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最近有點玩膩拉霸了,所以計劃出清
返璞歸真,精減裝備,重新開始

想玩Fama Baby
但不想花心思弄他的活塞墊(杯)
Rossa HC-P 求推坑
圖片來源:法蘭西斯科

不想要多買個打氣機
Helor 的義式機應該也要等很很很久
目前好像只想到可以拿Rossa HC配Helor 101/ 102玩
Rossa HC-P 求推坑
圖片來源:原廠網站

雖說有壓力錶有點參考,但懶人如我
應該用沒半年就會把''P''束諸高閣

想請教有Rossa 的前輩
有必要多花點錢直上Rossa HC-P嗎?
銅會不會難保養?或者有健康上的顧慮?
另,現在訂大概要等多久?

感謝
文章關鍵字
Yiyans wrote:
如題最近有點玩膩拉...(恕刪)


推一把~
前幾天有看到有人在賣整套的 Rosco + Rossa HC-P

PS:其實我很心動.不過最近想入拉霸機所以只好忍住~
-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
感謝Kit大分享
剛又想到一個玩法不知道可不可行

這Rossa PG 需要先用氣瓶打氣蓄壓
有前輩玩過用單車用的CO2打氣筒(用食品級CO2鋼瓶)來提供壓力嗎? (變成類似MyPressi)
偶爾偷懶一下
Yiyans wrote:
如題最近有點玩膩拉...(恕刪)

考慮Rossa是有攜帶的需求嗎? 有沒有考慮Nomad?

如果買Rossa HC,難道都不會想看看壓力表嗎?
多個P應該還好吧,裝在上面也不會多佔多少地方
如果買HC,省100澳幣,日後想加壓力表就得花150澳幣買Pressure Adapter和60澳幣運費


kit2010 wrote:
最近想入拉霸機

我對有蒸氣功能的拉霸機的看法是這樣

大型thermosyphon沖煮頭拉霸機:
操作上約略等於熱交換半自動機,熱機時間較長,蒸氣強勁且持續,溫度穩定
萃取操作只是按鈕和拉桿的動作不同

小型彈簧拉霸機:
操作上相當於單鍋爐半自動機,加熱較快,但沖煮頭溫度要自己控制
在拉桿前沖煮頭裡面是空的,所以散熱效果會比全手動型的要好一點
但畢竟沖煮頭較小,散熱效率不及大型沖煮頭,所以每一杯之間需有一點時間間隔
否則沖煮頭過熱,萃取水溫就會過高
出杯間隔時間還好,就悠閒的秤豆重,磨豆,填壓
Elektra MCAL有個好處是沖煮頭拆開保養很容易

小型手動拉霸機:
全手動,沖煮頭散熱慢,第二杯就會過熱,所以只適合單人單杯
要出第二杯必需關電源停止加熱,把蒸氣放光,這樣大概還是要等上5分鐘
如果有多人要喝就不適合,一個人辛苦做咖啡,花力氣壓,其他人嗷嗷待哺
第一個人喝完,第三個人還沒拿到咖啡

像我的Faema Lambro屬第一類,Olympia Cremina屬第三類
有多人要喝我就開Lambro,只有我一個人要喝時就用Cremina


Yiyans wrote:
用單車用的CO2打氣筒...(恕刪)

我有想過,不過這得自製一些改裝零件才行
缺乏資源,就沒打算進行
bakafish wrote:
考慮Rossa是有攜帶的需求嗎? 有沒有考慮Nomad?

如果買Rossa HC,難道都不會想看看壓力表嗎?
多個P應該還好吧,裝在上面也不會多佔多少地方
如果買HC,省100澳幣,日後想加壓力表就得花150澳幣買Pressure Adapter和60澳幣運費)


感謝魚大回文

沒考慮Nomad主要是因為:
1. 不喜歡塑膠,
2. 結構複雜,管路氣密性堪慮,
3. 體積稍大,外型也不太愛

真要考慮Nomad的話,我應該會手上的MyPressi繼續玩下去就好
基本我沒有攜帶的需求
上班都用Hoffe One, 不然就先做好Colada 再帶到公司隔水加熱

平常早上的卡布跟下午的Espresso 主要都是用VAM出
玩了La Peppina, VAM, Conti Comocafe
總是覺得一個人喝咖啡,即便是結構相對簡單的VAM,水箱還是太大
當初捨幫浦機選拉霸就是不喜歡幫浦機的嘈雜跟笨重
拉霸拉呀拉的就常在想,在不犧牲太多品質的前提下
這espresso 機器可以簡約到什麼程度,體積可以小到怎樣的境界

