑、以及Apple的後續不看好、甚至還有其他公司正準備依據Apple所提的專利,向Apple提出專利侵權訴訟...---------------------------------------------
如果不清楚的話,請爬文:
三星敗 Google恐被迫改變Android介面
〈分析〉蘋星專利競賽打冷戰 陷恐怖平衡僵局
- 至於0825判決後,是否真的震撼到手機產業?請爬文:
三星蘋果專利戰落幕 手機產業未來定向?專家:現在談還太早
陪審團講的是因為Google給三星的mail而判定,其實早就不是新聞
-> 當你將:Google給三星的mail之時間點、三星針對i9000與iphone比較的142頁簡報的時間點、i9000推出的時間點、Apple私下與三星協商授權的時間點
只消核對一下,就知道實際狀況是怎樣
至於一些人故意將此官司誤導成Apple僅針對外型設計提出訴訟
殊不知,Jobs的書裡講明就是要針對Google的Android
你們還能切割成只針對外型告三星?!


-> 有人講蘋果拿出NOKIA的手機,當然是講外型...一直以來Apple又不是光講外型,還有一些專利訴求,難不成卷宗裡厚厚的專利都是假的嗎?
那Apple的專利告hTC,不就是假的?
---------------------------------------------
有許多人問說,那Apple既然這麼討厭Android,為何不直接告Google呢?
以這次Apple控告三星的專利為例,手指放大縮小文字或畫面、捲動螢幕到頂部或底端產生的「回彈」作用,都是 Android 具備的功能。
按理講,Apple應該連同Google一起提告才是吧...
-> 簡單的說,Apple想控告 Google 的話,必須具體舉出Google確實從侵犯專利權中獲益,並不容易。因為Google並沒有直接從手機販售中,獲得利益。
若Apple一旦動手控告 Google,不光是Google手中本身專利,再加上行動電話始祖Motorola的龐大專利以及兩者的形象與地位,就未必能如這次對三星一般藉由「陪審團」制度,一面倒地勝出。
你說Apple是不是要三思呢?
如果不清楚的話,請爬文:蘋果大戰Android!紐時:戰爭號角已吹到Google家門口
---------------------------------------------
(0829)有關[Apple vs.Android]的最新進展,看來Apple直接告Google、或互告的機率大幅降低許多...
- 這下子,Android裝置生產商被進一步夾住了...過去想要怎麼修改原生界面、原生功能的話,如果被別人提告,Google可未必會力挺到底喔

如果不清楚的話,請爬文:
手機專利和平時代到來?Apple 與 Motorola 在德國就基本通訊專利達成授權協議
---------------------------------------------
(0901)Apple決定增列名單之方式,將三星新機種一次告進去
- 須知,在美國這類專利官司極少採取「陪審團」制度審理
(註:有異議的,請提出證據吧


-> 而據說Apple花了不少錢遊說國會,是否與此官司增加了「陪審團」審理有關,就不得而知。(陳姓女主持人有在節目上講過,彭博社有查到金額頗高遊說之云云...細節請自行google吧,我也是聽來的)
-> 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是樂見Apple持續提告,因為這樣的過程會讓大眾看清楚大公司屢屢聲稱的「專利」,是如何地空泛與不合理,也讓過時的專利法律得以有機會得到review,而有機會重新翻修過時的專利智慧財產法律

