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21/4/7/7/10214778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2147782

因為學校要做報告

看到了這個新聞

我有點懷疑南韓中小企業比例有那麼高比例嗎??


韓國是個大財團、大企業作用非常突出的國家,卻對於中小企業有這樣的政策性的保護空間,所以韓國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數的99.90%,創造的價值占GDP的50%。


還是我的認知是錯誤的?


還請各位來糾正


感謝

千刀火風 wrote:
http://www...(恕刪)


不然你以為只靠三星,現代,LG就能養的起5000萬人口?

千刀火風 wrote:
卻對於中小企業有這樣的政策性的保護空間,所以韓國中小企業佔全國企業數的99.90%,創造的價值佔GDP的50%。..(恕刪)


那個當然可以當成笑話。
挑好的來寫。

韓國中小企業在幾年的gdp還只有 四成多的貢獻度而已,這算是略有增長。
但台灣呢?
中小企業的gdp貢獻度則在六成,就業貢獻 七成以上,高於韓國不少。

若參考最近幾期的天下專題,韓國的中小企業儘管gdp貢獻度低於台灣,貸款卻佔據政府的支出 6%,遠高於台灣的 不到2%。
這代表什麼?代表政府比較善待中小企業?當然要這樣解讀也可以。
但比較理想的解讀是...代表韓國的中小企業虧損嚴重,難以獲利,反而成為政府的負擔。
以現在全球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大企業相對有利資源應付全球化產業發展,台灣目前除台積以外還看不出有哪一個企業可在IT產業立足
但台積也不是沒隱憂,三星與英特爾也全力發展晶圓代工這一塊,尤其是英特爾,20奈米以下是決勝關鍵
台灣在規模上比不上別人,而產業發展趨勢上又無法掌握,所以也只能隨大廠做作策略夥伴或代工,加上台灣人愛做老闆的個性,與內需市場不大,所以容易形成中小企業,
而大陸與東協崛起,很容易取代台灣不具競爭力的產業,而關鍵技術台灣也比不上歐.美.日,不上不下的結果,在夾縫中爭取微利,容易造成薪資停滯與倒退
發展大企業有利國家競爭力提升,但是貧富會加速擴大.並容易形成財團治國,而大企業發生問題時,國家也容易出問題.這些都是隱憂,只是當下對大企業有利,未來還需觀察
而台灣必須在關鍵技術上提升附加價值,對國家競爭力.人民薪資.等等形成正循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