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美式、義式、摩卡、虹吸壺,請問這些咖啡機煮出來的咖啡,有什麼差異呢?謝謝


宅↘松鼠 wrote:
美式感覺比較"刺激",水溫偏高-->可能是個別廠商的設定
虹吸式自己用的是可調火焰的瓦斯爐,水上去後就將火焰調小..有時煮出來太淡,有時煮出來太苦(煮太久)...(恕刪)


一般認知的美式咖啡機大多是大賣場售價幾百塊或一千多左右,
這種售價當然只求可以煮就好,
所以大多數溫度都會過高(加熱->煮沸->滴漏)

比較好的美式咖啡機也有做溫控,EX:Technivorm
不過價錢近上萬塊,所以普及率不高。



虹吸式最好控制
相同水溫(EX:85度插上管)
相同粉量(EX:100CC配10公克粉)
相同水上升後煮的時間(EX:30秒、60秒)
過淡增加上述條件,
過苦降低上述時間,
這樣才不會一下過淡、一下過苦。

mobilefeng wrote:
過淡增加上述條件,
過苦降低上述時間,
這樣才不會一下過淡、一下過苦。

謝謝大大解說
改天再試試
沒有語言,不代表沒有意見.
你好,這些方式我都試過,不過你的問題實在不是簡短文字可以形容,我說好的你不一定認同,原因出在每個人味覺並不相同,建議你直上咖啡館品嚐,只有親身品嚐才感受的到差異,咖啡好不好不是我說了算,而是在於你,對你順口的咖啡才是好咖啡。

另外建議,如果真的很喜歡咖啡,最好能親手沖煮,因為濃淡可以由你自行控制。
美式:如果是咖啡店家,應該都是用義式濃縮+水,豆子應該是混合豆(配方豆)
用美式咖啡壺煮(不需要技巧性),會稱美式應該就是因為方便取用,像老美隨手可得一杯咖啡
對於咖啡豆的品質通常(不是說一定)不太要求

義式:咖啡店家裡面那一大台動輒要大把鈔票的義式咖啡機,主要是萃取濃縮咖啡液(espresso)
主要也是用混合豆(配方豆),主要拿來加鮮奶或糖漿或特調等等需要濃縮液

摩卡:煮要原理跟虹吸式有一點一樣,水煮滾了因為壓力大而上升經過咖啡粉到上壺,
但因為下壺的水少,煮出比較濃,可以稀釋,不需要太多技巧,方便,
早期美國人很習慣用摩卡壺,不需插電

虹吸式:利用壓力的元哩,熱水上升到上壺然後萃取咖啡,關火之後壓力變小,咖啡經過濾布過濾到下壺,
主要拿來主單品豆,需要技巧性



其實不管是混合豆還是單品豆,以上方式都可以使用,所以上面是舉例也非絕對,
看個人喜歡還有追求哪種品質味道,

mina1234 wrote:
請問美式、義式、摩卡、虹吸壺,請問這些咖啡機煮出來的咖啡,有什麼差異呢?謝謝
一般家用美式咖啡機,和 虹吸壺 煮的差不多。
虹吸壺比較難控制,美式咖啡機要買到你自己喜歡的。

義式機器和摩卡壺煮的差不多。
原先是用摩卡壺、義式壺等的器材,工業進步後就發明義式咖啡機,義式咖啡機內沖煮方式和摩卡壺完全一樣。

gmtmkm wrote:
一般家用美式咖啡機,和 虹吸壺 煮的差不多。


討論一下,如有冒犯請見諒

其實虹吸咖啡(賽風)與美式(我比較喜歡叫『滴濾』)咖啡差異很大
無論是萃取方式與味道都有差異


gmtmkm wrote:
義式機器和摩卡壺煮的差不多。
原先是用摩卡壺、義式壺等的器材,工業進步後就發明義式咖啡機,義式咖啡機內沖煮方式和摩卡壺完全一樣。


其實差異很大

先談歷史
義式咖啡(Espresso, ESP)是由Angelo Moriondo於1884年提出,並建造第一台義式咖啡機
Milanese Luigi Bezzera於1901年改進Moriondo的設計,建造具現代義式機雛形的義式咖啡機

摩卡壺是摩卡壺是1933年由義大利的Alfonso Bialetti所發明

因此其實摩卡壺比較晚

沖煮方式差異也大,義式機利用鍋爐與幫浦將水加壓至9大氣壓,加熱至90-95度,通過磨細的咖啡粉
摩卡壺是利用直火直接加熱底部,加水煮開後利用水->蒸汽的壓力通過磨細的咖啡粉
但與義式機不同在於壓力與溫度控制都不如義式機,因此煮出來與真正的ESP有差異
例如:摩卡壺相對義式機,咖啡濃稠度與crema明顯不足,味道也相對雜亂許多
不過摩卡壺因相對的方便許多,又便宜,,還是受到大家歡迎
這幾種咖啡,味道差很大,咖啡的文化,就像茶葉一樣,有很深厚的歷史,我也是由虹吸開始玩起,當時真的叫做玩(使用酒精燈),後來喝到現在喝了15年,不同的咖啡豆,不同的烘培,不同的沖煮,單品與混豆,太多多玩味,就單單一杯虹吸咖啡,剛開始喝到中段,到後段,味道都會不同,我也迷到自己烘豆,我也知道有很厲害的廠商,有全自動的手沖咖啡機,大約一萬多台幣,真的要說說很多!還是請自己慢慢體會
mechtec wrote:
其實虹吸咖啡(賽風)與美式(我比較喜歡叫『滴濾』)咖啡差異很大
無論是萃取方式與味道都有差異
嗯,仔細比較都是有差的。
不過以這四種來說,可以看成「浸泡」和「高壓」兩種方式來看,而嚐起來的感覺也是兩兩「相近」(相對來說)。

至於,機器先於「摩卡壺」的發明,這有可能我弄錯了。
不過,似乎這種高壓熱水方式是先有其他作法吧?
---------------------
補充一下,說「真正的ESP」這種說法並不適當,只要高壓熱水出來的,都叫做 esp.

gmtmkm wrote:
至於,機器先於「摩卡壺」的發明,這有可能我弄錯了。
不過,似乎這種高壓熱水方式是先有其他作法吧?)
依據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gelo_Moriondo 所寫的,espresso 一面世就是這種有鍋爐的機器做出來的。
真的是我弄錯了。

mechtec wrote:
討論一下,如有冒犯...(恕刪)


啊~又長知識了。
一直無法形容市售的,開水自然滴落濾盒沖泡咖啡的機器該如何稱呼
「滴濾」很貼切,感恩

感恩完,自然要借來用囉!嘿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