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硐」地名源自早年當地山區後面有一處猴子聚居的山洞,因此被稱為「猴洞」;日治時期,因居民以採礦維生,不喜歡洞裡有水,將猴洞改名「猴硐」以討吉利。民國51年,政府認為「猴」字不雅,改稱「侯硐」,台鐵火車站也命名「侯硐站」;後來地方文史觀念興起,瑞芳鎮民代表會決議恢復「猴硐」地名,台鐵也從善如流,在車站站牌「侯硐」以括弧加註「猴硐」。



猴硐車站是少數將候車試及售票處在2樓的車站,一樓僅有台鐵本舖的販售處」。整個猴硐的開發都與煤礦的開發有關,就像是九份金瓜石與金礦的關係,然而煤也稱做黑金(不是黑道政治的黑金)。猴硐曾經是台灣第一大的煤礦場,採礦的歷史從1920年開始到1990年;從台日合資的「基隆炭礦株式會社瑞芳三坑」到1934年台籍商人李建興的「瑞三鑛業」;60年代曾是全台最大礦區,年產22萬噸煤量,聚落居民高達6千多人,當時從事採礦的不只是男人,連女人家也需要至選煤廠工作;民國79年停產後,當地發展每下愈況,僅剩數百戶。





為了守護台灣煤業的活歷史,新北市政府積極規劃整修猴硐煤礦博物園區,以保存煤礦文化及聚落為其特色風貌;整個煤礦博物園區約略分為三部分,第一區為以火車站及選煤廠為中心,第二區為瑞三本礦及礦工宿舍為中心,第三區以聚落-光復里貓村為主。首先除了火車站之外,讓人映象深刻的市選煤廠,猴硐各礦坑所生產之煤礦都需送至此地篩選後,在經由鐵路運送至各發電廠;選煤廠在前幾年的颱風摧殘之下崩毀許多,目前為了安全並不開放遊客入內。



整煤廠辦事處(炭廠事務所),負責選煤廠產銷及品質控制中心,目前改為旅遊資訊中心,前面的空地當時佈滿台鐵及五分車的軌道。









整煤廠倉庫,主要是供應整煤廠與運煤廠日常營運所需的物料倉庫,目前改為願景館,對當地的人文歷史提供詳細的解說服務,二樓為媒體播放室。





運煤橋,與選煤廠之建築連為一體,恰似一虹橫跨於基隆河上,利用輕便鐵路連結礦坑與選煤廠。



猴硐坑,為過運煤橋後最近之礦坑,目前僅留礦坑口。





現在轉往第二區瑞三本礦口,此區的遊客較稀少,一般遊客都集中在第一區及貓村。瑞三本礦口,從日據時代就已開啟本坑內有數個斜坑,最遠之距離為4572公尺,旁邊有辦公室及電池間,據說可能會規劃為DIY教室。













烘砂屋(提供乾沙給火車頭在鐵軌上灑沙以增加摩擦力)、礦工浴室,烘砂屋與礦工浴室不僅陳列了許多礦工歷史與生活的展示,配合河畔特殊的地質景觀,還有現地的環境教育解說。爬到展館屋頂還可以觀望瑞三本坑口、地質景觀。





內寮仔,是礦工的宿舍,遙想當年多少家庭在這地方生活,早晨的爐罩上正準備著便當。



接著回到車站,穿過這長長的天橋,拜訪有名的貓村。













貓村裡有各種可愛的圖騰,標語,可愛的貓屋等等,當你拜訪此地切記不要打擾到當地人的起居生活。











貓村的主角出場





就算不看貓,看火車也不錯,猴硐真是個好地方。
猴硐煤礦博物館 1
地址: 新北市瑞芳區柴寮路
營業時間:
文章關鍵字
裡面好涼,而且有時段會撥放影片,廁所很乾淨。
文章分享
景點說明
  • 猴硐煤礦博物館 1
    地址: 新北市瑞芳區柴寮路
    營業時間:
    電話:
    無線網路: 尚未提供
景點體驗評分
猴硐煤礦博物館
名稱: 猴硐煤礦博物館
地址: 新北市瑞芳區柴寮路
體驗評分: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