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l_dick2 wrote:
我認同您的論述。
大部分人民普遍只依[情緒、情感]來看待事物,正是台灣今天烏煙瘴氣的主因呀...
補充一下,我支持死刑,但不認同私自攻擊非現行犯的兇手。...(恕刪)
翁偉倫沉痛呼籲,「只要法院(官)再無視他們判決所帶來的社會意義,這一類的事件永遠會一再的在我們身邊發生。」他於文末並跳脫檢察官的職業,「以身為父親的角色,因為知道法官的判決會相同,這個司法程序已不具意義,它們最好讓憤怒的民眾當街打死。這個社會再這樣走下去,自力救濟已在所難免,非法的正義,將成實現正義的唯一手段。」
翁偉倫是檢察官,他說:「以身為父親的角色,那些兇手最好讓憤怒的民眾當街打死」,
因為這個司法程序已不具意義,民眾自力救濟也是在所難免。
-----------------------------------------------分格線-------------------------------------------
我們國家雖有死刑,卻無法真正有效執行。
我們國家雖有無期徒刑,卻不是終身監禁,燒殺擄掠的敗類,通常數年後便可假釋出獄,恢復自由身。
我舉兩個案例:
張添銘:
●民國72年 殺第1人
張添銘14歲在餐廳打工時,與人發生衝突持刀砍死對方,遭判刑8年定讞並入獄服刑
●民國76年 殺人未遂
假釋出獄後又犯下殺人未遂罪,遭判刑2年6月定讞
●民國82年 3度殺人
出獄後因行車糾紛3度殺人,持槍殺害何男,遭判無期徒刑定讞
●民國96年 假釋出獄
服刑期間表現良好獲假釋
●民國99年 販毒通緝
出獄後再以販毒為生,遭判刑15年6月定讞,因未到案服刑遭通緝
●民國101年 殺第4人
吸毒後4度殺人,槍殺陳姓運將遭判無期徒刑定讞
陳昆明:
民國92年 殺害年僅10歲及9歲的劉姓小姊妹,再棄屍在新店溪,
以「心神喪失」為由,從無期徒刑改判為12年有期徒刑,又因符合減刑條例及扣除羈押期,只關了一年即放出。
民國99年,仍於前案假釋期間,陳男登報徵求檳榔西施,將前來應徵的27歲林姓少婦用球棒活活打死,以棉被裹屍藏在屋裡。
高院更一審認為陳男「有教化可能」,改判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等於又讓陳男逃過死刑。
-----------------------------------------------分格線-------------------------------------------
以上都是血淋淋的真實案例,殺人放火的垃圾可以享受人權的保護,
但那些被害人及被害人家屬的人權又在哪?
你最好求神保佑不會成為牠們下個虐殺的目標。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