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現在並沒有博覽會在舉行
我要去的,是1970年舉辦大阪萬博的萬博紀念公園,通稱EXPO70
說到日本60年代開始的經濟起飛
除了在世界各國攻城掠地的日商企業如SONY, Panasonic, TOYOTA...之外
還有幾個主要的象徵物
其一便是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 (也是第一次在亞洲舉行的奧運)
以及因應奧運而在同年通車的東海道新幹線
再來就是1970年的大阪萬博了
當時創下了6千4百萬人入場的驚世紀錄

(2005年愛知萬博是2千2百萬人)
雖然名為大阪萬博,實際上是在大阪北邊的大阪府吹田市
(就像林口也算台北縣,可是應該不算在台北了吧?) :-P
在萬博結束之後,原場地便改為市民公園屬性的萬博紀念公園
不過仍保留了部份設施
去萬博公園可以坐大阪單軌電車
要先從我住的長堀橋坐地鐵堺筋線到山田換車,然後只要坐一站就到了
在去過2005的愛知萬博之後
我一直以為,正如為了愛知萬博而特別蓋的磁浮列車Linimo線
(事實上Linimo一直在虧錢,即使在萬博舉行的2005年也是在虧錢) :-(
Osaka Monorail也是為了同樣展現實力的目的而來的
查了資料後才知道,它是在1980才興建,1990年才通車的,跟萬博沒有關係 :-P
而且現在已經做到有盈餘了 :-D
從山田站遠眺萬博公園
下面的車水馬龍是中國自動車道
那個奇怪的突起物,便是萬博的地標-太陽之塔
萬博會場全圖
在高速公路以南的部份,做為主題樂園經營著
上半部是主園區的自然文化園及日本庭園
Monorail可以坐到萬博公園站或萬博公園東口
太陽之塔...
好不好看是見仁見智
不過常看日本動漫畫的人,應該有機會常在各類作品看到它被拿出來kuso :-P
正面全景
當年這周圍是滿滿的建築物及攤位 ;-)
背後的圖像...看起來更詭異了... :-|
這一天的氣溫只有14度...
日本人春天賞櫻,秋天看紅葉已經是代表文化之一
(我不想說賞楓,因為會紅的樹不只楓樹一種,而且...我連楓跟槭都不會分...

還好日本人也只說紅葉) :-P
萬博身為市區的大綠地,當然也是賞景的重點地段
能夠有這樣程度的紅葉,其實就該滿足了 :-)
而且在非假日來,四處都沒什麼人,意境便勝出不少
用淺景深來張有意境的~~
接下來,走去園中園的日本庭園(愛知萬博也有設一個)
日本庭園是最能表現日式文化的東西了, 當然要在萬博裡軌上一角囉 :-D
香港海洋公園裡,也彷造了一個日本庭園,不過...根本是在污衊日本庭園啊!
同樣是森林與步道,幾許淡淡的楓紅...
(因為自然文化園原本是放設施的展場,折掉之後當然就差不多了)
不過庭園內是比較有意境的 ;-)
傳統的日式枯山水~~ :-D
紅葉,瀑布,小池~~
如果樹葉全紅了,應該會美到嚇人 ;-)
天漸漸黑了,也到了閉園時間了
太陽之塔在暮色中送客,辛苦你,送了快40年了...
從東口坐上Monorail支線,還是要到公園站換車
不想再次只坐一站到山田換堺筋線(雖然這是回民宿的最短路徑)
決定多坐一站到千里中央,再複雜的換車回去
千里中央的共構商場,還蠻熱鬧的
雖然這只是大阪北郊的一個小城鎮
不過在電車發達的日本都會區,住到郊區也不會交通不便
不像台北,過了淡水河/新店溪,你的交通就得自生自滅了 :-(
搭北大阪急行可以直通到御堂筋線心齋橋,之後看是要換車或是走路都很方便回到民宿
不過我還是在梅田就下車到地面上閒晃了 :-P
梅田就是大阪的Main Station
不過它不是在市中心
因為只要是有點歷史的日本城市,市中心就是城堡的所在
工業革命才引進的火車系統,自然是偏移一旁囉
(所以日本大都會幾乎都可以蓋出環狀線電車)
而且大車站會有兩三個
在東京是東有東京,西有新宿
在大阪就是北梅田(Umeda),南難波(Nanba)了
為什麼大阪的主要車站,竟然不叫大阪?
這個問題就有趣了 ;-)
梅田地方共有大阪地鐵三條線,JR好幾線(除了新幹線)
還有阪急及阪神兩家私鐵,剛好都以梅田做為端點站:
阪神電車梅田站,它的主力是大阪以西一帶的都市
阪急電鐵梅田站,雖然以西的神戶它也有涉足
不過它的主力是大阪以北,以東直到京都一帶
最後是JR大阪站
全大阪有那麼多車站,只有這一個叫做大阪站
其他在這裡的,全部都叫梅田站或是XX梅田站
真是孤單的總站啊
後面的夜景,便是新梅田City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