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開箱文
箱子真的很大,加上配件塞得滿滿的。拿到的當晚就迫不及待的拆開了,真正開箱就免了。
主體、輪子、把手和說明書

厚厚的英法文說明書,相信未來這種親子共遊畫面一定會在台灣出現

2009新款,是之前大大分享的小改版

美洲獅驗明正身。2002年到North Cascade登山時,早上起來赫然發現帳棚旁邊的雪地有腳印,嚇得一身冷汗,沒想到多年後再次重逢

把這個機關拉直,座艙就可以撐起來了。另一邊的拉環是安全榫,往內拉可以折回去

撐起來後的側面圖


正面圖,透明的塑膠布就是The two-in-one weather cover

捲起來的樣子

拉開後內層是透氣網

最內層的遮陽罩

非常大的單人座艙,可以容納111公分,34公斤以下的小孩,安全帶是一定要的

國外的產品一定詳細的安全說明

座艙兩側的網袋

座墊可以拆下來清洗

窗戶的透光性非常好,一些高檔的帳篷也會有同材質的窗戶,日曬雨淋都不怕

後面的儲物空間

打開來的樣子,空間不小,相信尿布奶瓶一定放得下

把手的高角度裝法

換一個角度,180度旋轉

調整避震簧片的控制鈕,從0公斤到34公斤,根據載重調整

20吋的後輪

特殊的裝卸卡榫,美式充氣嘴,而輪胎的牌子呢? Kenda

按下中間的黑鈕可以裝卸

側面

背面,中間的金屬踏板為煞車

踩下去可將兩輪鎖死

安全繩,當推車或跑步時,即使手離開把手還有確保

光是這樣還不能上路,需要另外買推車、單車、跑步、健行或滑雪套件。這隻美洲豹,不僅主體高檔,連配件都貴得嚇死人,一個推車或自行車套件需要美金75,跑步套件需要90,已經可以買一些低價的推車了,考量到朋友已送一個也是很高檔的推車,另外,以台灣的環境,大概也不容易把車子丟在一旁,推著小孩到處跑,就只有買自行車套件了。

連接桿

裝上主體

確認扣入才安全

安全卡榫也要扣入

組裝後的樣子

裝上警示旗

拖車不用時,可將連接桿放在側面

這拖車的設計非常精良,更神奇的是,連接桿轉九十度安裝,還可以在短距離用手牽著

還沒有機會可以真正試裝在車上,到時再補圖
小孩的長大不會回頭,只要超過111公分,這部美洲獅就要退役了,如果可以早一點開始用,相對成本就會降低。在小孩一歲或是還沒能坐穩以前,原廠建議購買嬰兒套件,可以讓三個月以上的小孩也能享受奔馳的快感
同場加映:

先是腰部坐墊,穿過原來的腰部安全帶

上半部的穿法,黑白列印的說明書看不清楚黑色織帶的走向,花了一點時間研究

裝上頭枕,戴安全帽時可以拆除

將上半部的安全帶裝上

結合下半部的安全帶,組裝完成。

兒子從產檢時,醫生就說這小孩一定是瘦高型的,常常是大腿骨大兩周,體重小一到兩周,果然,出生後硬是比同高度的小孩少了將近一公斤,雖然現在已經快速成長,但是要真正大到可以坐進去拖著走,可能還需要幾個月吧!也許,年底就可以帶著他全家一起環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