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GEE咖啡機 的使用感想


MSKEITH wrote:
我買GEE之後照網路...(恕刪)


哈 我跟MSKEITH前輩 看起來一樣!!
我也再不久前買了901N 出來的效果 比我之前的Sunbeam EM480好太多了

Breville 800ES在澳洲似乎也要五六百澳幣 過去是B家的頂級機種
直到今年Breville推出的900ES雙鍋爐機種 來跟Sunbeam EM6910一較高下

我相信GEE的沖煮壓力穩定 因為這也是我跟我的6910比較後 發現的
不過 我實在不想要為了打奶泡 另外買一臺機器來打
畢竟GEE的設計 理當可以打好奶泡 但是”檸檬機“似乎滿普遍的(我也不知道 是啥意思來的 參考阿黃網站的說法)

目前寫信給日康還沒有 直接的回應 只建議我試試出熱水來確定零件是否故障
哎~~ 好苦惱這幾天 可能沒奶泡用
還是要把我的6910在從 實驗室搬回家~

今天打開上蓋 搞了一個早上 最後發現是固定環 跑掉
所以變成 我轉開到底後 針閥還是沒有退出到足夠的程度 讓蒸汽跑出來
最後處理起來是個小問題 但是調整固定環螺絲的位置 試了很久
慢慢調整(位置又很難施力)最後才完成
我推測結果是 我在關掉蒸汽時 可能都有”稍微“過度的施力
所以針閥慢慢的脫離位置 導致打開到底後 針閥還是沒有退出
可能的處理方式 當初應該就是開到最大後 還是用力慢慢的轉個幾度
針閥就可以退出

但是我看一下 我舊的咖啡機的構造
都不會有可能性發生這種事情
因為開關大小的設計 不是靠固定環
這個部份 我覺得也是GEE的設計缺點

圖中箭頭是固定環的位置


圖中固定環的螺絲位置跑掉 花一段時間調整到適當的位置後 用麥克筆在兩邊劃上位置 以免下次又跑掉
樓主在國外買的?

我以為國外賣的會是在美國改良的新版本,名稱是Crossland CC1(此版本已改成萬向蒸汽管)


至於使用感想

一萬多有這樣的表現

不錯了啦


樓主的蒸汽旋鈕有跑掉的話

該鎖在怎樣的角度 小弟之前有在01回過文 也有附照片 可以參考一下

這部分的設計真的有問題 因為只要是轉旋鈕轉太大力 跑掉的機率很高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HaHaSue wrote:
樓主在國外買的?我以...(恕刪)


小弟很不幸的是在澳洲買的 所以還是GEE版
韌體好像是二代的(秒數正數)
澳洲的價格(RRP)是九百多澳幣 跟美國差不多 但是反而比較不好
更不用說 美國coffeegeek的sponsor都有在特賣CC1 for 699美金

小弟運氣好 買到咖啡店的測試機 所以價格跟台灣差不多

不過之前用的是sunbeam EM6910
因為覺得espresso壓力不夠穩 所以才想要”升級“ 結果選了GEE
但是就結論來說 應該變成是降級...

還沒用個幾天 問題都比上一台六年的機子多
哎~~

@HaHaSue
搜尋到了你的圖片
不過我處理的方式不太一樣
我是調整微動開關 啟動螺絲位置跟針閥的位置
反正目的到了就好~~
在其他討論區 被質疑 我都只有在GEE雞蛋裡挑骨頭
沒有研究討論 所以在這邊根據GEE的設定 做些討論

相信站上都是espresso的愛好者和很多GEE長期使用者
有人發現任何double espresso秒數原廠設定的問題嗎?

我剛開始自己做espresso幾年 是個菜鳥 但是就我知道一份espresso是30ml
萃取時間最好是在25-30秒
但是我發現GEE雙份的預設是45秒
我們不是討論restritto or short black(這也不是比較長時間萃取 而是加熱水)
我看了半天 怎麼沒有人提出這樣 錯誤設計的問題?
改進當然很簡單 原廠設定秒數一樣30秒就好
Andueza 等人(2007)也用科學證明了萃取水量的影響


圖片出處 (Illy, E, 2002)


Reference
Andueza, S., Vila, M. A., Paz de Pena, M. & Cid, C. (2007). Influence of coffee/water ratio on the final quality of espresso coffee.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87, 586-592.
Illy, E. (2002). The complexity of coffee. Scientific American 286, 86.
GEE的特點,是許多條件都可自行設定,我會買GEE就是想嘗試不同設定所產生的味道。
原廠設多少有什麼關係,每個人想要的結果都不同,自己設定就好啦!

