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遭網信辦約談 專家析中共變臉原因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8月02日訊】中共網信辦約談英偉達,質疑H20芯片可能存在安全風險。英偉達則表示,其產品中不存在「後門」。中共剛通過貿易談判獲得美國解除對H20芯片的出口禁令,為什麼突然又做出約談動作?
中共網信辦7月31日約談了英偉達公司,要求英偉達說明對華銷售的H20算力芯片的安全風險,並提交相關證明材料。網信辦在公告中稱,此前美國議員呼籲要求美國出口的先進芯片必須配備「追蹤定位」功能;美國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家也透露,英偉達算力芯片「追蹤定位」、「遠程關閉」功能技術已成熟,這引發安全憂慮。
英偉達發言人週四在一份聲明中回應稱:「英偉達芯片中不存在任何可供他人遠程訪問或控制的後門機制。」
幾個星期前,美國政府剛剛撤銷了今年4月禁止英偉達對華銷售H20芯片的禁令。H20芯片是英偉達為中國市場訂製的,運算能力只有H100芯片的三分之一,但已經是中國公司目前能買到的性能最強的AI芯片。因此在禁令解除後,中國市場需求強勁,英偉達已向台積電追加30萬組的新訂單。
但中共監管部門此時約談英偉達,顯示英偉達重返中國市場面臨挑戰。學者指出,這並不是單純的技術安全審查。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謝沛學:「因為中國政府嘴上講的風險其實是還沒有實際存在的風險,它是等於是說是還在一個提案階段的一個美國法案,就是柯頓法案它可能引發未來的風險。它這個動作其實很明顯就是把一個還不清楚的產品缺陷跟地緣政治這個考量去做掛鉤,也就是說它希望透過主權監管的這個權力,對NVIDIA、對美國政府等於是說施加了一個壓力。」
中共國安部7月21日也發文稱,境外生產的芯片、智慧型裝置與軟體預藏「後門」,呼籲國內重點「涉密單位」採用國產芯片和系統。評論認為,北京對H20芯片並非毫無戒心,並有可能以國安名義監管中國廠商的購買。
謝沛學:「它是要去宣示監管的主權,不論你是多先進、多高科技的產品,你要進入中國市場,最後的話語權是北京在制定,而不是華盛頓。再來就是它希望透過這種政治上打擊的手段,給NVIDIA增加不確定性也為自己中國國內的相關的廠商在談判上有一個籌碼。當然最後它可能還有一些意涵。就是它其實有點像是在替國產的替代方案做背書,它等於說也希望去推動一些中國的科技公司,可以去採購像華為、昇騰這些國產晶片的一些意願。」
今年5月,美國參議員湯姆·柯頓(Tom Cotton)提出《芯片安全法案》(Chip Security Act),要求商務部規定,受到出口限制的AI芯片必須配備位置確認機制,以便偵測芯片被轉移、走私或其它未經授權的使用情況。7月17日,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SCCCP)再次強調了這一法案的重要性。
即便H20芯片目前沒有配備這樣的功能,但將來英偉達可能會應美國政府要求,給更高階的芯片配備這種功能。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對美國來講它當然一定會更嚴格地要求高階晶片要能夠控制它的最終流向,那對這個英偉達來講它是很為難,它必須要遵守美國政府規定。但是對它來講,它怎麼樣跟網信辦說明,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所以一不小心英偉達有可能會變成兩邊不是人。那雖然現在可能可以賺一點錢,因為中國必須要用它這個晶片,但是中國政府也是反覆無常的。」
AI等尖端技術是中美必爭之地,英偉達遊走在中美之間如同走在鋼索上。
謝沛學:「新冷戰有一個特點就是說,經濟或科技的安全是等同於國家安全。未來的話,NVIDIA要美中兩邊都要通吃通占,其實它這樣的迂迴空間可能會越來越小。」
即便英偉達在這次網信辦的約談中過關,在中國還面臨其它風險。去年底,中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宣布,正在調查英偉達涉嫌違反中國反壟斷法。
編輯/尚燕 採訪/常春 後製/Tony
https://www.ntdtv.com/b5/2025/08/01/a104008233.html
----
中共是不是平常在自家電子產品埋後門、漏洞習慣了,所以反過來去懷疑英偉達是不是晶片也有藏後門?
中共如果有疑慮,其實中共可以不要買
個人覺得,除非《芯片安全法案》(Chip Security Act)通過了,後續英偉達才會遵照美國法律對高階芯片加上安全控管的功能,但法案通過以前,英偉達怎可能沒事找事呢?不是每個公司都像中共一樣把監控民眾看作是必要的功能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