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就是有這麼巧合的事,8月份上映的海角七號,小弟在上映第二周時,就已經去看了,看完了這部片,更加的堅定今年的南墾單車行是一定要去的,把劇中的景點一個一個的去找出來,只是沒想到,海角七號在經過一個月的放映後,已經紅翻天了,劇中的場景也一一的被找了出來,還有專屬的景點書,這下子就真的方便了,把所有的景點座標都輸入到 60CSx 當中,跟著規劃的路線一個一個的去探尋海角七號的景點。
11月份,南台灣的氣候還不會很冷,早晚的溫差比較大而已,這時是騎南墾最好的季節,小弟 11月份的每個周末,都各有活動上的安排,唯一剩下的周末就是 11/22 ~ 23 這兩天,再多請一天假剛好從 11/21 ~ 23 三天來個南墾海角七號團,事前兩周訂四重溪清泉溫泉山莊,都確定好住宿後,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等 11/21 那一天的到來。
11/21 一大清早,原本五點多就要爬起床,準備六點出發,住基隆的黑輪桑要去搭第一班高鐵,直接到左營,然後我們在鼓山渡輪站會合,一起先去騎旗津後往墾丁去,沒想到我們兩個都睡過頭,搞到七點多才出發,他搭到七點半左右的高鐵,結果我們在鼓山渡輪站會合,已經是十點了。
早上七點多,從台南 GARMIN 衛星導航資訊站出發。

基本上到左營的路徑,是跟南墾 180一樣的,中間會經過一些魚塭。

去年南墾 180的第一個中途點情人碼頭,在這邊我休息了一下,把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脫掉,因為早上真的有點冷,騎了 30km 後身體就熱了起來。

