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公會堂的建築介紹,就請大家看一下台南市政府觀光局的網站。

公會堂的建築,以西式風格為主,在日據時期,是屬於公共集會的場所之一。現在經過整修,其主要功能不變,但更添加了許多附加價值。

旁邊的古井。

公會堂後方,這裡面就是主要的集會場所。

那一天去,剛好裡面在辦展覽。

在正門口進去後,有公會堂的縮小模型。

另外還有一座模型,難不成這裡除了公會堂外,還別有洞天?

所以再次的出門往後面走,禮堂的下方是展覽館,現在展出的是日治時期下的台南市。

下了階梯之後,著名的吳園就在公會堂後方。

原來這一大片土地,都是吳家的土地,公會堂的用地,就是在日據時期,跟吳家徵收來的。吳園的規模很大,不亞於台北的林家花園,不過現今只剩下這麼一個角落。

面對吳園的是柳屋。

柳屋是日治時期的食堂,現在則成為旅遊資詢中心。

資詢中心的窗口,平日時服務人員較少,因為還有另一邊要顧,桌上的簡介可以自由取用。

內部的結構及裝潢都是依照原樣式整修,或許有加上新的材料,整體來說,主體建築整修的相當不錯。

柳屋內也有賣一些台南在地的名產,有需要的可以在此購買,不用再跑到其他地方買了。

整個公會堂周邊,除了是拍攝婚紗的地方外,也快要成為情侶的約會聖地,昨天晚上來拍夜景的時候,大約數了一下,估計有 7-8對的情侶在這散步,改天我也要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