---------------------------------------------
另外,關於Google說此官司結果,並不影響到Android的核心發展
-> 這樣講也是對的啦!
-> 因為蘋果自始至終能拿來告別人的專利,就是圍繞著「使用者介面」、「外型設計」打轉,連多點觸控、siri等等也是屬於這樣的專利
-> 畢竟包括多點觸控、語音搜尋引擎等等的核心技術,本來就不是Apple獨創或發明的...如果對這些訊息有疑惑的話,建議多搜尋&爬文,就會知道
---------------------------------------------
這件官司只是上半場,三星也表明要上訴,各位不知道在瞎開心什麼的賠償金額,距離真正支付的動作還早
如果不清楚三星與Apple之間紛爭的時間軸,請爬文:
蘋果三星訴訟全揭秘:三星屢次打錯算盤
專利戰慘輸蘋果 三星策略究竟錯在哪裡?
可以想見,最後兩家公司還是要「和解收場」的...和解的條件與方式,你我怎會知道?肯定是不會侷限在幾隻已經過季的產品上,不信你看這兩家公司過去的合作關係以及不可取代性
-> 而訴訟期間,兩家公司得到遠大於其他廠牌的媒體曝光量,進一步推升兩家公司的市佔率
如果不清楚三星與Apple之間深厚的關係,請爬文:
讓訴訟傷害止於手機!三星、蘋果都不想傷到供應關係
蘋果三星亦敵亦友:專利訴訟不影響元件供應
---------------------------------------------
相同的訴訟戰役規模,台灣任何一家廠商都無法如此動員(此前友答不是口口聲聲說要抗告到底嗎?最後也是悄悄地同意和解...畢竟硬打勝負未定、消耗資源卻是立即發生的),更遑論打到這一級法院的程度
至於,還有人要持續討論專利範疇、專利有效性之類,奉勸收起來吧...因為對於「陪審團」這樣的機制是沒什麼作用的啦
-> 「陪審團」是一般老百姓,怎有能力、有耐心去弄清楚「誰是、誰非」呢?


-> 商業競爭就是如此殘酷、現實,有專利還要搭配有商業經營的實力,才能確保你的專利得以發光發熱....不論你是年輕人或年長,如果學不會這簡單道理的話,那才是枉然
而橫亙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具備堅實不畏懼挑戰的實力,才是立足全球市場的不變法則。
我一直以來篤信的,也是如此,如果你的產品真的是市場最優秀的,那就不用畏懼各式各樣的挑戰或流言,因為市場會將甜美的果實留給你。
(補充說明給某些有看沒有懂的人:「陪審團」制度並非專利審查專家團,也不需要是...所以專利的「誰是、誰非」本來就是與陪審團成員背景無涉,不是嗎?)
---------------------------------------------
這兩天的商業評論,已經陸續出爐了...大抵上講的都是有關Apple的壟斷地位進一步強化與鞏固之類的言論
充其量,不過是如三星、hTC之類的公司會受到衝擊之類的推論,對於使用者的選擇會變少、價格會進一步墊高之類
但對於一般使用者而言,影響其實更為深遠、而且已經發生在你我身邊
..現在已經活生生上演了
請爬文:數位人生難題:誰來繼承我的iTunes一萬首歌曲?
...不知道各位對於這樣的發展,還能夠笑得出來嗎?
面對這樣的結果,再次印證了支持非Apple系統,才是對的
不管你是Android或是其他的系統,祇要是封閉壟斷的OS如Apple系統,就是進一步剝奪了使用者的自由選擇空間
---------------------------------------------
danieliememe wrote:
一些只看到三星被陪審團只花兩天時間,就判定敗訴,就到不行的
卻看不出這裡面的端倪所在,難怪會被媒體牽著轉圈圈
不論你是站在台灣廠商、台灣消費者的立場來看,面對如此的國際競爭態勢,都應該是不寒而慄的
不知道怎麼開心得起來呢?
嗯嗯...難怪不進步
這件官司只是上半場,三星也表明要上訴,各位不知道在瞎開心什麼的賠償金額,距離真正支付的動作還早
可以想見,最後兩家公司還是要「和解收場」的...和解的條件與方式,你我怎會知道?肯定是不會侷限在幾隻已經過季的產品上,不信你看這兩家公司過去的合作關係以及不可取代性
-> 而訴訟期間,兩家公司得到遠大於其他廠牌的媒體曝光量,進一步推升兩家公司的市佔率
相同的訴訟戰役規模,台灣任何一家廠商都無法如此動員(此前友答不是口口聲聲說要抗告到底嗎?最後也是悄悄地同意和解...畢竟硬打勝負未定、消耗資源卻是立即發生的),更遑論打到這一級法院的程度
至於,還有人要持續討論專利範疇、專利有效性之類,奉勸收起來吧...因為對於「陪審團」這樣的機制是沒什麼作用的啦
-> 「陪審團」是一般老百姓,怎有能力、有耐心去弄清楚「誰是、誰非」呢?
面對這樣的結果,印證了支持非Apple系統,才是對的
支持Apple系統,就是放棄自由
而且不是未來才發生...現在已經活生生上演了
請爬文:數位人生難題:誰來繼承我的iTunes一萬首歌曲?
一直發一樣的文章是怎樣
那個甚麼泰的有客服麼?我打電話去檢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