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XTC Comp..「C 0 台灣版」

elvisbar wrote:
恩....該怎麼說咧...(恕刪)

elvisbar兄:
xtc comp的剛性會比xtc team來得好..

carbon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
既有彈性 , 剛性又好..

所以它的踩踏效率也會比xtc team好..(scott scale會更好)
這是小弟之前比較過的..


今天秤了一下女友的HB3 , 秤出10.09KG
車上沒有XTR , 只有XT而已 , 其實也沒特別使用輕量化部品 , 前叉使用還蠻重的F100RL(比SID重兩百多g)
所以您的車還有很大的減輕空間喔...


basic的生活日記 https://basiclife.tw/
今晚去夜騎10km剛換的pz carbon座管,誠如各位大大所言真是Q.
原本很直接、明顯的震動,都被carbon座管吸收了.
carbon真的值得敗!
elvisbar wrote:
我們會從內湖直接騎過...(恕刪)


我如果沒加班可以練練腳力!
騎一趟大約幾公里?花多久時間?
我平常都利用晚上在中研院附近騎個十幾公里,假日則從研究院路往木柵動物園方向騎,再轉往南深路騎回南港,距離約25km.
等腳力有點進步了,再挑戰五指山.
bridge5525 wrote:
我如果沒加班可以練練...(恕刪)


中社路單程4.1公里
至於騎多久?那要看腳力了!
一般而言應該半小時以內可以騎完~
basic wrote:
elvisbar兄:....carbon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您的車還有很大的減輕空間喔...
...(恕刪)


carbon確實是很奇妙的東西....
今天藉著騎車上下班來回30公里的機會用心的感受了一下
當上坡重踩時,感覺雖然動力的傳遞沒有team的迅速
但是可以感受到一股隨之而來的車身向前衝的力量
這是之前騎了五百多公里的鋁合金車架所感受不到的
由於XTC系列的車身幾何皆相同,猜想這或許是carbon兼具彈性與剛性的特性所致

說到車身減重,
那該死的馬吉斯一級防刺胎加上原廠內胎應該還是關鍵
要不是看上這款防刺胎帥氣的外型、有口碑的防刺效果與表現中上的抓地力再外加超安靜的表現
以它單顆接近六百克的重量,早就把它換掉了!!
不過話說回來,當初買它時也還沒開始想要車身減重,天知道它竟然比原廠胎還要重啊!
要是當初換上310搭配輕量內胎,或是也像basic夫人的HB3一樣裝上1.3的光頭胎,
現在應該也是9公斤俱樂部了!
不過...往好處想一想,其實輪胎重一點,多少對降低騎乘時的重心也有所幫助吧?(自己亂想的!)

今天的30公里通勤,已經慢慢開始適應carbon車架的特性了
此外,或許也是心理因素,總感覺騎著「黃黑紅」的Comp在路上更能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好虛榮喔!)
相信再過一段時間,應該能體驗更多Comp帶來的樂趣!



basic wrote:
elvisbar兄:...(恕刪)


今天路上看到一部使用白色R7前叉的HB3
很漂亮喔!
以Manitou R7的性能與風評,可以提供除了RS與FOX外的另一組選擇
若是還沒換,也可參考一下!
elvisbar wrote:
basic兄不知道您...以Manitou R7的性能與風評,可以提供除了RS與FOX外的另一組選擇
讓您參考一下!(恕刪)


插嘴一下
以B兄的風格,怎麼可能「回過頭去」用R7呢?
一定是頂級狐狸啊...

酸...
Brother Joe、卡打車亂亂照的攝影休閒組 http://blog.xuite.net/brojoe.tw/papazao
brojoe.tw wrote:
插嘴一下以B兄的風格...(恕刪)


雖然我自己沒用過R7
但身邊的朋友用R7的還不少,大家對它的評價都還不錯啦!
而且,價格也沒有FOX或RS高階款那麼"高貴"啦!
別的先不談,以外觀而言,R7特殊的外型,個人認為比RS或FOX更殺喔!
我就是用R7的朋友啦,真是不錯用的前叉,讓我爬中社路從原本的30多分鐘進步到28分鐘,雖然又換了輪組跟光頭胎,但我覺得前叉的加分應該也不少.
punto1242 wrote:
我就是用R7的朋友啦...(恕刪)


我覺得你進步的那兩分鐘應該跟光頭胎與輕量化比較有關啦
畢竟車身減輕了兩公斤多、輪胎阻力也降低
爬坡時一定有差的!
不過....大盤還是趕緊換一渙...原廠大盤的剛性實在很差
重踩時齒盤拉扯會整個軟掉
要不然.....再降檔改練更快的踩踏頻率...這樣大盤的差異會比較不明顯
(不過我練不起來...爬中社路始終維持在68左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