2009 世運會的運動場,從外觀看起來是蠻壯觀的。

左營的城門。

這聽說是左營很老的集合式建築,呈圓弧狀,總共有好幾十棟的樣子。

早上趕著出門,所以早餐還沒吃,空腹騎車,真的是越騎越餓,騎了大約 45km 後,來到郭家肉粽。

這是我的早餐,碗粿 + 肉粽 + 味增湯,大清早的,只有一些在地高雄人來吃。

到了鼓山渡輪站,等了一會,黑輪桑的 M1 才組好。

這時我們先去旗津,單車就上渡輪去,我的 Blue Sky 已經不知搭過幾種船了,綠島、小琉球、澎湖、吉貝 .... ,明年還要去蘭嶼和大小金。

沒幾分鐘就來到旗津了。

采風大道是一定要來的。

個人很喜歡旗津的這個角落,之前都是搭渡輪後步行過來,這次是自己從台南騎車過來。

在這邊看夕陽也別有一番風味,只是我們不能在這邊等到夕陽啦,要趕去四重溪。

繞到了旗津風車公園後,先趕快結束旗津的旅程。

回到高雄,中間經過小港國際機場。

終於要穿越高屏溪了,過了高屏溪,就來到屏東。

邊騎邊拍的結果,歪了啦.... 。

這條橋在海角七號中也有出現,阿嘉騎車回恆春時有經過這一條橋。

過了橋後,有一片整理的很整齊的田,不知是種啥的。

上次的單車環球全記錄,離開台灣時就是望著這一座進德大橋,這表示我們來到東港了。

巴豆妖了啦,所以要在東港吃中餐,但是騎車不宜吃太多,上回吃林家肉粿,這次吃葉家的肉粿好了。

黑輪桑吃湯的肉粿。

我則是比較喜歡吃乾的,兩樣分開吃, 12/27 的南墾 180,我也有報名了,到時看看要不要繞過來在東港吃中餐。

從以前到過東港時,就一直對這棟天主堂的建築印象很深刻,很大的斜切面建築。

這家 711 是南墾 180 的中途休息點兼用餐地點,到時我想這家 711 可能要特別為我們多訂一些貨才對。

騎過林邊大橋,望著屏東線鐵道,橋面離河面最接近的一座橋,只可惜沒火車經過。

海角七號景點第一站,大大彈琴的教會,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佳冬教會。

內部看起來不大,但在電影中看起來好像很大。

來到 model 拍宣傳照的地方,下午到這邊沒什麼攤販。

阿嘉吃關東煮的 711,這一路下來經過許多的 711。

越往國境之南走,天氣越好。

如果問我說,南墾的挑戰最大的敵人是什麼,第一個就是這看不到盡頭的路。

第二個就是差不多過了枋山之後,已經騎了一百二十幾公里疲憊的身軀,開始要跟不定向的落山風對抗,的確,落山風是消磨掉意志力的絕佳武器。

楓港的中油加油站,後方的涼亭其實還蠻漂亮的,涼亭外是一片西瓜田。

我們騎到楓港,大概已經騎了 130幾公里,這時也已經五點多,落山風一陣陣的吹來,有一次還直接倒向路邊,從楓港到四重溪溫泉,大約 19km 沒啥上坡的路,竟然騎了一個小時還沒到,因為從車城往四重溪方向,是微微的上坡,但是落山風幾乎是迎面而來,要不是看在晚上有這一鍋羊肉爐,以及四重溪溫泉的舒活筋骨,早就倒在路邊了。

我們先到了清泉溫泉山莊 check in 後,馬上出來先吃羊肉爐,因為中午只吃了那一小碗肉粿,早就在肚皮內磨光了,這家位於四重溪溫泉的大山羊肉,真是人間美味啊。

車城及恆春的特產炸洋蔥,剛炸好時外酥內嫩,沒有洋蔥的腥臭味。

光是這道蔥爆羊肉,就嗑了一碗飯,再加上那一鍋羊肉爐兩個人分,果然吃撐了。

回到飯店洗完溫泉後,累癱在床上了,這一天,有經過了幾個海角七號的拍攝場景,第二天,才是此行的重點。
第二天早上睡到自然醒,應該是年紀大了,或者是出遊的習慣,前一晚累癱,早上七點半就醒了,吃完了清泉溫泉山莊的自助式早餐後,把行李寄放在山莊內(因為今晚住同一間),就出發囉。
往車城方向,昨晚與落山風對抗的屏 199縣道。

靠四重溪最近的拍攝景點是茂伯摔車的地方,把車放倒模擬,沒放到田裡是因為今天還有蠻多地方要去。

往阿嘉躲雨的雜貨店途中,看到車城的田園景觀實在是太漂亮了。

邊騎邊拍實在是不過癮。

乾脆在這停下來拍啦。

如果我沒猜錯,這應該都是洋蔥田。

那一天的雲與田特別的漂亮。

黑輪桑的騎車英姿。

距離茂伯摔車地不遠處的雜貨店。

阿嘉就是在這裡躲雨的。

這塊菸酒的招牌有歲月的痕跡。

雜貨店有一隻看起來才幾個月大的貓。

用雜貨店老闆自製的逗貓棒在玩。

離開車城後,就是來到此行的重點恆春,第一個到的恆春拍攝點就是阿嘉被勞馬過肩摔的 711 。

可能會卡住小巴的恆春西門。

不過卡不住單車啦。

阿嘉的家,個人很喜歡這個角度。

我去的那一個周末,阿嘉的家外面還沒被擺上恆春郡的觀光招牌,拍起來比較像劇中的場景,擺上了就不像了。

兩塊被友子打破的玻璃,補好後也簽上田中千繪的簽名。

茂伯與阿嘉工作的郵局。

水蛙工作的機車店,當天有營業,拍起來比較不像劇中。

從正面看跟劇中一模一樣,沒有因海角七號紅了之後有改變,側面因為沒有在劇中入鏡,所以招牌上有做了變更,這樣的作法對於尋找海角七號場景的遊客來說,是一種比較好的做法,因為能看到與劇中相同的場景。

