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吉思汗的領導下,蒙古人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其軍事力量之強大,令世界為之膽寒。然而,到了明朝時期,蒙古人卻開始走下坡路,不僅人口銳減,而且屢遭明軍的打擊。直到清朝建立後,蒙古人才重新崛起,並成為清朝統治的重要助力。那麼,清朝是如何馴服蒙古的呢?喇嘛教在其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總覺得這段歷史揭示了清朝統治者在對待蒙古問題上展現的高度政治手腕:不是一味武力征服,而是透過聯姻與宗教滲透,逐步馴服一個曾經讓歐亞大陸顫抖的民族。尤其「興黃教以安蒙古」的政策,不僅改變了蒙古人的性格,也削弱了其軍事威脅。不過這樣的手段是否也悄悄瓦解了蒙古民族的生命力?大量出家雖換得短暫和平,卻讓蒙古人口驟減兩百萬,長遠來看是否反而是一種文化自毀?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如果你是當時的蒙古人,會選擇出家保命,還是堅持尚武傳統附上來源傳送門!原來宗教是有一定肅清的能力啊(大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