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台灣最深僻的原住民部落,在一九七九年才開始有電力供應,
對外道路更在一九九五年底才開通。
在對外道路開通之前,居民只能花數小時以徒步方式越過河谷到達新光部落,
再利用當地的道路和外界聯繫、取得民生物資。
在發現神木以及道路開通之後,初步解決了居民行的問題,
觀光客也開始湧向此地,今日的部落已和昔日大不相同。
............................................................data來源http://www.smangus.org/index.html
根據 google資料顯示1996 年林務局公布的十大神木排行,
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神木都位於司馬庫斯的神木區。
這兩棵司馬庫斯的神木都屬於紅檜,
第二名的神木周長 20.5 公尺,
第三名的神木周長 19.7 公尺
因此好奇的我趁著耶誕假期根據 komodo夥伴的gps座標往山上出發,

比較特別的是在經過秀巒檢查哨時必須現場花nt10元及身分證辦理入山許可證方可進入


一路上順著山路蜿蜒前進到紫色的司馬庫斯大橋代表總算離目的地已經不遠了



在經過4個多小時的車程,好不容易拼命趕到遊客中心check in ..(ps天黑趕路上山,視線實在是很糟)


在丟下一堆行李裝備後,滿腦子只想到要填飽肚子...


不知不覺就來到了人滿為患的餐廳覓食

跟著地圖牆上的指引..

歡迎來到聖誕夜晚會live現場

眾多觀眾已經拿好板凳蓄勢待發..

一旁的營火也開始蠢蠢欲動...

熊熊火焰正式展開晚會序幕..


於是一堆人(粗略估計不下300人)開始狂歡跳舞
外加左手喝著小米酒,右手烤著山豬肉直到深夜...

(ps小弟不勝酒力,結果是之後照出來的沒一張能看....)


am0530拼命從宿醉裡醒來爬出溫暖的民宿..


恍神路過遊客中心看來別有番風味...




不知不覺在與waitress閒聊打屁裡k玩了早餐..

順著小路往山上前進



偶然與瞭望台相遇


看著四處都有人拿出大砲小砲準備..




等的就是標高2111m東泰野寒三等山上的這一刻...



跟著闖過不見天日的竹林


走過膽戰心驚的落石區


越過流水淙淙的小橋


隨著路標指引前進神木區

3500年的大老爺神木難以令人置信的矗立眼前(ps照片實在拍不出來實際的大小尺寸..)



最後在熱情的笑容裡告別司馬庫斯...

.......................................................以下純屬個人感想
根據12/24/2005上山的結果是一切路況ok, 初段為柏油路面, 中段則為陡上陡下水泥路面, 夾雜著尾段石頭路, 大型車會車不易, 小巴,嬌車可上, 機車需放慢速度防止犁田當農夫.
(ps:回程路上有遇到某mtb大隊人馬瘋狂衝刺上司馬庫斯 因為趕著下山,只能揮揮手加油,來不及詳細問清是哪個車隊行程 .)
中華電信手機通訊ok... 往神木區從民宿"步行"約3.5hr 回程約2.5小時 夾雜著天然岩石階梯,碎石頭路,泥路,小溪流,竹橋各種地形都有, 一般防滑球鞋即可搞定, 有登山鞋更佳, 車鞋可能會沾滿泥巴 .
(ps:路上遇到一位老太太全程藍白拖鞋走透透,不愧是強者中的強者)
指標清楚
整體而言司馬庫斯算是一個融合壯麗自然景觀(神木區,自然步道,日出欣賞)與城市便利設施(充足水電設施,不錯的住宿品質,足夠的補給品採購點,精采的人文活動)的優質旅遊點,或許沒有其他重裝登山行程那樣能完全體驗山岳的真正樂趣,(ps:要去也不是不行,不過從司馬庫斯大老爺神木"直線"往東走3.7km可到標高1680m的鴛鴦湖,可能要自備帳棚與開山刀披荊斬棘通過).
因此對於缺乏野外求生知識與登山技能的我們,司馬庫斯神木區應當是一個能省去背上70kg大背包外掛鍋碗瓢盆,又能體驗到爬山樂趣的不錯選擇...
以上感謝客倌收看

garmin mapsource路跡檔
附加壓縮檔: 200601/mobile01-4b9c0a04d90da4ba7276b8fc17b91cd3.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