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的應該以天弓三型飛彈為基礎 ,開 發全向性彈頭的簡化版本

當初天弓三型飛彈之所以要使用昂貴複雜的選向性彈頭,是因為擔心攔截高空彈道飛彈殘骸會掉落地面造成地面損害,所以使用殘骸較少的選向性彈頭


但是現在天弓三型射高增加型即將服役(軍購特別預算已包含在內),原本的天弓三型飛彈對付非彈道飛彈目標的機率將大幅增加


若以天弓三型飛彈為基礎 ,開 發全向性彈頭的簡化版本 ,一來可以降低成本,二來彈頭爆炸摧毀目標的過程將大幅簡化 ,爆炸方向是朝360度全向爆炸,還能提高命中率
對弓三彈頭成本影響最高的,是那顆毫米波尋標頭,當初為了研發,還因此導致計畫延後一年節案。
我是期待天弓三往標準六型性能發展

標準六型:
作戰半徑 240–460 km
射速Mach 3.5
射高 > 34,000 m

2016年標六反艦模式"擊沉"佩里級靶艦

美國國防部在當地時間9月4日凌晨發布一則影片推文,無人水上載具「遊騎兵號」(USV Ranger),甲板上裝載5個中大型尺寸貨櫃「發射器」,成功發射「SM-6」標準6型飛彈。美國國防部在推文中強調這是一種創新,實現美軍分散式殺傷(Distributed Lethality)的作戰概念,未來將「改變遊戲規則」

stever2018
雷達是台灣的難點,除非功能只限於反艦,可以透過衛星或者美日獲得中共軍艦軌跡,找到可能經緯度,再以類似雄三的自主偵蒐能力進行獵殺,至於要對空?只能靠預警機24小時擔任火控雷達的功能或者還有點機會
五毛獵人
增程天弓三再射高射速應該都沒問題,但標六作戰半徑 240–460 km!我們的弓三辦的到嗎?也真希望中科院早點突破aesa氮化鎵配合優秀演算法的一天!還有整套的a射b導也是?
PSGOK wrote:
當初天弓三型飛彈之所以要使用昂貴複雜的選向性彈頭,是因為擔心攔截高空彈道飛彈殘骸會掉落地面造成地面損害,所以使用殘骸較少的選向性彈頭


笑死我了! 請問誰會擔心攔截高空彈道飛彈殘骸會掉落地面造成地面損害,這是誰說的?
爆炸就是一種能量的傳遽

對付速度越快的目標越是要用迎面撞擊的攻擊模式,這樣才能把能量大量集中轉移至目標,造成致命破壞。

全向性彈頭說穿了就是一般的炸彈,爆炸時能量向四面八方噴散,受攻擊的目標只會接受到某一個角度內爆炸的能量,雖然部分被損壞和方向偏移,飛彈仍會掉落爆炸造成破壞。

如同第一次波灣戰爭時發生的情況一樣,美軍用愛國者攔截伊拉克飛毛腿飛彈,「全向性彈頭」雖然擊中目標,但是美軍仍然會受到被擊落的飛毛腿飛彈爆炸波及,所以後來PAC-3才改成迎面撞擊模式。

如果是應付彈道飛彈,其高速度可以讓目標快速通過攔截彈的爆炸區,所受到的傷害會更小,攔截的效果就更低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