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店前身是家公關酒吧,收掉後接手改成愛夏子,晚上9點過後時段是燒烤居酒屋,門口的紅燈籠牆很吸睛。


裡面的格局是正方形,一進門就會看到一株日本櫻及居酒屋櫃檯,兩旁則有一般餐桌座位及和式座位,生意還算不錯,晚上用餐時間都坐滿了,店內冷氣開的倒頗強,BGM是日本歌曲。

坐下後服務生會拿菜單過來,就將大阪燒、廣島燒及文字燒各點了一份,店內的服務生女生是穿著日本浴衣,男的則是祭典衣服,服務生在廚房將食材準備妥當後會拿著小籃子過來做桌邊服務,桌上的鐵盤中間有根漆黑的,日本進口的超強吸煙設備,店內也的確沒聞到什麼味道。


如果有點小菜的話,會比較快上來,我們另外點了可樂餅,一份2枚$80,還有炸豬排,一份$100。可樂餅不便宜不過它比外面店家賣的有大一些,豬排炸的外酥內嫩,也有肉汁。

一開始服務生先幫我們做大阪及廣島燒,她會先將材料倒到鐵盤上,然後將調好的麵糊也倒上去,開始煎餅,如果想全程DIY的話也可等服務生將配料放上去後自己來,不想動手就由服務生代勞。
問她大阪、廣島燒、文字燒的不同處,服務生解釋說,大阪燒(OKONOMI)就是把想吃的東西都加進去麵糊裡面攪拌,然後將這沱麵糊倒到煎盤煎熟,在日本有很多類似的煎餅,但是因為東西部飲食習慣不同的關係,就像台灣南北的肉粽做法也不一樣,關西地區就叫大阪燒,而關東地區的話就是文字燒了。

如圖,服務生正在翻炒廣島燒用的炒麵,廣島燒是用餅皮加上自己喜歡的各種食材或麵條煎成的點心,做法上大阪燒是將麵糊跟材料攪拌均勻後,才放在鐵板煎,而廣島燒則是在鐵板上將麵糊弄成一個圓形餅皮,接著再將高麗菜、配料放上,在等待的過程中,則先在一旁炒麵及煎蛋皮,最後再把麵疊到配料上面,然後再放上蛋皮。
下圖,服務生正把廣島燒翻面,後方較扁平的為大阪燒。以上的步驟都完成後,服務生便會持鏟子將厚厚的廣島燒翻面讓它煎熟,最後再翻一次面變成正面,於是廣島燒就完成了,最後則將淋上美奶滋、芥末醬,大阪燒則會另外加柴魚片。


服務生會幫忙把燒物分切,再分到各人盤子裡。

前面為廣島燒,後面則為大阪燒,美奶滋在這種食物扮演的角色很吃重,太薄吃起來沒有fu,太多容易膩,但如果人多的話,建議可加稍多一點的量,因為大家分食下來大概也只能分到1塊,相形之下廣島燒的確豐厚許多,邊享受美食邊與朋友聊天,食物倒是一下就吃完了。


過一陣子後,服務生會再提著盒子來做文字燒,服務生說文字燒是東京燒的別稱,因為以前人用小剷子剷麵團後在鐵板劃過會留下痕跡,就利用機會來教小朋友寫字認字,所以又叫做文字燒。一開始服務生便會將文字燒以高麗菜為底的配料倒在鐵盤上,厚厚的像小山蠻壯觀的,然後開始炒菜。


然後則是倒入高湯,麵糊因為加了高湯所以看來較稀,然後服務生會將文字燒鋪平,最後則是灑上海苔粉,就完成了。

然後她會示範吃法,每個人的餐具都有隻吃廣島燒的道具小鏟子,這鏟子看來雖然很小,但一鏟的廣島燒剛好是一口的份量,店家說日本人甚至還發明了廣島燒的黃金二十一分割法,並分出品嘗的前後順序,食不厭精嘛。

服務生說完離席後,大家就拿著各自的小鏟子進攻了,雖然這文字燒看起的來賣相不好,讓我感覺很像喝太多酒後去廁所抓兔子的產物,不過提出來時被譙了一頓,吃飯的時間談這個


其實店家的氣氛也是這種賣鐵盤食物魅力之一,一群客人圍坐在鐵板前,服務生或師傅就在客人面前煎起各種燒物,劈哩啪啦的聲響和散發出的陣陣香氣,讓氣氛也活絡了起來,所以是蠻適合聚餐享用的食物,最後結帳5人共花了$1,362左右。
價目表:店閱,大阪燒、廣島燒及文字燒約在$230~$280左右,隨食材內容不一,有豬肉類(培根起士、培根泡菜、培根海鮮、培根明太子)、牛肉類及海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