beauty jane wrote:
GEE的特點,是許多...(恕刪)

我瞭解beauty jane兄的意思 當然GEE的可以調整設計 讓大家調整需求
但是相對於許多其他咖啡機的手動設計 GEE內定的double shot 45秒 早以超過espresso的建議值(25-30s)
很明顯的是設計者 不知道雙杯份是因為粉杯出口孔較單杯多 而可以達到25-30秒可出60ml
當然味道可以因每個人需求調整 但是原廠的內建值 應該要以國際標準或是大眾普遍認定為準吧

我自己也是用了幾天才發現 味道和內建數值的問題 才去調整成30秒
請問又會有多少使用者 在一開始 覺得味道不好的時候 會去想到是原廠設定的問題?
而非其他自己的因素?(豆子或是研磨等等)

我的意思是 難道原廠的數值 不應該以接近正確為主嗎?
難道如果你拿到GEE 但是內建溫度 是85度 而非大眾建議的92-94度
就要靠消費者 自己去找到正確的數值嗎?

當然也不是大過錯
只是我好奇 我在搜尋一段時間 都沒有使用者 有類似的問題
加上GEE同好會的前輩說 那是個討論GEE的地方 不是抱怨的地方
我才把這個話題提出來討論
看看大家對於萃取雙份espresso在使用上的建議 並且付上參考文獻 用以佐證

如果使用者連這點都喝不出來差別
那也不用跟我討論 GEE的壓力穩定的優點
因為我也不相信 不穩定壓力煮出來的差別 會被喝的出來


colinwen wrote:
我瞭解beauty ...(恕刪)


我自己拿到這一台GEE時,壓根沒注意設定是多少
因為我拿到時(日康直接出貨)裡面已經有水
詢問其他朋友與日康,都說日康在出貨前會先做測試
所以拿到貨的時候,PID都會有一些設定
但我個人覺得把這樣的設定當作就是原廠設定
這樣的說法也太過
(ESP是以9bar壓力、25s時間萃取30cc咖啡液,我想就算是新手,也是google一下就知道的事)
PID的好處就是很容易設定出自己想要的數據
日康也沒必要去以設定數據『教導』使用者如何萃取double的ESP
拿到時數據不對(我就是如此)再重新設定就好了

此外,colin兄,我就是GEE同學會的小豆
前幾篇跟你討論的部分,就如我在同學會寫的
我是覺得你沒有先看看GEE長什麼樣子就購買
不是只是外觀好不好看
而是
1.洩壓管設計在那個地方,我當初未購買前看到圖片時就覺得:水箱怎麼拿?
後來爬文知道水箱要從旁邊拿出來,加水要這樣加
這對我而言不是大問題,所以我可以接受
2.蒸汽問題,我購買前也爬過文,第一代是真的不好
但第二代有改進,在Youtube上及很多地方都有分享
也能打出還OK的奶泡,蒸汽不夠乾也有解決方法
我當初第一代不買就是因為如此
第二代我覺得OK才購買下去
到目前為止我個人覺得還可接受
拉花都可以完成
3.蒸汽管角度,我在購買前就知道是不可調
但我個人覺得打奶泡實際上蒸汽管角度並不重要
蒸汽管不動,奶泡杯也一樣可轉角度
在好就手方面,我購買後就將GEE架高(這我與你分享過)
用1000ml的拉花杯一樣輕鬆打出綿密可拉花的奶泡
所以我也可接受
4.溫杯盤設計,對我來說實在沒有必要注意
因為我是家庭使用,而非商業使用(我個人認為家庭使用,溫杯盤根本不重要)
不可能一早開機一直到晚上不關機
都是要喝時開機,到設定溫度時先出水溫沖煮頭與杯子
順便清一下上次可能沒清到的咖啡渣
然後做第一次沖煮,看看老鼠尾巴的形狀
再決定要不要調整數據
所以我的杯子從來不放在溫杯盤上,更遑論害怕水流進機器裡去
這也是我最後決定購買GEE的原因
5.至於ESP的品質,我個人覺得還算不錯(我個人也玩過台幣30萬以上的商業機)
甚至以台灣1萬2~1萬6(你的機器是澳幣409買的,甚至比台灣買的還便宜)
我覺得以同價位來比,都算物超所值
只是如何沖煮出好的ESP,這就要長篇大論與你研究了

