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踢爆《今周刊》清大屠夫報導原來是場騙局

澄清,本人不是當事人,以下內容轉載自 PTT,恕不接受任何媒體朋友的約訪。另外,在此重申,媒體應該秉持公正客觀的報導,絕不支持《今周刊》為炒作新聞而捏造事實,甚至消費清大經濟系的名譽。

原文連結:

http://www.8z1.net/a1347798147.html

就今周刊 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屠夫 發刊日期:2012.09.12 這篇

發出以下幾點聲明

1. 今周刊未經本人同意 登載於封面故事,且未經任何告知逕行出刊。
2. 經本人今日致電今周刊求證, 該副總編輯表示,此篇專題為多位背包客的故事,但只以我的第一人稱去表達,十足移花接木,指鹿為馬。
3. 本人僅與該作者通過兩次電話,內容僅僅閒聊澳洲生活起居內容,生活經驗,從未答應接受單人專訪,今周刊此專題內文與事實有嚴重出入。
4. 本人整段談話從未與對方談論到學校,而記者也僅僅在談話的最後詢問『為什麼清大畢業會想來澳洲打工』這樣的問題,但標題卻十足的消費清大,我表示強烈不滿與抗議。
5. 本人未收一分一毛稿酬,也並不知道將刊登於封面故事,當初僅僅是受我在今周刊友人之託,因他們要做打工旅行專題,分享一下澳洲生活經驗,殊不知變成如此負面及聳動


以下簡述事情經過

約兩周前,我的大學同學FB丟我訊息跟我閒聊,有提到說他們今周刊的主管,最近做一篇打工旅行的專題,不知道我能不能分享一下經驗,出國以來我受過很多背包客的幫助,也很多人樂於無私分享,所以我就答應他了,大概一周前,該名副主編打來澳洲給我,表明只是要閒聊了解一下澳洲的生活,我只簡述了我的工作內容,飲食起居,及來澳洲的目的。

我只是講了『我目前的狀況,來澳洲以來,只做過洋蔥工廠跟肉廠,薪水條件如何,上班時間如何,生活條件也不錯,我表明來的目的是為了賺錢,希望附加價值英文能力增加,離開澳洲之前會去旅行。』其他都是今周刊子虛烏有,移花接木。

今周刊內文幾乎完全瞎掰,什麼欠學負債,什麼朋友看醫生看不起回台灣,什麼農場像猶太人集中營,什麼餐廳端盤子被fire,從未發生且子虛烏有的,最扯的是後面種族歧視跟仲介那段,掰到有點扯,我只是跟他分享我的看法,『我覺得在這邊的中國人都很會做生意,一條龍的經營方式,掌握工作機會就掌握通路,延伸下來的租屋、租車、二手車買賣,真的很會賺錢。』『澳洲人很愛喝酒,路上有些醉漢很喜歡對亞洲人叫囂』結果就變成什麼種族歧視,仲介對女生毛手毛腳。最扯的是瞎掰什麼室友哭哭啼啼哭訴,會不會太扯。

總結,有說過的話我絕對會認,我就是來賺錢的,希望能帶錢回去,也希望英文變好,因為要集二簽,所以我選擇在肉廠工作,我覺得出賣體力賺的錢比出賣良心賺的錢心安理得的多,但那些沒說過的話全部掛在我頭上我完全不能接受。

另外今天我看到報導的感覺,就是他媽的被婊了,沒有經過我同意,也沒有告知,沒有尊重,感覺就想是你跟朋友前幾天電話聊天的內容,過幾天就變雜誌封面了,很扯,重點是內容還是幾乎都假的。

最後,我要向被這件事情牽扯到的人道歉,被消費最大的就是清大,十分對不起,另外肉廠的同事,澳洲的背包客們,我十分抱歉,讓大家汙名化了。 澳洲夢就像健達出奇蛋,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硬要冠上台勞兩個 字何其沉重,最後是我家的長輩,目前媒體報導太多子虛烏有的內容,曾嵾殺人,多幾次 老人家也受不了。

今周刊如果不能給我滿意的處理方式,我不排除投書到其他媒體澄清。

隨風小嫩咖 wrote:
原文連結:

http://www.8z1.net/a1347798147.html

就今周刊 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屠夫 發刊日期:2012.09.12 這篇

發出以下幾點聲明

1. 今周刊未經本人同意 登載於封面故事,且未經任何告知逕行出刊。
2. 經本人今日致電今周刊求證, 該副總編輯表示,此篇專題為多位背包客的故事,但只以我的第一人稱去表達,十足移花接木,指鹿為馬。
3. 本人僅與該作者通過兩次電話,內容僅僅閒聊澳洲生活起居內容,生活經驗,從未答應接受單人專訪,今周刊此專題內文與事實有嚴重出入。
4. 本人整段談話從未與對方談論到學校,而記者也僅僅在談話的最後詢問『為什麼清大畢業會想來澳洲打工』這樣的問題,但標題卻十足的消費清大,我表示強烈不滿與抗議。
5. 本人未收一分一毛稿酬,也並不知道將刊登於封面故事,當初僅僅是受我在今周刊友人之託,因他們要做打工旅行專題,分享一下澳洲生活經驗,殊不知變成如此負面及聳動


