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遊通勤一把罩 YAMAHA CYGNUS GRYPHUS 125 水冷勁戰帶我回歸大學跑山時光

出社會近十年,年紀也已經來到三十歲,靠著工作不斷努力,讓事業有了小小成功,但忘了給自己一段美好的休息時光,這讓我想起大學的半工半讀時光,用打工存款買下人生第一台勁戰二代,並且利用週末享受各山道過彎的樂趣,隨著出社會換了最新的 CYGNUS GRYPHUS,卻沒有好好感受 CYGNUS GRYPHUS 的特點,看著周末各地山路如此熱絡,不如找個平日來回憶一下跑山生活!



YAMAHA CYGNUS GRYPHUS 125 推出後,就讓我非常的中意,這是因為 CYGNUS GRYPHUS 是整個家族中第一款使用水冷 BLUE-CORE 引擎,水冷引擎能讓我長途騎乘更放心,並且 VVA 可變汽門結構充分發揮車輛性能同時又能有漂亮的油耗表現,很適合上下班通勤又周末長途出遊使用,因此許久沒跑山的我,決定就在這個平日大家都要上班上課的時候,給自己放了個假,好好享受騎車的悠閒時光!至於路線選擇,以前每個周末必跑的台七乙與北宜都不能錯過,那不如就來趟山道之旅吧!


看著大家都要進城去上班,我卻反其道而行的騎著 YAMAHA CYGNUS GRYPHUS 125,起步非常順暢是這車的特點之一,每次起步都能有舒適的騎乘感受,領先許多車輛,這樣的衝勁彷彿回到大學時期,我迫不及待的想要趕快進入山路,體驗過彎樂趣。


不過在這之前,得要好好先幫車補好燃油,CYGNUS GRYPHUS 配有 6.1 公升的大油箱,經濟部實測一公升汽油還可行駛達 48.9 公里,平常市區通勤就已經替我省下可觀的油費,就算是跑山或者激烈操駕,油耗依然還是保持優異的表現,因此一桶油不僅能讓我騎到宜蘭,甚至再騎回台北都有剩,所以這趟雙北山路之旅只要在三峽加滿油,我毫無後顧之憂,沒有里程壓力。


今天第一段要走的知名山路就是台七乙公路,由台北三峽穿往桃園大溪北橫公路入口,全長約 14.2 公里,對照我以前一趟就是上百公里的騎乘路線,14.2 公里只能說是小菜一碟,不過剛好也很適合當作熱身,並且能夠好好感受一下我與愛駒 CYGNUS GRYPHUS 的契合度。


台七乙是條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的山路,其中前段大多都是高速的彎道,中間則是大家追焦熱門聖地,挑了個平日請特休來騎台七乙,無非就是要讓自己騎得開心,路上車輛稀少,更能感受到 CYGNUS GRYPHUS 的特色表現,隨著油門開合與進出彎路線選擇,那股大學騎車的回憶瞬間湧上心頭,騎車就該是這樣開開心心。


很快地來到今天的重點路段-北橫公路,這條公路從桃園大溪一路穿至宜蘭大同鄉,一路有寬廣的雙線甚至三線路段,也有窄得雙向單線路段,不僅有挑戰性,久久沒上來北橫公路,更是懷念台七線 77 公里路標以及明池山莊等路段的騎乘樂趣。


北橫公路的前段,能大幅讓我感受到車輛的進步,從空冷引擎進化至水冷引擎的 CYGNUS GRYPHUS,發動不需要浪費時間等待熱車,因為冷車就有很棒的性能表現,隨著使用水冷散熱系統,就算長途騎乘也不會熱衰竭,更重要的是搭載 BLUE-CORE 科技,油門轉動後車身輕鬆發進,在山路也能帶來舒適的騎乘表現。


北橫公路著名景點巴陵大橋是必經之路,依據官方說明新設計的不對稱車台以及加長軸距,則是讓我感受到 CYGNUS GRYPHUS 穩定性與舒適性的提升,騎到巴陵大橋沒有什麼困難,順順的就到了,這也是 YAMAHA 不斷強調的人機官能與 Total BALANCE 優勢,日本廠牌果然很專注這些細節呀!