鎮代表主席與鎮長工作的地點,不知劇中的鎮長辦公室是不是就在這裡面拍的。

鎮代表主席在婚宴結束後,和阿嘉母親散步的地方。

恆春鎮市區內的景點騎完後,往滿洲方向前行,第一個經過的景點是國寶茂伯家啦。

我們應該是比較早到,這時沒啥觀光客。

門口擺了一把月琴。

上面有茂伯的親筆簽名,日期是我去的前三天,因為茂伯回到這裡拍廣告。

茂伯的家這塊招牌,應該是恆春鎮公所弄上去的。

進來茂伯的家參觀需要 20塊清潔費,門口有賣紀念品和馬拉桑。

茂伯家的餐廳。

餐廳外的後院。

窗戶外都另外有一片木板,應該是擋落山風用的。

床鋪整理的很整齊。

有一個木製樓梯,這種古老的房子大概都會有吧。

繼續往滿洲方向前行。

在滿洲鄉公所前,就是恆春郡海角七番地這個劇中地址的所在位置,友子奶奶家。

接近中午時間,友子奶奶家已經來了不少觀光客。

友子奶奶家的客廳,家具用的比茂伯家要好哦。

阿嘉就是通過這條走道,把信送到友子奶奶身邊。

友子奶奶在挑撿花生的桌椅。

這裡也是一個蠻大的後院。

牆上有來自各地影迷的書信。

中午就在滿洲旁邊的一家餡餅小吃解決。

10個鍋貼,吃了兩三個才想起來要拍照。

蔥油餅一份。

這兩個餡餅是黑輪桑的。

既然已經來到了滿洲,那就往佳樂水方向去吧,接著往鵝鑾鼻,然後繞墾丁大街那邊回到四重溪。

中途經過一片波斯菊花海,不過因為要趕路,所以就沒下去拍照。

此時天空飄起了小雨,雖說是小雨,但整個地面都濕了。

港口的吊橋,步行過去要 10元的通行費,天空又下著雨,還要牽單車,所以就算了。

反而從路橋拍港口吊橋,拍起來還不錯。

今天唯一的陡坡,要爬上落山風的那一段坡,可折騰了前一天才騎了 153km 的我。

眼看著就快到坡頂了,雙腳還沒碰地,但已經不行了,非停下來休息一下不可,順便可以拍拍照。

這一段小小的 OR 路面,就是去阿嘉與日籍教師相交會的地點。

不過由於天氣不太好,加上我手上取得這個景點的座標有點偏差,所以當天就沒拍到。

旁邊就是墾丁著名的景點風吹沙。

這張真的就有天涯海角的感覺,拍這張時,很怕我的 Blue Sky 被落山風掃下去。

過了風吹沙之後,差不多一路都是下坡,很快的就來到鵝鑾鼻,這邊我們沒有去鵝鑾鼻燈塔,我們是來到台灣本島緯度最南點。

在台灣最南點是一定要拍下紀念照的啦。

離開台灣最南點後,往墾丁大街方向前行,途中經過貝殼沙展示館。

貝殼沙展示館外的沙灘。

這一個交通標誌,我想全台灣沒幾個地方有吧,不知會不會出現在駕訓手冊當中。

又一個墾丁著名景點船帆石。

墾丁國家公園的入口,也來拍張紀念照吧。

特地繞這麼大一圈再回四重溪的原因,只是要來夏都拍張紀念照。

回到車城的路是漫長的。

不直接回到四重溪,而是先到車城的原因是要來這一個歌手徵選的活動中心啦。

我到這裡的時間,裡面有車城當地的小孩在打乒乓球。

既然已經來到車城,不吃個綠豆蒜絕對說不過去。

今天下午的點心就是綠豆蒜啦。

從車城要往四重溪方向,又是遇到逆風的落山風,不過比起前一天已經騎了將近 150KM 的身軀,在跟這個落山風對抗,短短的三公里落地了兩次,今天只騎了 80多 km ,又少了兩袋行李,沒有前一天那種騎到快掛掉的感覺,跟落山風拼一拼,中途沒落地就到了。
每次回到清泉都已經是晚上了。

這一排房間是十人通舖,還沒機會住到過。

房間外就是日式庭園,真的很想住一次看看,不過要找到那麼多人來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二天晚上我們改住六人套房。

因為晚上會有四位貂友來跟我們會合。

晚上一樣去吃大山羊肉,吃完過後,終於啊,我吃到清泉的宇治金時冰了。

第三天一早,比第二天早上還要早,六點多就起床囉,因為第二天晚上是星期六,清泉又是客滿狀態,溫泉池是一定擠爆,所以我決定早上起來泡,果然人少很多。
吃完早餐後,我跟貂友的行程不太一樣,這一天是要往射寮及後灣方向。
這一座廟前,就是劇中喜宴的辦桌處。

