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小18到終點站,再往上走就可以看到坪頂古圳的指標

走了一段柏油路後,可看到入口就位於至善路三段370巷29號旁,還真是有些不起眼!!

接著便會經過"田尾仔橋",下方便是內雙溪

一開始便是清幽的竹林夾道,陽光都照不進來

途中遇到一個叉路,正規的步道應該是要往左方走,不過前方也有鋪石階,不曉得通到何處??有些好奇便繼續往上走

走到盡頭是一個水圳,右方有石階步道,據說可通到萬溪產道,遠方的山頭似乎是五指山

往左看去,就沒有石階而是原始的小土路,據說這條水圳叫做登峰圳,是這附近三條水圳中地勢最低的,創建至今將近百年,擋不住好奇心的驅使,便決定試走看看

夏天很適合走在這裡,林蔭遮蔽,真是舒坦!!

水圳兩旁偶爾有清幽的竹林

途經內雙溪,算是水圳的水源之一

途中可看到有小路可走到上方,可能是通往坪頂新圳的路

持續沿著水圳前進,漫步徐行,聽著潺潺流水聲,真是不錯的享受

登峰圳走到一半便接上坪頂古圳親山步道,決定先下去走剛剛沒走過的地方

途中仰望遠方,不曉得剛剛走過的水圳路在對面山腰何處?

一路下坡,待會兒要上來可就累了

不一會兒就到了"桃仔腳橋",年代不是很久遠,但卻充滿了古意!!

過橋後再往上走就會回到一開始的三叉路口,所以便又再循原路回去

沿著親山步道往上走還會遇到第二條水圳,這就是坪頂新圳,據說建於1849年,也是頗有年份了

步道走到最頂端看到的水圳便是著名的坪頂古圳了

聽說朝右方沿著坪頂古圳走可以到擎天崗?雖然很想試試看,不過怕迷路還是算了

跟剛剛的登峰圳不同,這條水圳路有又寬又穩的石板路,走起來安全多了

水圳在此地分離流入山洞,洞上方有"坪頂古圳"四字,再仔細看可以看到右方有藍色的小字寫著"道光十五年(1835年)開建",是這裡三條水圳中年代最久遠的了,現在還未失去它的功能,繼續服務鄉里,真是不簡單!!

之後來到了清風亭,總算看到大批遊客了!!

涼亭旁有地圖,看來前方這條路直走可以到擎天崗呢!!改天有空再來拜訪吧!

離開清風亭一路往下走,看到了柏油路,這裡是平菁街95巷,代表親山步道已經是走到終點囉!!

繼續前進可以看到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立牌,似乎是界碑,原來剛剛都是走在陽明山公園裡面啊!!

在這附近也可以看到坪頂古圳步道的指標

小19的內厝站,站牌旁就有坪頂古圳親山步道的指標,真是方便

既然這裡是陽明山公園的邊邊,少不了也有櫻花盛開,只不過數量很少,而且大多都營養不良,難得看到長得不錯的




最後來到平菁街,這裡也是303公車的終點站,坪頂古圳的交通還真是便利,到處都有公車可坐

坪頂古圳步道兩端的起點路都很小條,開車要停車可能不是很方便,可能要停遠一點再走一段路較好,這條親山步道其實不是很長,走快一點一個小時內就可以走完了,如果意猶未盡的話,可以再搭配其他較原始的水圳路來連走,應該也是滿好玩的!
不過這些水圳路某些地方行走時還是要特別注意,因為一邊是水圳,另一邊則是深達數公尺的山壁,有時腳下只有三十或五十公分的小路可行,若是滑倒可就不好玩了,在行進時要特別注意安全,這裡相當適合烈日下來此地作休閒活動,是夏天想出門又不想被太陽曬的不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