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DIY怪兵器─改良式牛角閃燈分光器!


前幾天新聞撥報台南永康台糖三崁店糖廠有保育類的諸羅樹蛙,剛好被一位前輩看到這個新聞,當天晚上前輩跟我提起這個新聞,我也跟他討論了一會….沒想到前輩就興致沖沖的約我隔天一起去三崁店糖廠拍攝樹蛙,回程去茄萣買魚丸。

隔天前輩還約了另一位前輩(吳老)一起去,早上8點半一行人就由前輩開著吉普車風塵僕僕的出發了。 結果,因為我們太衝動,沒有先了解樹蛙的習性。 在非樹蛙繁殖期的冬天出發去拍攝….當然是槓龜回來了。

回來後我就開始想,如果今天去拍攝….雖然我有SB800,不過沒長焦鏡的狀況下(目前只有騰龍A16+Nikkor 35mm f2),加上SB800沒有用離機閃燈架的狀況下,拍攝上應該也有一定的難度。 於是無聊爬文(之前就頗想要入手一隻環型閃燈),剛好爬到有人提出能自製”分光器”這東西….接著就一步一步的爬文。

之後就發現以下這兩篇文章….第一篇由陳致賓前輩發表的DIY‧永松金牛角,這篇提到這個分光器是由彭永松老師為初版的設計者。 第二篇則是由Tracer前輩發表的彭永松老師的金牛角(分光器)實做紀錄--室內篇,這時我才開始興起自己也來製作一個分光器的想法。 但是單純的COPY不是我的作風…當然是要想辦法改良啦! 於是….請各位看倌繼續往下瞧!


原本的分光器主要的缺點:

1. 兩位前輩皆提到必須由機身增加閃燈出力,在下一看到這段就猜想應該是兩位前輩沒注意到SB800閃燈頭底下有個”柔光罩判別鈕”,用來判別閃燈是否有裝上柔光罩(閃燈會自動調整出力)。

2. 由兩位前輩提供的照片來看,分光器開口似乎不夠大。

3. 如果可以微調色溫應該不錯。

4. 如果可以不經過分光器,可以閃燈直打更佳。

5. 由Tracer前輩提供的實拍效果,如果可以更柔和點更佳。



材料:

1. A4尺寸資料夾兩個(取其資料夾尼龍材質的”塑膠皮”,尼龍材質很耐用)X2(單價20元左右)

2. 霧面塑膠板X1(單價5元左右)

3. 魔鬼粘X1(9乘9有賣,一組39元)

4. 強力膠X1(別拿來吸食唷…0.0a)

5. 白色紙膠帶X1(一捲20元)

6. 鋁箔紙(家樂福有再賣整捲式的)


改良1: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上圖提到,分光器的閃燈接口處,裡面必須墊高,如此才能觸發閃燈的”柔光罩判別鈕”,使得閃燈自動調整出力。

改良2: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增加分光器的開口,使補光的面積更廣些。

改良3、4: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只要將遮片拿掉就能直打,而遮片的材質能更改成有色的卡紙或是半透明霧面的材質增加柔光效果。

改良5: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其實前輩已經做到可拆式,但是可能沒想到可以這樣應用,而在下將擴散片加大到”分光口”處,使其可以更加擴散。 而擴散片的中間也使用一般西藥房就可以買到的白色紙膠帶貼上,增加柔光效果。

完工&組合: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到此已經完工,整整製作了5~6個小時,期間還買錯材料….不過整體費用扣除買錯的部分,花費大概200元以內。


我想看了在下這麼多廢話,還斗膽提出前輩的分光器缺點,大家一定很期待看到實拍測試,看看是不是真的像嘴巴說的一樣有料! 還是只是單純的嘴砲! 廢話不多說,直接看測試!




測試條件: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如上圖所示,主要的測試樣本於在下的自製攝影棚內,上腳架完成測試拍攝。 測試對照樣本組中還有加入原廠柔光罩&於高雄德寶購入的柔光罩做比較,提供各位同好了解差異性。


使用的器材&設定參數:

1. NIKON D80+騰龍A16

2. 光圈=F8

3. 快門=1/125秒

4. ISO100

5. 自訂白平衡5600K

6. 閃燈出力+0

7. 棚拍部分都是於在下的自製攝影棚內,上腳架測試,後面的隨拍則是同上條件下手持拍攝。



實拍測試:

SB800直打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SB800+原廠柔光罩直打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SB800+牛角分光器無加遮片直打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SB800+牛角分光器有加遮片直打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SB800+德寶柔光罩直打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SB800+德寶柔光罩60度跳燈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SB800垂直跳燈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SB800向後60度跳燈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SB800直打(模型隨拍)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SB800+原廠柔光罩直打(模型隨拍)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SB800+牛角分光器無加遮片直打(模型隨拍)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SB800+牛角分光器有加遮片直打(模型隨拍)
[分享]DIY怪兵器─SB800近拍專用之...改良式閃燈牛角分光器



個人主觀的效果評析:

1. 在下覺得,改良前後再柔光柔影的效果上差異不甚明顯,主要原因也是原本改良前的效果其實已經不錯了。

2. 改良前、後最主要的差異在,有沒有+遮片的差異。 仔細觀看樣本,我想看倌應該會發現…不加遮片時,主體左、右兩側消影的效果較好,且光線因為中間的擴散片的柔光效果,讓主體的正面看起來比較柔和漂亮! 但是此打法的缺點在背景距離主體較近時就露餡了….背景的陰影明顯因為正面光比較強,影子比較銳利明顯。 又,在背景距離主體較近的的狀況下,加了遮片的樣本,明顯看到背面的影子柔和了些。

3. 在下認為,改良後打燈方式的選擇更多了。 我想遮片的多樣化應用是可以期待的,因為在下製作這個分光器+分享文已經消耗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遮光片的應用有時間在下如果有做時…再分享吧!

4. 改良後,閃燈自動判定是否有裝上牛角分光器的效果上應該不容置疑吧! 主要原因應該是在閃燈頭底部的判別鈕上!


這次的牛角分光器製作還算成功,幾個同好也對在下表示效果超出預期。 我想下次如果有預算,入手一隻AF-S VR Micro Nikkor ED 105mm F2.8G(IF)。 預算不足時,入手一隻二手Ai AF Nikkor 28-105mm F3.5-4.5D(IF) 搭配上牛角分光器,應該是CP值頗高的方法。

最後,還是要感謝彭永松老師、陳致賓前輩、Tracer前輩提供經驗和分享的資源,能讓後進更簡單快速的DIY出實用的怪兵器! 以上如果引用不當,煩請告知在下,在下會馬上拿掉連結或引用,謝謝!



~ 慧劍禪心2008.01.03 ~
先推樓主分享的心得
我是覺得像機拍攝的條件固定住成F8 1/125 拍起來有些暗
照常理說跳燈若正常90度不至於太暗,(假設天花板不高),閃燈直打也偏暗
若是改成光圈優先,拍出來會不一樣吧
波比旅行攝 http://bobbyns7.pixnet.net/blog
這種文一定是五分奉上的
如果多買sb800來接的效果,跟這種的效果比較呢?
雖然當然不花錢最好,不過違反了01精神...
好像沒有計算到光線的折射,感覺像是把光線【包】起來,
最後就會從兩邊出來,這樣子光線會耗損很多
不過 DIY 的精神可佳,分數還是奉上
這裡有另一種分光器做法,供你參考一下

http://www.mobile01.com/forumlist.php?f=20
bobbyns7 wrote:
先推樓主分享的心得
我是覺得像機拍攝的條件固定住成F8 1/125 拍起來有些暗
照常理說跳燈若正常90度不至於太暗,(假設天花板不高),閃燈直打也偏暗
若是改成光圈優先,拍出來會不一樣吧



光圈優先會比較OK,不過怕變數過多,所以就以M模式為主,以在下的跳燈條件,閃燈出力應該要在+0.7~1。 跳燈以在下的房間內,不+出力在以下設定上大概是出力極限了,ISO100,大約F5.6~6.3,快門1/60秒能取得較正常的曝光。 不過跳燈的話,光線會較平,主體正面也會較暗。

0.0 昨天跑來跑去找前輩討論,頗累的....不然應該要多做幾組不同設定條件下的測試會比較好些。
Canon 5D3+Canon 24-105 F4 IS+Canon 35 F2+Canon 70-200mm F4 IS=破產
這只能說...幹的好
我也曾經想過分光原理的閃燈光罩,不過沒有付諸實現的熱情...樓主花了5~6小時,真是辛苦了
jimmy1019 wrote:
如果多買sb800來接的效果,跟這種的效果比較呢?

多燈的麻煩就在於每一組都要去設定出力,都一樣出力反而會失去立體感,
當然拍靜物可以慢慢調,但是拍樹蛙就...
DIY 的精神實在令人佩服
我也嘗試過~不過後來為了效果還是乖乖花錢~因為SU-800在控制多燈攝影上還是有他的方便之處的

不過在下提出幾個問題讓您思考

1.通常拍蛙拍微距需要縮光圈,一但光圈縮到F16以下,恐怕光折損,就會造成曝光不足吧?!除非您不重視景深!