從一代 CYGNUS 到現在,CYGNUS 勁戰已經是超過二十年的長青車系,更是深植許多愛騎車的車友們購車首選,當然我也不例外,這不僅是對 YAMAHA 品質的信賴,更是對 YAMAHA 的維修品質信任,而且當年把二代勁戰賣掉換成 CYGNUS GRYPHUS 時,對於 YAMAHA 產品的二手價格保值有感。


出遊最重要的不僅是體驗過程,更重要的是要留下回憶,好久不見的台七線 77 公里路牌,雖不在熟悉的位置上,但是讓夥伴與這有紀念性的路牌合照是必要的。


YAMAHA CYGNUS GRYPHUS 125 雖然與以前的車系有些外觀上的不同,但依然改變不了是 125 級距指標性車款的代表作。


帥氣的 LED 雙燈,總是會讓人想要多看幾眼,而且新設計的 V 型線條,更讓車頭看起來新潮許多,下方還比照賽車有著擾流翼風格,多少增添些運動氣息。


CYGNUS GRYPHUS 不僅採用水冷引擎,更重要的是擁有 VVA 可變汽門技術,讓這顆 BLUE-CORE 引擎在低轉與高轉都具有高效能之優勢,而且來自日本的噴射系統技術更是穩定,最重要的是配有重車等級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更能輔助我日常通勤與山路騎乘的安全煞車效果。


前方不僅提供掛勾與置物空間,還有 USB 5V/2A 供電埠,讓我這趟雙北之行不用擔心手機導航或者聽歌聽到沒電,隨時都能讓手機補充電量。


帥氣的車身與新設計的坐墊皮革,則是讓這趟長途騎乘感受舒適且止滑,山道騎乘時有助於加分效果,CYGNUS GRYPHUS 也配有時下新車款最愛的分離式後扶手,讓我的車尾看起來非常年輕有活力。


置物箱空間不僅能放入一頂 3/4 安全帽,後面還有大容量能放雨衣或者隨身行李等物品,當然如果日後我升級全罩式安全帽,CYGNUS GRYPHUS 依然能放得下,YAMAHA 都幫我預留好日後升級空間了!


與之前車系大不相同的分離式 LED 導光條尾燈組,再加上獨立直線擺放的第三煞車燈設計,外型上看起來帥氣,同時也具有非常高的可識別度,最重要的是這樣的車尾與速可達的旗艦 TMAX 560 還有幾分相似呢!


前後雙碟煞系統,不僅能帶來強勁且穩定的置動效果,更重要的是也符合 YAMAHA 的 BEST BALANCE 設計,再加上這次配有重車等級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煞車使用得以更放心。


搭載 BLUE-CORE 技術的 YAMAHA CYGNUS GRYPHUS,是省油與節能的保證,這次更採用水冷設計,大幅提升動力與耐用性,BLUE-CORE 的低馬力耗損也讓 CYGNUS GRYPHUS 相較於舊款提升了 30% 馬力以及 17% 扭力,而且噴射技術來自日本山葉協力開發,32 Bit ECU 提供更快速的供油運算與升穩定性,讓我能夠放心地每天享受騎乘樂趣。



也因為這些技術的加持,雙北之行的第二段北橫公路顯得輕鬆寫意,過起彎來更是意猶未盡,雖然很想直接右轉繼續接往太平山,不過隔天還得回到現實面對公事的我,只能妥協左轉往台北,但往台北就代表著即將前往北宜公路,這可是讓我興奮極了啊!


為了避免夜間騎乘山路所帶來的危險,我選擇一路不停歇直接從北橫出口前往北宜入口,途中從未讓 CYGNUS GRYPHUS 休息,但也展現出水冷引擎的高耐用度與穩定性,長途騎乘不衰退,性能依然輕鬆攻略北宜九彎十八拐!很輕鬆地就來到這片大家都會停歇欣賞蘭陽平原的觀景區,順便遠眺龜山島之美。


北宜的九彎十八拐喚醒那以前說走就走的時光,三五好友只為了吃串燒烤,下午出發從台北往宜蘭,當天晚上吃完東門夜市著名燒烤串,一群車友再浩浩蕩蕩一起回台北,山路騎乘就是這麼愉悅,現在出了社會雖然朋友們連絡變少,跨上 CYGNUS GRYPHUS 騎上同樣的一條路,那些回憶與肌肉記憶瞬間湧入腦中,只是新的不對稱車台等新科技,讓山路騎乘更輕鬆也更穩定!


雖然這趟一次下來就騎了快三百公里,騎乘山路帶來的愉悅更是少不了,但下一次的山路之旅不知道是何時,所以就算在回程,也要讓帥帥的 CYGNUS GRYPHUS 與地標景點合照,紀念一下儘管 30 歲了,但依然對於跑山熱情不滅,只因為 CYGNUS GRYPHUS 就是這麼全方位的車款。


最後經過坪林,來到 34K 與茶壺彎等地,更象徵著這趟雙北之旅即將結束,雖然有些地方看起來已經與當年的記憶不太相同,不過這趟雙北之旅,CYGNUS GRYPHUS 依然帶給我相同的跑山樂趣,也能感受到 YAMAHA 在車輛設計時提到的 BEST BALANCE 特性,如果想要擁有來自日本開發設計,並且穩定與安全性以及操控性兼具的全方位車款,CYGNUS GRYPHUS 125 就成了跑山最佳夥伴!
2021-09-23
文章分享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