所以,我在購買前,都已經先去瞭解GEE的優缺點,認為我都可以接受才購買
就像我推薦你買900N一樣,我自己買901N
原來我本來是要買MJ或以上的
後來也是做了一些功課才購買901N
楊家900N系列有沒有缺點?也是有
但是我購買前一樣做好功課,買來馬上做改裝
現在我使用上還算愉快,也還算滿意
我不知你為何挑到這一台GEE
是因為便宜?是否沒做功課就矇著頭購買?
(甚至便宜到這種價位,同學會裡有人懷疑你那台本來就是檸檬機)
但是若不是,我只能說GEE與你無緣
不過若機器還OK,真的的建議你試著enjoy它的優點
其實他有一個壓力算蠻穩定的pump,相對比較大的鍋爐(相對的水溫也算穩定)
不太容易積咖啡渣的管路設計(好清理,不太會喝到臭油味)
58mm的沖煮頭(在台灣低一點價位的EES250就只有52mm了)
這都是沖煮ESP最重要的,GEE在這方面算是同價位的高C/P選擇
(我不知道澳洲是如何?但至少在台灣是如此,類似的Crossland CC1在Seattle Coffee Gear的評價也還可以)

以上與你分享
看到目前為止的討論串,我很欣賞colinwen兄討論事情的態度
但我認為,思考為什麼雙份要預設45秒,不如不要把焦點放在秒數上

基本上我會買這台咖啡機,就像beauty jane說的條件可以自己設定,可以try出自己最喜愛的味道
這個過程我覺得才像是在玩咖啡

"我的意思是 難道原廠的數值 不應該以接近正確為主嗎?"
什麼是正確的? 這在各大討論區都是沒有定論的問題,的確,很多大廠或是協會有提出什麼是多少秒多少cc是正確的espresso,或是牛奶和咖啡各佔多少比例才是卡布奇諾,通常我看到這一類的訊息都是看看就好,因為這要煮出好喝的咖啡,還有太多因素要去搭配,從產地、烘焙度、研磨粗細、沖煮時的溫度溼度等等,所以我不認為幾秒幾cc的定義可以把某個豆子發揮到極限。

我一開始看到45秒是有愣了一下,但這也無仿,因為我想的是水溫、秒數和我的豆子要怎麼去搭配,才能煮出好咖啡,只要秒數能調整就好,所以為什麼預設是45秒也無所謂了,一直想45秒的事,會讓自己少了很多玩咖啡的樂趣。
謝謝小豆的分享
原來熱心的mechtec大 跟小豆是同一個人
再次感謝之前的磨豆機分享
Yang-chia 900N入手 目前都使用愉快 (當然是我能夠辨認出的程度)

購買GEE之前 我也爬文很久
那些有人抱怨的地方 我也都知道
只是真的入手的感覺 跟閱讀文字上 發覺是很大的差異
更不用說 我是以升級EM6910的心理 去買GEE
當然失落更大吧

我完全同意小豆兄的看法 關於 水箱 加溫盤 等等其實真的是小地方
蒸氣管 我是用了才知道難用 這只能怪我住在偏遠郊區 根本沒有地方給我試用
我就傻傻誤以為 2010/2011款 會有改善

Espresso Coffee (EC)的好 確實是要使用過一段時間才知道
小豆兄 在同好會中有留言提到 咖啡渣極少殘留的優點
也是讓我很驚訝
跟EM6910比起來 真的差很多
我猜測是 三向閥 或是馬達停止瞬間的一些不同設計 讓出水或是濾杯中 沒有造成沖煮頭負壓
而把咖啡渣擠到沖煮頭
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 不過用到今天 我都可以只要輕輕的擦拭一下
EM6910我每天都要反沖洗(back flush)半天 才能洗乾淨
這可能是GEE沒有附贈blind disk的原因??!!


@小豹兄
謝謝你欣賞我的討論
但是似乎 大家對我的言論 還是以負面居多
我知道 我講話比較機車 看事情比較嚴苛(criticism)
但是我心中 是真的很高興 台灣有這樣一臺機器出來
我自己是期待他的改善 但是沒有critical review就不會有 卓越的改善 (個人看法)

如果我真的是要上來謾罵 我申請個新帳號 留幾句話說 “GEE是個爛機器”
然後就不要回應就好了
我何必句句回覆 慢慢討論看法
可惜台灣消費者 可能接觸的消費級咖啡機 選擇不多 或是進口價錢過高
變成GEE成為無敵的機器
但是看看GEE在美國需要改成CC1 在澳洲賣不出去 又遭大家嫌 就知道差別了

話說 我在維修自己的蒸氣頭時 也做了一點點小改裝 來改善杯架溫度

http://colinwen.blogspot.com/2011/10/gee.html

這邊就直接貼幾個照片
現在溫杯盤可以到42度C
不知道原廠的大概可以多少?(我忘記在改裝前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