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職業賽車魂的新世代運動小摺RALLIART全方位試騎剖析





台灣自行車市場上原本僅有十來個摺疊車品牌,然而市況熱絡,自然引發新品牌紛紛來台。最早只是因應油價高漲,又為了節省都會居民儲放空間被設計出來的小摺,也隨著騎乘者對其賦予的期望值不同,紛紛往特定用途的方向進化。能摺可騎,當然是小摺的最低標準,然而當我們期望一部騎乘輕快,具有高度安全性,且又方便攜帶摺疊的小摺,這時候就必須用更嚴苛的標準來看待。







與日本技術母廠三菱自動車合作數十年的中華汽車,在今年六月發表了以日本MITSUBISHI御用改裝車品牌Ralliart為名的小摺車系列產品。就進入市場的時間點,Ralliart小摺當然說不上拔得頭籌,但是從他們在小摺市場的高峰期之後,依然堅持推出這系列的全新車款,可見是深思熟慮,也展露出想要長期經營這個品牌的大廠風範,不像一些名不經傳的小廠只是來湊這場熱鬧。



原廠對Ralliart系列摺疊車的定位是「具有賽車靈魂的運動版時尚小摺」。賽車靈魂四個字當然是來自日本Ralliart賽車長期在各大越野賽事的輝煌成績與血統,然回歸到單車的本質來考量,我們還還是必須一一檢視實際車架與各項零組件的特色。



輪徑與外胎的選擇





我們這次試騎的是Ralliart小摺系列產品最頂級的F127車款,這款車最大的特點是它採用比一般20吋摺疊車稍大的451輪徑(久裕二培林花鼓+亞烈士雙層魚眼輪框+建大反光防刺胎),在人力驅動的單車世界,輪徑能大一吋,踩踏慣性就會大一分,短途騎乘或許差異不大,但是長程下來效率大為提高,會擁有比一般使用406規格的20吋小摺更好的運動性能,這應該就是以運動小摺為號稱的27速頂級款Ralliart小摺選用這個輪徑的原因。






 





久裕二培林花鼓



我們再來看影響騎乘效率甚鉅的外胎,以試騎的頂級車F127為例,原廠配用大廠建大的Kompact防刺胎,寬度1又3/8吋,最高胎壓為100Psi。從這款外胎的選擇,其實可以看出原廠較為深層的思慮,首先防刺胎雖然重量較重,但是安全性大幅提升,對於台灣地區以惡劣聞名的路況擁有較佳的應付餘裕,其次它的胎面具有細小顆粒,在潮濕或是稍微泥濘的地面擁有較佳的抓地力,這也可說是針對台灣多雨型的天候所設計。



車架摺疊機構

看完最外顯,也影響摺疊車各方面性能最多的輪徑和外胎,讓我們回到核心價值所在的車架。Ralliart的車架採用最常見的橫向摺疊,摺疊點為龍頭和車架大樑。從外觀來看,這兩處的摺疊機構較一般的設計稍大,一開始會覺得視覺上有稍不習慣之處,然而如果深入研究,會發現這是一項非常有價值的妥協。





非常紮實的摺疊盒結構





創新的卡榫撥桿,直接設計在摺疊機構當中



一直以來,橫向摺疊在機構的耐用性以及騎乘的效率上就有不同的評價,不過Ralliart卻以傳統為基礎,開發出全新的摺疊機構,有可能解決這些問題。在創新的部分,Ralliart首創在摺疊機構裡面加入一個固定機制,一方面扮演摺疊時的固定功能,一方面又扮演展開時的安全卡榫功能,這樣的巧思值得讓人擊掌。此外,這兩處摺疊機構的連結鉸鏈處大概也是市售小摺中最粗大的,這是基於安全考量而設計搭配的,不僅看來堅固,在實際騎乘中,也驗證了車架的確紮實。因此,不管是龍頭下摺,還是車身對摺,亦或是反向的展開,都必須先鬆開機構中的安全卡榫,摺疊機構才會脫離定位。此外,Ralliart也是少數將龍頭收摺到對摺的車身之間的車款,這樣的設計可以讓摺疊之後的視覺更顯清爽,避免龍頭與把手碰撞刮傷,也縮小了摺疊之後的體積。