爬完之前您還有其他前輩發的Rossa文
覺得Rossa應該是目前市面上espresso機器的極簡版了吧
他吸引我的地方是:
1. 結構簡單,除了最基本的墊片外基本上沒什麼塑料可以脫落或壞,正常使用下他的壽命該會比我長吧.
2. 金屬機身(這點純個人癖好,我對製作精良的金屬或玻璃工件沒啥抵抗力)
3. 出杯有基本的水準

雖然我應該還是會買Rossa HC-P 但總覺得最突兀的就是那個壓力錶了
多出來一球,破壞了整個機器的整體性

百度有看到風聲說,海勒有想要開發便攜義式機
到他真的量產前
現在能滿足我的需求的,市面上好像也沒有太多選擇
大概就只有Rossa了吧

bakafish wrote:
Yiyans wrote:
用單車用的CO2打氣筒...(恕刪)

我有想過,不過這得自製一些改裝零件才行
缺乏資源,就沒打算進行...(恕刪)


Rossa PG的打氣頭應該是標準的腳踏車規格吧?
如果是的話市面上有很多吃CO2的便攜式打氣桶可以直上美式或法式的輪胎氣嘴
便宜一點3~500就有了
魚大有興趣可以拍賣網站找一下“CO2打氣機“
Yiyans wrote:
如題最近有點玩膩拉...(恕刪)
Yiyans wrote:
感謝Kit大分享剛...(恕刪)


不用客氣啦! ^^




bakafish wrote:
我對有蒸氣功能的拉霸機的看法是這樣

大型thermosyphon沖煮頭拉霸機:
操作上約略等於熱交換半自動機,熱機時間較長,蒸氣強勁且持續,溫度穩定
萃取操作只是按鈕和拉桿的動作不同

小型彈簧拉霸機:
操作上相當於單鍋爐半自動機,加熱較快,但沖煮頭溫度要自己控制
在拉桿前沖煮頭裡面是空的,所以散熱效果會比全手動型的要好一點
但畢竟沖煮頭較小,散熱效率不及大型沖煮頭,所以每一杯之間需有一點時間間隔
否則沖煮頭過熱,萃取水溫就會過高
出杯間隔時間還好,就悠閒的秤豆重,磨豆,填壓
Elektra MCAL有個好處是沖煮頭拆開保養很容易

小型手動拉霸機:
全手動,沖煮頭散熱慢,第二杯就會過熱,所以只適合單人單杯
要出第二杯必需關電源停止加熱,把蒸氣放光,這樣大概還是要等上5分鐘
如果有多人要喝就不適合,一個人辛苦做咖啡,花力氣壓,其他人嗷嗷待哺
第一個人喝完,第三個人還沒拿到咖啡

像我的Faema Lambro屬第一類,Olympia Cremina屬第三類
有多人要喝我就開Lambro,只有我一個人要喝時就用Cremina...(恕刪)


謝謝魚大~

平常都是一個人喝.偶有兩人.假日才需煮多人份(目前是使用CX25P).
看完魚大的分析.可能需要重新考慮了~


NOMAD 真的不錯.冷熱萃都可.另外還可把TCV拔掉的玩法.

以下是拔掉TCV製作的.用illy中焙豆子.試了好幾次才抓到要的粗細.



-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
Yiyans wrote:
玩了La Peppina, VAM, Conti Comocafe
總是覺得一個人喝咖啡,即便是結構相對簡單的VAM,水箱還是太大...(恕刪)

VAM整體來說體積已經很小了
不過因為這些都是開放式水箱,一定要有足量水,進水才會順
加上VAM的加熱器功率較小,而且是在水箱外,加熱就比較慢一點

如果是用有蒸氣功能的,如Cremina,La Pavoni,Elektra MCAL,Ponte Vecchio Export等
蒸氣壓力會把水推入沖煮頭,鍋爐只需要少量水即可
加熱器功率也大,又是水中直接加熱,開機幾分鐘就進入可用狀態了
用畢就直接拉桿把鍋爐餘水排光,同時也可以洗分水網,也挺方便,但也還是會有少量殘留就是

