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南市區,若說到冬天進補,除了薑母鴨外,就是羊肉爐,其中尤以永華路上的鄉野炭燒羊肉爐為人氣名店,只開每年的9月到隔年5月,完全符合冬令進補的觀念,開業超過20年的鄉野,早期在五期剛重劃,闢出永華路時,第一代老闆李精峰、李建興兄弟倆,便已經在騎樓邊搭棚子做起炭燒羊肉爐生意,一開始僅有6桌,後來生意太好才逐漸擴充至目前的雙店面。

menu

晚上營業時間時,騎樓的爐子上就是一字排開的陶爐,不停的燒著,另一邊則是服務人員在煮麵線,這附近也曾經開過幾家炭燒羊肉、羊肉爐店,但沒多久就一一收攤了,還是比拼不過鄉野。

鄉野的招牌就是炭燒,工作人員會戴著棉布手套及工具在路旁處理木炭,非常辛苦,以今日眼光來看不是那麼環保,所以曾有一段時間改成瓦斯爐來煮,但客人反應味道走樣,只好又改回木炭。
第一代老闆已經退休了,目前交由李建興的女兒,一對姐妹花經營,所以又有不少人叫這間為姐妹花羊肉爐,雖然賣的是羊肉爐,但戴著金邊眼鏡,白白淨淨的大姐李佳蓉可是留法鋼琴碩士,妹妹李怡嫺則是台南科技大學美術系,從小妹妹就在店裡幫忙,父親退休後就接下店務,姐姐因不捨妹妹獨自扛下,便從法國回台一起幫忙,另一個女兒目前則在華航服務。

店內座位很寬敞,也十分明亮,雖然天花板已有些發黃,但整體來說還算乾淨。目前坐5成滿是因為剛開店,加上天氣雖略有涼意但還未真正轉冷,到吃飽要離開時已經8成滿了,若是冬天來,甚至門外排到馬路上。

牆上用毛筆字端正的寫著台北醫學院教授的研究,保健常吃十全羊肉湯的妙處,配上左下方幾位看來架勢不錯的阿伯高談闊論,吃的紅光滿面,還頗有說服力。

店內也有火鍋料、蔬菜料冷凍櫃,還有飲料櫃,不過自帶飲料店家也不會管就是了,火鍋料分$50、60元的。

今天點了2鍋中爐,不久後店員就端著陶爐上來了,雖然全程戴著棉布手套,但我想還是很燙吧,底下就是燒著紅通通的無煙木炭。

香噴噴的帶皮炭燒羊肉爐,在菜料還沒丟下去前,我先舀了一碗湯喝,湯頭用黃耆、伏苓、桂枝、甘草、當歸、熱地…等10多種家傳配方藥材熬煮,而且還必需分3段投入鍋內,像是當歸雖補身,但熬久會苦,所以不能煮超過10分鐘,黑棗雖甜,但煮久會導致湯頭過甜,所以不能煮超過20分鐘,所有藥材均依照家傳訂下的入鍋先後時間,時間一到,該撈掉的就撈掉,所以熬湯的那幾個小時,都必需有人在爐邊顧著。它的藥膳湯頭調的真的很棒,中藥味剛好不會過嗆或過濃,湯頭那種溫潤滋香的味道,入喉的瞬間就讓人暖了起來。
至於它的羊肉更不消說了,雖然是澳洲進口羊肉,但是野放小山羊的肉質鮮美,完全無羊羶味,連皮帶骨切塊燉煮,夾起食用時帶著淡淡的藥香及米酒香,肉質結實又彈牙,而且一定要蘸店家特調豆腐乳,甜度剛好可以搭上咬勁十足的肉塊。

羊油蒜香麵線,用羊油將煮熟麵線拌勻,並撒上拍碎生蒜,特殊的羊油香氣,讓入口的麵線軟滑可口,又不會黏嘴,幾乎大家一點都好幾盤。

另外也拿了些火鍋料,像油菜、凍豆腐、米血、高麗菜、黃金魚蛋,吃飯的過程中,我們加了2次湯,加湯1次$50,還有2次帶皮羊肉,一鍋$200。它還有賣雪花肉片,一盤$120,選用6個月內的小羔羊,也是人氣料理,只是阿姨說這陣子還沒開始供應,不然帶皮肉一次就$200、200的加,錢噴很快。
飲酒過量 有礙健康

颱風剛過,賺到一天不用上班的颱風假,雖然風不大但仍有間歇性的大雨,但這樣吃羊肉爐聊天的天氣卻剛好,十分暢快,最後結帳含啤酒、飲料,共$2,900多,一人大概出了$400元多一些,人多的話攤一下還算ok就是,若覺得永華路太遠,東寧路、永康永大路上也各有間原野、永大炭燒羊肉爐。
*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