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講過去看外資或法人的進出籌碼流動,不是用來投資判斷的好方法
下面就是我當初遇過的幾個實際發生過的事情之一
當初公司設立後
忙著面談,又忙著去中南部看廠
過陣子後,要出門前被老闆叫進辦公室
說保管銀行有打電話來提醒
錢躺在帳戶裡已經三個月了
剩下的時間不多了,要注意點
以免到時候被中央銀行處份退回
政府有規定,外資核准把錢匯進來後
要依當初申請的使用目的
在六個月內持股60%(應該是這數字吧?)
一年內要持股滿80%以上
所以,問題就來了
剩下兩個多月
我們要買滿近五十億台幣的股票
老闆要我不要忘了這件事
況且,那時候就有每個公司外資持股的上限規定
我記得不是25%,還是30%
而且還不是每支股票外資都能買
要在可投資的範圍內
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內
選擇還沒到投資上限的股票
還不能造成股價太大波動
老闆更交代,不要亂買
他不想年底看到紅字
頂多到時候去跟央行申請延期看看
只是這招是下下策
央行不見得會同意
要看廠又要下單,我快分身乏術
只好先請兩個留守公司的研究員先準備名單
擬好了給老版看過再說
結果沒兩天就弄好了
問題是我人在外面
總不能在鬧哄哄的工廠內打電話給券商吧
這樣很沒水準也很難看
還好老闆忽然想起了
我們負責總務的大姐好像也是大學畢業
要我週五回公司後趕緊請大姐準備好完整版的學經歷資料
下週一發函給往來券商與財政部,補列有權人員與交易員資格
那為什麼兩個小妹妹研究員不行呢?
因為應屆畢業進來還不到半年,任用資格不符
結果週一我發文出去的時候
看到了大姐上的簡歷與工作證明
上面寫著New York University畢業
Deutsche Bank AG Officer
讓我眼鏡跌一地啊
後來順便把公函與買股候選名單送給老闆簽字
老闆先是照單全收,後來想想把其中一家XX公司給劃掉了
問原因,老闆只說了可能會有利益衝突
我百思不得其解,出辦公室後叫研究員去瞭解一下為何有利益衝突
才發現,原來我們那位看來很貴氣的大姐
她老公正是老闆劃掉公司的總經理,還是持股2.3%的大股東
這下慘了,我們研究員小妹說要不要直接問大姐看看
她總覺得還有其它的問題,因為那家公司很愛同集團內交叉持股
還真的被小妹妹猜對了
大姐直接又劃掉了XX電子、XX科技與XX公司這三家電子股
因為他老公家族的投資公司正是那三家公司的董事
他老公的妹妹、他弟媳都是法人代表
搞得我十分頭痛,可買的股票又少了三家
又聽大姐講了一個消息,列在名單上頭的XX鋼鐵的大股東
有聽他老公在講一直在市場上每天賣9張股票(不達10張以上可免申報)
搞得我快瘋了,反正壞事一個接一個來
只能叫同事先出發去台南看養殖場
我先留下來修改名單及買進的數量
把所有報表給趕出來
為什麼?因為要留存記錄備查
主管機關會看,總公司的稽查部門也會看
寫到這裏,你就會知道
外資法人買股票也有這些限制
不是它很想買
而是遇到了政府規定非買不可
或是非賣不可
有時候跟公司的前景與未來根本無關
跟外資法人的智慧高低更沒關係
待續

個人積分:266分
文章編號:84567037

個人積分:5138分
文章編號:84569720

個人積分:1070分
文章編號:84572700
關閉廣告
顯示廣告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