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成為速克達代名詞的Vespa,自1946年誕生至今除了成就交通工具的革命之外,後來更隨著新聞媒體、廣告及電影的宣傳,Vespa成為一種文化和流行的風潮,行銷到世界1 3 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台灣市場經過早些年的風雨,如今在太古集團的代理下,Vespa品牌也開始有穩定的銷售服務與齊全的產品陣容,除了較為入門的125/150c.c車型持續引進各樣版本販售之外,搭上國內日漸興起的大型重型機車風潮,以及排氣量超過249c.c的黃牌大重機也在今年七月開放行駛快速道路與快車道,總代理太古通運也引進了家族中排氣量最大的GTV 與GTS 300ie雙車系,提供大重機愛好者另一種風格的選擇。

■一脈傳承的經典細節
GTV車系是一款為了慶祝Vespa創廠60周年,以相同於GTS車系架構創造出的雙生復古車型,在車格設定上兩兄弟在300cc的級距中扮演一武一文的角色,作為秀氣書生的GTV妝點了大量的高度質感車身配件,包括特製小風鏡、可折疊的鍍鉻後置物架、專屬車型紀念銘牌以及閃亮的鍍鉻輪圈等等。

▲Vespa因其引擎聲及特殊的腹腰、車尾造型而被公司經營者Enrico Piaggio取名為義大利文的黃蜂(Vespa)的渾圓線條至今仍歷久不衰。

▲GTV車系獨特位於前土除上的圓形復古式頭燈、外露式的管狀把手與特地將前後座分離的坐墊,則是向1946年的始祖Vespa 98cc致敬。

▲車頭上的透明小風鏡更有提點全車文雅造型之效果,但由於面積不大實際騎乘時並無明顯降低風壓的效果。

▲外露式車把上的電鍍煞車總泵以及與車身同色烤漆的獨立開關座,Piaggio兼顧細節由此可見。

▲GTV 300ie的車把寬度與平衡端子更較其它車款大與重,帶來高速行駛時更為平衡的車手反應。

▲儀錶採雙層式設計,上層時速表提供公里與英里對照;在實際騎乘後發現,油量指示燈在油表剩下兩格時即會提醒駕駛已處於低油量。

▲由於GTV 300ie並無水溫錶可顯示水溫,僅在下方儀錶以警示燈提醒駕駛引擎溫度異常;由於引進台灣的車型並無搭載ABS系統,因此右二的ABS燈號並不具警示功能。

▲12吋的前電鍍輪框因其它結構皆在另一側,才能在豔陽下閃閃發亮;而原廠輪胎配備前:120/70-12 後:130/70-12的米其林City Grip,應對各種路況皆能給駕駛人良好信心。

▲前置物箱上方的金屬銘牌大幅提高復古質感為GTV車系專屬,「Made in Italy」的字樣更彰顯其進口車身分。


▲前置物箱內藏有保險絲盒與隨車工具包,只要在鎖頭處於龍頭未上鎖的狀態下按壓即可打開,用來放置輕便雨衣、手套、手機、錢包等隨身物品十分方便。


▲前後分離式坐墊除了像經典前輩致敬之外,造型符合人體工學乘坐舒適度同樣令人喜愛;原廠更在坐墊下設置一抽取式防水套,在台灣多雨多塵的環境下更顯實用。

▲坐墊開關的電磁閥與前手套廂一樣,只要在鎖頭處於龍頭未上鎖的狀態下皆保持作用。



▲受限於車體造型GTV 300ie車廂空間表現較為一般,大約能放入一頂3/4安全帽以及兩套雨衣等雜物;同時車廂可直接抽起傳統特色,如車主需自行維修更添便利性。

▲回彈式的鍍鉻後貨架不但更添時尚氣息,只要搭配彈簧繩即可有效擴充GTV 300ie的置物空間。後煞車同樣採220 mm碟盤則制動效果更為顯著。

▲做工精美的手動收折式後座腳踏,雖在便利性上稍打折扣但可確保耐用性,幅寬較大且上有止滑浮刻實用性極佳。

▲較特別的是GTV 300ie側柱採回彈式設計,可確保側柱不會在車輛行駛中仍未收回之安全疑慮,但停放車輛時得更注意地面坡度及側柱是否有架設至定位。
■更可靠的機械結構


