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長時間上台北一趟,借機會也跟三五好友約好聚餐。不過因為上來的時間只有兩週,密集的聚餐變成天天都是大魚大肉,真的是有些吃不消了。好友沛伯體諒我老人家年老力衰,無力再持續這種山珍海味的日子,私底下帶我去一家他珍藏的好味,說是三十年不變的好味道,簡單的餐點才可以體會其中的醍醐味。
看他說的活靈活現,就當被騙一次吧,說實話我是不太相信有什麼東西是三十年不變的。不過這次的體驗,真的是一次很棒的美食享受。也借這機會跟朋友們分享一下,就是這家外觀不太起眼的大陸麵店。

根據沛伯這個老台北人的轉述,這家大陸麵店可是大有來頭的。創店是在1972年(民國61年),在復興高中圍牆邊開始營業。一直到1992年才因為太累而歇業。不知道這邊有沒有老台北人,吃過這家大陸麵店啊?如果這樣能勾起老台北人的味覺記憶,也算是另外一種的01奇蹟。
除了本店在1972-1992年在復興高中圍牆邊營業外,同時1985-1988在文化豪宮二樓,以及1988-1989陽明醫學院西餐廳、1992-1999淡江大學城都有開設分店,一家麵攤可以開分店,可見生意之好。不過說真的,幾個人手而已,還開了分店,也難怪會疲勞過度啊。

休息了多年,師父一身的好手藝不甘寂寞,又重出江湖開店營業。一向是老主顧的沛伯接到消息,就招待我去嚐鮮體驗一下,看來我的口福也不淺,哈。
一進到店內,就看到牆上有一幅大型的海報輸出,一看就知道是有相當歷史的照片。問了一下店家,才知道原來是當年在復興高中圍牆邊營業的本店,輔大的學生創下吃麵記錄與店家一起合影留下紀念。不過店家也說了,真正的吃麵記錄,應該是當年在淡江大學城的分店,一位淡江會計系的學生所創下,一共吃了十碗的炸醬麵。這可真的是讓人吃驚啊!別說一碗我就差不多了,那麵條算是粗麵,相當有嚼勁,一口氣吃十碗,那下顎的咬合能力也真的是太讓人吃驚了。

由於下班的時間已經是晚上六點多,在下班必塞的台北市中驅車前往北投區的麵店,到達時間已經是晚間七點半了,店內客人還是不少。由於座位較少,我們等了一下才有位置。問了一下,老闆說沒有接受電話預定,其實可以考慮一下,畢竟麵都是現煮的,需要等候一小段時間。


菜單,很帥氣的直接手寫。本來不知道那小加大加是啥東西,後來看了下面的解說才知道,小加就是小炸醬麵+蛋花湯,大加就是大炸醬麵+蛋花湯,基本上來這邊的客人必點的兩樣。其實賣得東西種類不多,不過聽沛伯說樣樣都精采,當然要好好試試看。菜單中有一樣我比較好奇的,就是中間的魯士麵,不知道那是啥?本來想點,不過沛伯說炸醬麵第一次來一定要嚐嚐,叫盤魯士當小菜就好。

炸醬麵,不知道這批碗是不是老店一直沿用下來,也有三十年的歷史啊!不過這炸醬麵真的很棒,麵Q帶勁,口味偏重,非常的開胃。拌勻後大口大口的吃,讚!


跟我一樣重口味又敢吃辣的朋友,推薦吃幾口原味的嚐味道後,一定要拌上店內的特製辣椒醬,又鹹又辣的味道,真的讓人欲罷不能,一口接著一口。

魯士肉,原來是薄肉排阿?說實話怎麼料理的我不是很清楚,不過因為肉片很薄很嫩,所以不費力就可以咬斷。味道很不錯,也不會太鹹,很適合搭配啤酒。可惜晚上還要開車回宿舍,不敢喝酒。

照燒雞腿,這個真的要強力推薦了。去骨雞腿肉搭配店家調製的醬料,美味鮮嫩,這時候真的很想要有碗白飯來搭配啊!(麵店想要白飯?踢飛!)

看一下這照燒雞腿的斷面秀,滑嫩多汁,又不用吐骨頭,真是懶惰的我的最愛!稍微膩的話,咬幾口一旁的酸菜,讓舌頭上的味蕾休息一下,繼續今天的美食饗宴。

最後完結交給蛋花湯來負責,清淡的湯頭,剛好可以解除口味偏重的炸醬麵與肉類小點帶來的口渴感覺,完美的搭配。

真正好吃的味道,簡單就可以讓人印象深刻,這是這次的大陸麵店給我的印象。不一定要大魚大肉,身邊的小巷中,也許就藏著三十年不變的好味道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