2.雖然分成兩個方向打光,能減少陰影,不過如果不能調整兩者的輸出比,在營造立體感的效果還是會比較差!
(通常是一個主燈,一個副燈,主燈來正常曝光用,副燈是用來淡化陰影, 如果兩者輸出一樣,也只是把青蛙的兩
面打亮而已)

3.以拍蛙為設定,您的背景應該用黑布,再來看主體的受光情況,因為白布會反射閃光,測試起來就不客觀喔!

PS:小弟也常拍蛙
風清雲淡 wrote:
DIY 的精神實在令人佩服
我也嘗試過~不過後來為了效果還是乖乖花錢~因為SU-800在控制多燈攝影上還是有他的方便之處的

不過在下提出幾個問題讓您思考

1.通常拍蛙拍微距需要縮光圈,一但光圈縮到F16以下,恐怕光折損,就會造成曝光不足吧?!除非您不重視景深!

2.雖然分成兩個方向打光,能減少陰影,不過如果不能調整兩者的輸出比,在營造立體感的效果還是會比較差!
(通常是一個主燈,一個副燈,主燈來正常曝光用,副燈是用來淡化陰影, 如果兩者輸出一樣,也只是把青蛙的兩
面打亮而已)

PS:小弟也常拍蛙



恩,您說的問題在下了解,單一閃燈確實能做的的有限,縮到F16以下如果不拉ISO的確會出力不足(尤其大部分的生物都頗容易受驚嚇,距離又不能太近),雙燈營造的出力足夠,立體感也較佳的。

如您所說,能夠一主燈一副燈,兩者出力要能微調,如此一個補亮,一個淡化陰影,效果會更佳。 在下另有一個想法,改良這個分光器應該是能達到類似的兩側出力微調,但是缺點依然是只有單燈,再出力上還是會略顯不足。

晚點再來改良一下.....這次不知道能否成功.....感謝您的意見!


PS:剛剛測試,拿掉遮片、ISO400+F16+快門1/200秒,單燈有效距離是2m到3m左右。 晚點在下來想辦法改良左右兩側的出力微調。
Canon 5D3+Canon 24-105 F4 IS+Canon 35 F2+Canon 70-200mm F4 IS=破產
關於打燈我做過很多嘗試
如果有人交流
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下面您如果有興趣可以猜猜是用了幾盞燈? 燈光方向?
或什麼輔助器材?
我都是這樣訓練自己的!

1.


2.


3.


4.

圖1.是早期的標準
目前要求自己的標準是
1.整個主體盡量納入景深
2.盡量能曝光均勻,減少主題上的反差,避免閃光燈的極端反光 EX:2.3.4
3.其他....
當然也歡迎大家評圖指教
在下先說明一下為何會如此想做這個東西的原因是....

1. 多燈雖然效果佳,但是外拍已經夠累了....還得攜帶更多裝備,而裝備也得花錢購入....所以以單燈+最低的改裝開銷達到最高效益。 而單燈+分光器(或稱柔光罩)在攜帶性和機動性還是比較輕便的。

2. 在下雖然想到分光器如何將兩側的光線微調出力,但是缺點還是在打燈的角度上不像多燈自由性高。

3. 分光後,減損太多出力

4. 分光後,因為中央沒補到光線,所以很靠近物體時,影子容易變成兩個

總合以上幾點,在下後來又重新調整,現在變成比較接近柔光罩。


剛剛才完成新的"柔光罩",待明天測試後,再將效果貼上吧。



對了....風清兄,因為在下沒實際去拍攝蛙類過(所以很多設定值只能在房間的自製攝影棚內假想做調整),有幾個問題想請教您

1. 蛙類大多幾月去拍攝比較佳? 在下查到的資料...以諸羅樹蛙而言,繁殖期大概是5~9月,在繁殖期外拍會比較容易找到蛙類嗎?

2. 距離蛙類大概多遠比較不會驚嚇到青蛙?

3. 拍攝生態類主要是要讓光線均勻分佈? 盡量減少反光和陰影(雖然在下覺得圖3、4其實也很漂亮)?


最後,感謝樓上幾位前輩的意見分享,謝謝!
Canon 5D3+Canon 24-105 F4 IS+Canon 35 F2+Canon 70-200mm F4 IS=破產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