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至少都會去一趟花蓮的我們,利用這次的10月連續長假,安排了花蓮三天二夜行。
因為第三天的行程是計劃玩太魯閣國家公園,所以第二天晚上的住宿地點,就以太魯閣附近的飯店列入考慮。
長春隧道
原本以為過了長春隧道,就差不多快到了,結果又開了半小時才到,原來是開到溪畔隧道附近才算接近。

布洛灣遊憩區
到了這兒,以為住宿的布洛灣山月邨到了,結果這只是布洛灣遊憩區而已,山月邨必需從旁邊的小徑開上去。

往布洛灣山月邨的可愛指標

布洛灣山月邨整體外觀
這次終於對了!

布洛灣山月邨大門
大門入口有很多動物木雕,是利用上次颱風從山上沖下來的漂流木雕製而成。

大廳,三隻木雕山豬,張惠妹也曾在此與山豬合影

穿過大廳之後,哇!好像來到了桃花源~

這兒的木屋採部落聚落式的規劃,我們的小屋,獨棟雙併木屋

山刀造型的鑰匙
山刀是原住民狩獵的好工具。太魯閣的男人,每個人都會佩上一把山刀。
山月邨處處可見太魯閣的文化習俗,連房間鑰匙也設計成山刀造型。

從走廊的小窗戶流曳出溫暖的燈光,嗯…有暖暖的感覺唷!

門上刻了太魯閣射箭的雕飾

房間
床頭的山字型裝飾,是太魯閣族人最擅長的織布飾品。

挑高屋頂是我喜愛住小木屋的原因

房間另一角度

從床上照的角度
腳架買了快一年,這次終於帶出門了。

浴室

在易遊網訂的優惠專案是住宿+早餐+晚餐,
check in沒多久,就到了晚餐時間。
沙拉

『當山豬遇上巴黎鐵塔』原住民風味套餐
具有太魯閣血統的廚師,曾在五星級飯店擔任法式料理廚師,將馬告、喬頭、箭筍等傳統太魯閣族料理,改良成為精緻原住民風味套餐。這就是套餐名稱「當山豬遇上巴黎鐵塔」的由來。^^

烤豬肋排
最精典的莫過於這道烤豬肋排!因為太魯閣族民相當擅長燒烤,這道菜沒有多餘的調味,只有佐以簡單的香料,好吃的程度,不亞於我的最愛「冒煙的喬」的煙燻豬肋排。


附餐甜點,圓圓的是花蓮最有名的小吃之一:花蓮薯

太魯閣族木琴樂器表演
在山月邨上班的員工,全部都是太魯閣族民。只有村長鄭明岡先生是平地人。
每位員工在白天都各司其職,擔任櫃檯接待人員、總機、廚師…,到了晚上紛紛大展才藝。
彷若電影「少林足球」真實人生版,每個人私底下其實都是深懷絕技的高手。
這位是櫃檯接待小姐,正在彈奏木琴。
傳統木琴製作不易,音只有四階,即Le、Me、So、La,乃由山上的「油桐樹」或「波瑟拉樹」製成。

太魯閣族口簧琴(Lubu)樂器表演
真是多才多藝,除了木琴,接下來又來一曲口簧琴。
「口簧琴」(LoBag)係以桂竹片中間切空,鑲入一金屬片(以銅片為主),或就竹片本身切割時,不完全切斷,留置中間細長竹片並予以削薄,兩側繫以細繩,左手指纏住左側細繩固定,右手指拉扯右側細繩,使其震動發音,竹片置於嘴巴前緣,以口部作為音箱,並由口腔內空間的大小轉換來區分音階。(資料來源:網路)

這位是夜間生態導覽解說員

這位是廚師之一,曾經參加五燈獎,衛冕次數高達五度三關,後來因為節目經費不足,停播,所以就無法挑戰五度五關。
僅用很簡單的木鼓打節拍,搭配他清亮、遼闊的嗓音,我終於明白何謂「天籟之音」!
邨長說有唱片公司正積極策畫推薦這位先生去角逐2008年奧運主題曲的演唱唷!

全部邨民都沈醉在動人的樂音中。

夜間生態導覽即將開始
這次因為行程中有一天是安排太魯閣國家公園,所以考慮住宿山月邨或是天祥晶華。
最後決定山月邨有很大的因素是喜歡「夜間生態導覽活動」。因為上次住過立德溪頭飯店,那次的夜間生態導覽讓我們留下很美好的回憶。(遊記請按此)

觀察飛鼠,用一張白天的相片來解說飛鼠的位置。
打獵是太魯閣族民的傳統習俗,最常打的就是山豬和飛鼠。
導覽員邊說邊示範,用強力聚光的手電筒照到對面的山壁,邊解釋,因為飛鼠是個很好奇的動物,在暗夜,看到有燈光,就會很好奇的張開眼睛尋找燈光來源,這時候,就可以看到飛鼠一雙圓圓的小眼睛在山壁上面閃閃發光(就像貓咪眼睛在晚上會發光那樣)。相片中紅色圈圈就是我們那天看到飛鼠眼睛的大約位置。
導覽員說這面山壁因為要做為生態導覽活動專用,近幾年不打這兒的飛鼠,據他的觀察,這兒大約有5~6隻飛鼠在這兒生活。

螽斯,紡織娘
觀察完飛鼠之後,我們就往木屋後面的生態步道前進。
這條路上有很多昆蟲,解說員邊說邊捉了一隻「螽斯」,也就是俗稱的「紡織娘」。
最簡單分辨與蚱蜢的不同,就是觸角細長,呈絲狀,比身體還長。

台灣原生小強
這隻小強和平常家裡廚房的小強長得不一樣,這是台灣原生種,比較扁平。
(謎之音:小強是啥?呀~就是蟑螂啦!俗稱打不死的小強!)

