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海線鐵路,在建造之時,很多車站都是用同一張設計圖所建造,至今留下來的木造車站共有五座,從北而南順序是談文、大山、新埔、日南及追分,其中前四個車站就是用同一張設計圖所建造,這回要寫的大山車站,是這四座車站,保留還蠻完整的一座。

車站內的售票口,還是維持這種舊式小小的窗口,前面的護欄也還在。

剛好有位老婦人在買票,如果把售票口上的站長電子信箱和信用卡的標誌一類的拿掉,這張照片其實跟 2-30年前拍的話,沒什麼兩樣。

剪票口的柵欄,木造,且很高。


大山車站的另一側,這幾座海線鐵路的車站,屋簷都有個特色,就是呈倒 "L" 型,在 L 較短的那一側,就是站長室,上面還有個牛眼窗。


車站外的這棟建築,之前在南靖車站有提過,這棟應該是以前的站長宿舍,有兩個門口,小的那一間應該是廚房,大的那一間應該就是房間了,當然現在已經變成倉庫在使用。

台鐵各路線的月台,各有不同的特色,海線鐵路的月台遮雨棚,屋頂都呈波浪狀,狀似海浪,代表這條是海線鐵路。

胖在這拍照的同時,一列自強號停靠在車站,這列自強號是在等會車,因為海線鐵路有些路段還是單線,在還沒有等到另一列到站,就算是自強號也不能出站。

這列自強號,是 EMU300 型,台灣應該只剩這列編組在行駛了,趁還能拍的到的時候,趕快多拍幾張。

小時候搭火車,總是喜歡搭山線,因為搭山線才有火車過山洞,沒過山洞就不像是在搭火車,所以胖以前不是很喜歡海線鐵路,隨著歲月的增長,新山線的通車,海線鐵路反而讓胖越來越喜歡,因為這裡保留了一股純樸且熟悉的味道,接下來還有三座木造車站,其中新埔是最靠海邊的一個站,這應該就是胖下一個要去拍照的車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