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投影高畫質?不可不知的四大關鍵因子【4Q專業影像指標】!


話說人生最享受的事之一,莫過於下班後窩在家裡沙發上、拿杯紅酒、觀看一場震撼人心的電影!由於科技的普及化以及價格越來越親民,現在很多人家裡都透過投影機來組建家庭劇院設備,然後小編不說您可能不知道,想要百分百還原電影製片商所提供的影片畫質,可不是只有一昧地追求高解析度而已!時序已將近2019年,多數的影片也早就支援4K高畫質輸出,但除了解析度之外,還有四大關鍵才是還原真實畫面的主要因子:「亮度」「暗部層次」「銳利度」以及「色彩」,接下來小編就花一些篇幅,來告訴大家這個挑選投影機時,不可不知的重要選購條件「4Q專業影像指標」吧!

█ 4Q專業影像指標之一:Quality of Brightness亮度!

相信很多人選擇投影機,第一個就是看解析度吧?想想到底要選擇的是Full HD還是4K高畫質呢?其實解析度就是銳利度、清晰度(Quality of sharpness),也就是本次小編要介紹的四個元素之一。如果選定解析度之後,「亮度」往往成為決定選購生死的主因!其實有買過投影機的鄉民們,應該對於亮度這個參數都不陌生,通常廠商會以流明數來進行標示,不過您可知道,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投影機都是採用單片式DLP技術來進行投影,這種設計由於機構上本身條件的限制,往往無法達到所標示的亮度與彩度。而3LCD投影架構則是解決了這個問題,簡單來說就是透過三片獨立液晶面板來呈現畫面,使白色亮度等於彩色亮度,想當然爾輸出的畫面色彩更鮮明、讓投影效果更豐富飽合!


▲3LCD 投影機打造三倍彩色亮度與三倍廣色域的視覺體驗,彩色亮度呈現範圍是單片式DLP投影機最高3倍,讓畫面更加栩栩如生!



▲在相同流明數的設定之下,左邊是3LCD投影機、右邊是單片式DLP投影機,大夥可以很清楚對比出左邊無論是亮度還是彩度均比右邊來的好,其實不說您不知道,目前市面上投影機標示的流明數多半以「全白亮度」來進行標示,若流明為5000的機種,換算成彩色亮度可能連1100流明都達不到,所以3LCD投影機設計才能真實提供達5000流明的彩色亮度!


█ 4Q專業影像指標之二:Quality of Depth(Black)暗部層次!

看完了亮度之後,難不成投影機是越亮越好嗎?很明顯這個答案是否定的!有了足夠的亮度之後,接下來就要思考的是暗部層次的表現,不然投影出來一整片死白,什麼細節也都看不見,這是一點意義也沒有的!說白一點,所謂的亮度與暗部層次,就是大夥熟知的「對比度」,在實際的應用面上,對比度主宰暗部細節,一般而言對比度越高、越能提供好的畫面層次展現,當然咱們就可以在畫面上看到,極致的色彩於純淨的黑色同時顯現啦!


▲眼見為憑吧!高對比度的投影機表現就如同右邊的輸出畫面,黑色的夜空呈現純淨的黑色,而左邊畫面雖然細膩度相同,但因亮暗對比表現較弱,反倒無法呈現出原本高畫質的觀影享受。



▲早期很多人家中建構家庭劇院,強調環境絕對漆黑、如同電影院一般,這樣才能展現最佳的觀賞品質,但現在由於投影技術的進步,如果投影機還支援最新的HDR技術,即便在一般家中亮度環境之下,仍可展現出超乎傳統投影機的視覺體驗,即使是明亮的起居室,也可以成為家庭劇院的場所,因此越來越多人以投影機來取代大尺寸電視呢!


█ 4Q專業影像指標之三:Quality of Sharpness銳利度!

了解亮暗度、層次表現之後,接著就要談到更少人會去關注的「銳利度」;相信有玩攝影的鄉民們對於這詞應該一點兒也不陌生,攝友們常常會說這張照片利到會割手,就是代表這張作品的銳利度很高。投影機的銳利度涉及到像素、對比度、鏡頭表現以及IC影像運算的能力,而其中像素可以直接理解為解析度,由於各家4K投影技術均不相同,有些採用晶片振動方式、或者因為本身色域的不足、因此無法提供足以支撐HDR或4K畫質的顯示,所以這些看起來就會糊糊的。

如果有用手機拍照的各位應該都曉得,用光學變焦一定是比數位變焦來的更加清晰,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投影機,目前有分成數位調整影像與光學影像調整兩種模式,如果要達到完美的銳利畫質呈現,那光學影像調整絕對是首選功能!


▲左邊為Full HD、右邊為4K投影技術,遠看還不太能感覺得出差別,但是仔細一瞧孔雀羽毛的細部表現,4K明顯就大勝Full HD。



▲ 除了解析度影響銳利度之外,前面提到的對比度也是關鍵之一,影像對比度越高、會讓畫面銳利度表現更好!此外,在投影機本身鏡頭設計上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因為目前投影機鏡頭設計大多使用塑膠或者玻璃兩種鏡頭,而鏡頭直接會影響到進光的程度,再加上本身影像運算IC的能力,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到影像的銳利度。本圖左右兩邊是相同的影像來源,但右邊明顯感覺銳利度高出許多、可以明顯感覺到眼神的殺氣!這就是為什麼攝友們的作品都要追求銳利度,因為能讓觀賞者體驗到身歷其境的感覺!


█ 4Q專業影像指標之四:Quality of Color色彩!

講了這麼多,現在終於要談到色彩啦!其實舉凡是電視也好、手機也罷,通通都會強調本身的色彩有多厲害。實際上來說,色彩包含了彩色亮度、色彩準確度以及色彩空間,就科學的角度來看,彩色亮度以及色彩空間均有明確的數字可以參考,前面小編已經講過亮度了,這邊就來談談所謂的色彩空間吧!最早期的色彩顯示空間,很多都是以Adobe RGB為標準,但因為色域不夠寬廣,所以近年來被sRGB以及DCI所取代,所謂的色域就是在同樣的範圍之下,所能呈現出的色彩範圍,以目前最新的DCI色彩空間來看,就已經是原本sRGB色彩範圍的125%,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廣色域」一詞的由來。DCI是數位電影聯合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s的縮寫,是由美國七大電影發行商推出的一種廣色域標準,為的就是讓觀賞者可以完全在家中體驗當時拍攝下的實際色彩光影表現,因此投影機需達DCI-P3 90%的色域空間才能完整表現HDR,若只有支援Rec709或sRGB其實是不夠的!


▲色彩空間越廣、我們所看到的影片越接近真實,讓人可以彷彿置身其中、並且看到更多色彩細節的呈現!其實即便沒有規格可以比較的情況下,用眼睛也很容易看得出差異,色域較窄的畫面感覺會比較「平」、影像也會失去「立體感」;而同樣的畫面若以色域較高的投影機展現時,可以感受到更有魅力的畫面!


以上是小編簡單介紹選購投影機的4Q專業影像指標,當然如果要仔細評估分析的話,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跟各位述說,這回礙於篇幅,小編就不一一闡述啦!但有一點最重要的,就是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以後選購投影機,千萬別只看4K、只看解析度啦!因為決定投影畫質的除了解析度以外,也要記得亮度、暗部、銳利度以及色彩,這樣才能入手一台沉浸感強烈的投影機呀!



2019-01-17
文章分享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