以下簡述事情經過

約兩周前,我的大學同學FB丟我訊息跟我閒聊,有提到說他們今周刊的主管,最近做一約兩周前,我的大學同學FB丟我訊息跟我閒聊,有提到說他們今周刊的主管,最近做一篇打工旅行的專題,不知道我能不能分享一下經驗,出國以來我受過很多背包客的幫助,也很多人樂於無私分享,所以我就答應他了,大概一周前,該名副主編打來澳洲給我,表明只是要閒聊了解一下澳洲的生活,我只簡述了我的工作內容,飲食起居,及來澳洲的目的。

我只是講了『我目前的狀況,來澳洲以來,只做過洋蔥工廠跟肉廠,薪水條件如何,上班時間如何,生活條件也不錯,我表明來的目的是為了賺錢,希望附加價值英文能力增加,離開澳洲之前會去旅行。』其他都是今周刊子虛烏有,移花接木。

今周刊內文幾乎完全瞎掰,什麼欠學負債,什麼朋友看醫生看不起回台灣,什麼農場像猶太人集中營,什麼餐廳端盤子被fire,從未發生且子虛烏有的,最扯的是後面種族歧視跟仲介那段,掰到有點扯,我只是跟他分享我的看法,『我覺得在這邊的中國人都很會做生意,一條龍的經營方式,掌握工作機會就掌握通路,延伸下來的租屋、租車、二手車買賣,真的很會賺錢。』『澳洲人很愛喝酒,路上有些醉漢很喜歡對亞洲人叫囂』結果就變成什麼種族歧視,仲介對女生毛手毛腳。最扯的是瞎掰什麼室友哭哭啼啼哭訴,會不會太扯。

總結,有說過的話我絕對會認,我就是來賺錢的,希望能帶錢回去,也希望英文變好,因為要集二簽,所以我選擇在肉廠工作,我覺得出賣體力賺的錢比出賣良心賺的錢心安理得的多,但那些沒說過的話全部掛在我頭上我完全不能接受。

另外今天我看到報導的感覺,就是他媽的被婊了,沒有經過我同意,也沒有告知,沒有尊重,感覺就想是你跟朋友前幾天電話聊天的內容,過幾天就變雜誌封面了,很扯,重點是內容還是幾乎都假的。

最後,我要向被這件事情牽扯到的人道歉,被消費最大的就是清大,十分對不起,另外肉廠的同事,澳洲的背包客們,我十分抱歉,讓大家汙名化了。 澳洲夢就像健達出奇蛋,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硬要冠上台勞兩個 字何其沉重,最後是我家的長輩,目前媒體報導太多子虛烏有的內容,曾嵾殺人,多幾次 老人家也受不了。

今周刊如果不能給我滿意的處理方式,我不排除投書到其他媒體澄清。


幫樓主先備份....

內容如果是真的用瞎掰的話,那今週刊可真的是糗了,

不是糗而已,是非常糗...

隨風小嫩咖 wrote:
原文連結:http:...(恕刪)

記者為了銷售量
亂編造成議題爭議、對立

唉~
日常生活中究竟還多少子虛烏有的新聞報導?
這只是冰山一角罷了.......
如果以後接受採訪時,自行錄音存證,會不會比較好?

隨風小嫩咖 wrote:
原文連結:http:...(恕刪)


不意外
台灣的新聞報導有幾個是可相信的?
好久沒有人把牛皮吹的這樣清新脫俗了
今周刊的編輯一定讀過吳鳳的事蹟.
看過今周刊的聲明

用意是要透過澳洲打工故事 凸顯台灣經濟的問題 期能喚醒政府改革決心

報導真相如何一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已經引起媒體重視 這是好現象

逼政府面對台灣經濟逐漸下滑的事實

如果把重點放在真相或是台勞那就失去了原本的用意

或者是 台灣的就業環境逐趨惡化這個事實不需要被重視

OK 那就不要討論 全面放手 讓台灣繼續惡化下去

領高薪的繼續指責台灣年輕人草苺族 低薪是因為你素質差 活該

老一輩的待遇好 就是因為我們素質好 努力勤奮

有一群人試圖幫年輕人說話 期許能改善未來的環境

既然看不到那份用心 那就都不用管了

知識有價 拒絕無償分享
明月書流 wrote:
看過今周刊的聲明 ...(恕刪)


+1
誰真誰假根本不是重點
重點是台灣經濟困境 & 嚴重分配不均的問題

搞不好01這篇才是假的
誰分的清楚
你說外面的陽光依然~~http://blog.roodo.com/onlymusic/
要報導台灣經濟困境有很多手法,不一定要透過這種方式,《今周刊》看到那些被騙又出來幫他說話的傻瓜,大概在暗地裡竊笑吧 XD
習慣就好啦
反正台灣媒體這幾年來的水準就這樣而已
繼之前10萬水電工之後
這只能算是第二波

媒體現在就是要打經濟問題
要用各種話題打財經
反正上面的人都要看報章媒體才知道現況
不報得嚴重一點上面的人都不會注重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