摺疊步驟





摺疊第一動 鬆開快拆





摺疊第二動,按下安全固定卡榫,接著將龍頭往下摺疊,到了定位就會自動卡住





摺疊第三動,鬆開大樑快拆





摺疊第四動,扳動安全固定卡榫,再對摺車身即可,如果需要更小的收摺體積,再鬆開座管快拆,降低或是取下坐墊即可。





收摺之後,龍頭和車架都有卡榫固定,不會散開,比一般用磁鐵設計或束帶固定的方式高明許多。



隱藏式走線

 





除了充滿巧思的摺疊機構, Ralliart還採用非常費工的隱藏式走線,讓後煞車線、前後變速線都穿過車架大樑,塑造出極為簡潔的車架外觀。







 


定位調整立管與座艙區

 





為了讓Ralliart可以適用於各種不同身材的騎乘者,龍頭立管採用三段高低可調的設計,透過定位卡榫與快拆把手來調整。這項設計賦予相當大的使用彈性,使用者可依不同身高採取適合的龍頭把手高度,在市面上眾多的小摺產品當中,也是極為少見的貼心設想。另外再從立管的直徑來看,也必須稱讚Ralliart在用料方面相當實在,這幾乎也是市售車上最為粗大的小摺立管,實際騎乘時提供了非常紮實的路感,不像一般摺疊車立管在高強度騎乘時容易產生搖晃的不穩定感。





車手把和立管的結合處,也非常粗壯,令人印象深刻





車手把總成





變把採用台灣微轉產品,以增加價格競爭力





Radius的煞車把手,適合手較大的車手;鈴鐺可以增加市區使用的安全性





坐墊前半部相當窄,適合高迴轉數的踩踏方式



實際試騎



為了瞭解Ralliart的實際性能,我們利用假日和朋友上了一趟巴拉卡公路。這條北台灣最棒的中級山路,如果從捷運紅樹林站起算大約有接近20公里的上坡,海拔爬升約800公尺,整體難度雖然不及武嶺、塔塔加,但是作為半日單車運動路線已經十分稱職。在整個超過50公里的試騎過程中,發現平路的加速尚稱輕快,雖然451輪組還是比不上正規700C的公路車種,再加上帶有小顆粒的外胎,要維持既有的速度需花較多的踩踏力量。不過到了爬坡路段,車架紮實和小輪徑的優勢就開始展現,爬坡非常輕鬆愉快,雖然Ralliart F127配用Driveline 52/42/30T的大齒盤、11-32T九速飛輪,以及C/P值相當高的Shimano Deore後變速器,不過一直上到此行最高點二子坪也只用到42T的中盤,以及倒數第三片飛輪,顯見Ralliart
F127的齒比配置在山路上綽綽有餘。





Driveline三片式大盤,提供充裕的齒比範圍





台灣微轉公路車系統的前變速器 FDR-439





登山車系統的Shimano Deore後變速器與11-32T 9速飛輪







Ralliart F127頂級車款的建議售價為2萬出頭,在目前的小摺市場中屬於中價位,也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個價位帶。論其優勢,獨家專利的摺疊機構最為顯眼,讓它有機會比他廠同級車在摺疊方面更安全、更便利,騎乘感也紮實,再加上效率比406更高的451輪徑,也是它的加分之處。最後,如果再加上中華汽車龐大的維修體系為服務後盾(全省匯豐汽車服務廠保固服務),有機會可以展現出一番不同於既有單車市場的經營模式,讓車友在選購小摺時多了一個優質選擇。試騎完Ralliart小摺之後,我們喜見小摺市場上又多了一個非常可敬的競爭者,無論產品本質、價位、整體c/p值,這對於消費者來說,絕對是一大福音。





RALLIART小摺目前共計推出有7/18/21/27速四種車款,並享有新安東京海上保險1000萬產品責任險,相關產品資訊可洽詢官網:http://www.mitsubishi-motors.com.tw/bike/







2009-10-20
文章分享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