如果不是覺得加熱慢,只是單純認為體積太大,那就沒辦法


Yiyans wrote:
覺得Rossa應該是目前市面上espresso機器的極簡版了吧
他吸引我的地方是:
1. 結構簡單,除了最基本的墊片外基本上沒什麼塑料可以脫落或壞,正常使用下他的壽命該會比我長吧.
2. 金屬機身(這點純個人癖好,我對製作精良的金屬或玻璃工件沒啥抵抗力)
3. 出杯有基本的水準
雖然我應該還是會買Rossa HC-P 但還是覺得最突兀的就是那個壓力錶了
多出來一球,破壞了整個機器的整體性

HC壓力會比較不穩定,但影響咖啡品質多少,我就不知道了
其實像Cremina,La Pavoni這類手動壓的,壓力也不穩定,品質還是很讚
不過這個不穩定比較趨向在一個定值小幅度振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5g81JakM3M

Rossa HC的振幅看起來比較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acTaOjGKCI

另外,之前有個Rossa HC的討論串
HC萃取出的咖啡液量較少,粉餅較溼較不好清理,這點是要注意的

PG的話,玩法千變萬化,壓力隨意調,預浸要幾bar幾秒都隨意,出杯就不是只有基本的水準了
震動pump機完全不是它的對手,一般旋轉pump機可能也只在一路9 bar萃取佔點優勢
跟拉霸機比,我的FAEMA Lambro也贏不了它

不喜歡太複雜的玩法也可以,氣瓶打到固定磅數,不要太高,控制在萃取時氣閥全開達9 bar
萃取時氣閥全開萃取到底,或是要全開後立即關閉都可以,任它壓力自然下降
這樣就不用人為操作氣閥,壓力每次都一樣,萃取過程完全不需要看壓力表

不喜歡多個壓力表的話,那買無壓力表的款式 + Pressure Adaptor
只多花50澳幣,以後不想用可以拿掉
調粗細或換豆子時想看看壓力參數再裝上去

Rossa預熱一次大約120cc水,我預熱3次,加上正式萃取那次,總共要約500cc水
比我用Cremina還兇

Yiyans wrote:
Rossa PG的打氣頭應該是標準的腳踏車規格吧?
如果是的話市面上有很多吃CO2的便攜式打氣桶可以直上美式或法式的輪胎氣嘴...(恕刪)

是美式氣嘴
如果只是想用CO2小鋼瓶灌氣到Rossa TR/PG的氣瓶是可行
但是Rossa氣瓶至少要15~16 bar,一顆小鋼瓶可以灌幾次我不知道
打氣筒要找有壓力表的才行,還要有高壓的,單車用的通常沒到這麼高壓
(例如BETO 二合一帶錶打氣筒,表上限14 bar,打14 bar可能萃取壓力僅達7 bar)
如果是想要用CO2小鋼瓶直接取代Rossa的氣瓶,那就要客製零件

登入想要推一把,卻發現魚大己經都說完了...

魚大說得是,買個adapter版,因為你就是買回來玩的,我不相信你不會想要玩玩看多大的壓力結果有什麼不同,或者至少會想要調整時有個依據,實在沒有理由不買。
bakafish wrote:
Rossa HC的振幅看起來比較大

HC萃取出的咖啡液量較少,粉餅較溼較不好清理,...(恕刪)


HC咖啡液量少,粉餅濕的文我有爬到
我比較喜歡Restretto 所以量少剛好ok
我現在VAM的粉餅,如果壓完不空拉幾下也會濕濕的
這點我倒是不太介意
多操作幾次就習慣了


這幾天爬HB發現有壓力錶的另外一個好處是
桶身比較長可以裝多點熱水
沖煮大杯一點的espresso (誤)

另外兩個問題不知道有沒人可以分享?
1. 請大家都怎麼保養銅的Rossa的? 會很麻煩嗎?
2. 最近下單的等待時間要多久嗎?(我有email Ross,目前還沒有回應)


pocketmon wrote:
因為你就是買回來玩的,我不相信你不會想要玩玩看多大的壓力結果有什麼不同,或者至少會想要調整時有個依據,實在沒有理由不買。...(恕刪)

謝謝Poketmon 大回文
您真是一針見血
確實買來就是要玩的
這樣更沒理由不多來一隻壓力錶了
我上個月有寄信問了一下
好像至少要等半年= =
他是回我說
如果有意願等這麼久,再繼續回信給他 然後我就沒回了XDD

我也有點想買地說X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