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區內隨處可見的防空洞,辦公室那巴洛克式的建築,林蔭下的五分車修護廠房,紅磚砌成的水塔,以及糖廠的觀光五分車,可以充份體驗整個橋頭糖廠.

那天我是搭乘火車在橋頭車站下車,沿著鐵道邊走向糖廠,走著走著,不知覺的就開始按下快門.

當地的地底防空洞,是橋頭糖廠的一大特色,因為這邊地型地勢的關係,沒辦法挖山洞來當防空洞,所以就往地下想辦法囉.

在日據時代,橋頭糖廠是台灣重要物資的生產地,當然也是美軍轟炸的重要目標之一.

所以在橋頭糖廠附近,不管是在糖廠內,或是宿舍區,地底防空洞都隨處可見.

走進糖廠後,經過一條椰林大道(台大 ?),不不,這邊在橋頭,糖廠辦公室就在椰林大道盡頭.(其實這條椰林大道比台大的小很多,不過走起來感覺有另一番不同的風情)

橋頭糖廠的辦公室,是採巴洛克式建築設計,那圓拱型的長廊,在糖廠建築中,少見的水泥磚造建築.

大部份日據時代的糖廠辦公室建築,都是採用木造,而橋頭糖廠是採用水泥磚造建築,可見的當年的產量,一定相當的龐大.

在糖廠內隨處可見的消火栓.

以及人力敲打的火警鐘,看來都是日據時期留下來至今的,不過還是別用到比較好.

從糖廠辦公室往工廠的方向走去,廣大的機車頭修護廠,廢棄的糖鐵上,稀稀落落的幾台機電車頭,停在翠綠的樹陰下,正訴說著那曾是台灣第一大糖廠龐大的規模.


糖廠的另一頭,是宿舍區,最具特別的是那兩座用紅磚砌成的水塔,另外,空的舊有宿舍,提供給藝術家進駐,由藝術家在這麼盡情的創作,延續了那舊有宿舍的生命.


要說工廠是糖廠的心臟,那五分車就是糖廠的血管了,在橋頭糖廠當然也有五分車囉

原本五分車的起點位於糖鐵的機廠內,不過因為高捷施工的關係,所以取消了那一段糖鐵的五分車,現在的起點糖廠內的興糖國小旁,

單趟車程大約20分鐘左右,終點是精農站,那邊已經開發成為一個台糖高雄花卉農園中心,因為花在春夏季開的很漂亮,許多的攝影師也會到此取景.

來到橋頭糖廠,除了吃冰外,細細的去體會這糖廠的風情,相信一定會有滿滿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