往後灣方向去,又看到整齊的田。

照例又是要停下來拍照。

來到後灣,喜宴結束後,大家在海邊呼呼大睡的地方。

後灣這裡其實很漂亮,幾年前我就有來過了,不過來到海生館,或者要去墾丁的遊客,似乎都很少在這裡停留。



萬里桐,阿嘉坐在上面沉思的堤防。

這裡已經變成觀光聖地了。

山海漁村,阿嘉送信的下坡路。

阿嘉問路的攤位處,也是在山海漁村中。

在阿嘉送信的下坡路,比較上頭的那一段,就是阿嘉與友子走出喜宴會場後,交錯而過的下坡路。(從射寮走到山海漁村,會不會太遠了點 .... )

騎乘單車逛遍海角七號的最後一個拍攝點,白沙。

這一片沙灘是阿嘉與友子擁抱的沙灘,然後下一秒就衝到夏都海灘的演唱會場 ....。

往貓鼻頭的路上,我的支援車已經到了,寫了三周的 4+2 行程,這一趟海角七號之行,是倒過來的 2+4 ,因為已經沒力氣騎回台南了,所以這一天中午是叫朋友開我的車來接我。

但是仍然要堅持騎完第三天的行程,終點是後壁湖,一直到這邊,才把單車架上我的攜車架上,然就就要來吃中餐囉。

久聞輝哥生魚片在後壁湖這邊非常有名,挑在後壁湖為此行單車的終點,絕非無意,果然,觀光魚市內的店家,只有輝哥生魚片要排隊。

水蓮菜,平常比較少吃到的一種菜。

還是青菜,這是龍鬚菜。

蛤蜊湯,還不錯。

炒麵真的很超值,好吃料又很多。

相較之下不建議點炒飯。

重點來了,就是這盤生魚片,已經被吃掉幾塊才拍的,滿滿這麼一盤才 200塊。

最後加點一盤鯊魚煙,一頓吃下來平均一人 200整。

杯盤狼藉的畫面一定要來一張的。

吃完飯大約已經兩點多,剩下的半天,就開著車,先來到阿嘉與日籍教師相交會的地點。

依據我拿到的座標,這個景點的座標是有偏差的,但是這個偏差,卻讓我們看到其他的美景。

草地中的廢墟,拍起來很有滄桑感。

加上枯木,更有廢墟的味道。

一直回到風吹沙出口前,才看到原來阿嘉與日籍教師相交會的地點,根本就在那小小的 OR 路面上方而已。

但今天的海角七號團尚未結束,第二天來到水蛙工作的機車店,是營業中的狀態,第三天是星期日,剛好是休息,這樣拍起來就有劇中的味道了。

只不過,要是每個遊客來都要拍出劇中的感覺,我看這家車行的老闆不用做生意了。

天色快暗的前幾分鐘,我們又來到射寮,因為阿嘉送信到友子奶奶家的那條橋,就是從眼前這座橋,往我們站的這座橋拍的,也就是說我們站的這座橋,是劇中拍攝的那一座,只是眼前的那座舊橋,前後都被封死,沒辦法進去拍。

最後從這座橋,拍下第三天的夕陽餘暉,做為此行的句點。

2008 年 8月才開始真正進入單車世界的 (月半),已經完成了今年最大的一個目標,但是在 12月底的南墾 180挑戰賽,(月半)還是報名參加了,有了這一次自己騎的經驗,對於南墾 180的挑戰賽是有點信心了,不用背負行李,應該就輕鬆很多。
對於明年度的目標,也已經設定好了,台灣地區的幾個離島,蘭嶼、上次沒騎完的澎湖、七美、望安、以及大小金,最大的計劃就是環島了,接下來三橫、北宜、南迴 ..... 再說下去就變成用鍵盤在騎車了。
總之,目標是一步步的去達成,不管是騎那一台單車,天天都騎車,繼續 (月半)的台灣趴趴照。
附上這次三天騎車的航跡檔。
附加壓縮檔: 200812/mobile01-d8d7ed1516181ff06d2bcfdcfdcaf675.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