因為後來整條路都沒燈,所以就沒有繼續照了。
生態導覽結束後,大廳裡面有一些傳統夜市的遊戲,在山月邨是沒有卡拉OK的,上次在立德溪頭飯店的餐廳旁邊竟然有人在唱卡拉OK,真是夠了~平常在市區還唱不夠嗎?來這兒,我只想聽蟬鳴、蛙唱、鳥兒的啁啾聲。
釣酒瓶,好難唷!我只釣得起最矮最胖的那隻酒瓶

套圈圈

回房間時,在門口的階梯看到好多昆蟲唷!只拍了下面二種。
夏天,這兒應該會有一群螢火蟲飛舞吧?^^
蚱蜢?螽斯?
很像蚱蜢,可是看了六族王國網站的相片後,又覺得很像另一種螽斯:大剪蟴

螽斯安靜的停在房門的陽台欄杆

滿天星星
布洛灣位於群山之間,幾乎沒有光害,是絕佳的觀星地點。
當天晚上因為雲層很厚,我們一直等到2點多,半個山頭的雲開了之後,二個人搬了椅子坐在草地看著滿天星星。
延長快門30秒試著拍下星星,結果就變成這張相片了。Orz。(要好好來研究怎麼拍星星…)
很開心的是,有看到一顆流星,但是在我們同時喊出:「有流星耶~」,還來不及許願,流星就消失在天際了。

早晨的陽光灑落在整個布洛灣山月邨,感覺真好!

面對一大片將近180度的環景窗戶吃早餐,心情超好!

因為昨天check in天色已暗,沒能仔細欣賞一下山月邨的景緻,所以吃完早餐之後開始四處走走。
走廊客廳
山月邨當初設計的理念,將客廳移至屋外的走廊,家人、朋友可以一起在這兒乘涼、聊天、觀星

在這兒‧發呆‧也是一種享受

布洛灣(Bruwan)從前是太魯閣族部落,意指『回音』
來這兒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別忘了對著山谷大喊,那麼,你的耳邊會聽到最接近天堂的回音。

山月邨的恬靜悠然與陶淵明詩中的意境頗有幾分相似呢!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打草驚蛇棒
嗯…我們可以作證,這兒真的有蛇!第一天check in之後,山月邨發了一張猜謎遊戲,我們為了找其中一題的答案,不小心走到生態步道裡面,然後突然就聽到Steven很緊張的壓低聲音叫我不要動,他說,我剛從一條蛇旁邊走過,相距不到10cm。@@

小徑
山月邨位於布洛灣的上台地,而遊憩區位於下台地,這條小徑是從山月邨連到下台地的小徑。

下台地露天觀景座,坐在這兒喝下午茶應該不錯!^^

從觀景台俯瞰

下台地的布洛灣遊憩區,建築物上方就是陽傘觀景台

突然覺得這個畫面很像電影「我的野蠻女友」女主角全智賢埋藏「時空寶囊」的場景
(按此有電影畫面可以對照!)

在環流丘景觀步道看到了「金花石蒜」
原本以為這是金針花,後來經flybee提供正確花名,應該是「金花石蒜」。
參考:花花世界/浩劫只因太美麗 金花石蒜「忽地笑」。(感謝flybee提供的連結。^_^)

這個畫面又讓我想到電影「情書」女主角中山美穗對著山的那一邊大喊:「お元気ですか?私は元気です。」
(謎之音:電影看太多了,太入戲了。:p)
不過,來到太魯閣國家公園,請改用太魯閣語大喊:「MA LU SU」。^^

謎底
其實會踏訪環流丘景觀步道,是為了找另一題謎題的答案,
走到步道上方盡頭的這一處觀景台,上面的詩名就是我們要的答案。(答案先反白,留給以後要住宿布洛灣的朋友們自行探索的樂趣^^)

立霧溪
山月邨安排猜謎遊戲的立意良好,讓遊客在找答案的過程中,無法偷懶,不得不走完這條步道(謎之音:我們第一次沒看到那塊指示牌,後來問了義工,她說走到最上面就會看到了,於是又走了第二次Orz),也因為如此,才能在到達終點後,看到整個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命脈主流:立霧溪。
立霧溪從太魯閣到天祥的一段,河流兩岸絕壁高懸,流路鑿過大理石岩層,俗稱太魯閣峽谷,是世界罕有的雄偉峽谷。(藍色文字:太魯閣國家公園)

看過藍色的天空發表在Play01的布洛灣景點,布洛灣最美的時候,應該是在每年的四月份。
春季是台灣野百合開花的季節,整片山谷被染成一片純淨的白,
寂靜的布洛灣山谷裡面,屬於野百合的春天正在這兒美麗的綻放著!

圖片來源:太魯閣國家公園官網
立德布洛灣山月邨
太魯閣國家公園布洛灣遊憩區
布洛灣百合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