▲散熱水箱分為兩具藏在前土除左右後方,散熱效率高但風扇作動之後聲音明顯,並將陣陣熱氣往駕駛者膝蓋吹去,但好在就算行駛於市區車陣中風扇也不需長時間運作以達冷卻效果。



▲GTV 300ie搭載的SOHC單缸四行程278c.cu引擎,屬於Vespa排氣量200c.c至300c.c級距的引擎稱為QU.A.S.A.R.(Quarter Liter Smooth Augmented Range)族系,動力輸出最大馬力可在7500rpm時達21. 5ps,最大扭力輸出則是22.3Nm/5000rpm,搭配Magneti Marelli所提供的新式電子噴射系統較以往更為省油與耐用,檢修週期也延長了65%,由六千公里延長至一萬公里;後懸吊系統的四段預載可調雙柱避震器,更能應對各樣路況進行調整。

▲在前輪部份懸吊同樣採用Vespa獨特的單搖臂懸吊結構,而前煞車系統則是220 mm固定碟與活塞直徑25mm的單向雙活塞卡鉗,輔以原廠搭配的金屬油管雖稱不上頂級但也堪用。


▲新世代Vespa採用的CVT系統亦大幅模組化,傳輸效率好且維修保養容易;相較於規格一般的前煞車系,後煞車採220mm搭配對向活塞卡鉗則是力道更為紮實。
■動力充沛、回饋舒適

▲許多人認為大型重機是又大又重難以駕馭的野蠻機器,如果加上Vespa招牌的鋼製單體式車架肯定更為笨重,但其實GTV 300ie的車身尺碼與同級國產對手相較之下相當精短,只是經典的豐臀讓車身寬了些,而僅158kg的車重更是比國產對手輕上約19kg,在初接觸時並不需花上太多時間習慣。

▲雖外型上沒有大型重機的氣勢,但輕轉油門加速時即可感受到引擎低轉大扭力、輕車身帶來的暢快,讓人可輕鬆擺脫車陣,展現出大排氣量車款的動力優勢。而斯文派的長行程低阻尼懸吊設定,面對國內惡劣的路面環境十分舒適,吸震能力極佳。至於市區中大車流量以低速行駛,同樣因GTV較小的車身與前束角,動態靈活度不亞於白牌重機,就算用於通勤亦十分便利。

▲逐漸加大油門開度會很驚訝GTV 300ie反應就算在高速時再加速也可以如此敏捷;由於原廠傳動配置並非高轉速或是性能化設定,因此小編原先並不期待高速會有特殊表現;但GTV在時速80km/h鬆開油門再重新加速,仍能迅速將時速錶指針推至120km/h後才逐漸放慢,整個過程流暢且平順,加上寬車把帶來的穩定性,甚至容易讓人有誤判車速的錯覺感。

▲隨著車速加快,小編也發現GTV 300ie的前制動系統就顯得略為不足,因為黃牌重機可行駛快速公路後,在車速近百的高架橋上遇到前車急減速,就得將煞車系統逼出全力才能達到想要的安全距離,建議時常騎乘快速道路的車主可再加以升級前煞車系統,以應付高速煞車等突發狀況。

▲彎道的動態表現GTV 300ie在Vespa先天的高剛性車架幫助下,車身重心十分集中且好掌握;不過由於GTV車系在懸吊設定與車格同樣文雅,使用偏軟的彈簧與低阻尼設定,因此在過彎時也失去不少支撐力與傾角,快速劃彎並非其長處;不過好在如果車主喜愛這種熱血場面,可以選擇懸吊與阻尼皆強化過的兄弟GTS車型,或換裝其避震器來達到更佳的表現。
■總結:

包含小編在內很多人聽到GTV 300ie售價後,會認為售價高昂難以下手,但實際試乘之後證明我多慮了,Vespa特色的金屬車身、電鍍細節等各項質感遠勝過台灣人習慣的「塑膠車」;加上騎乘坐姿設計時即考慮到騎士的舒適、穩定與安全,使得就算是大型重機車男女也能輕鬆騎乘。
同時GTV 300ie穩定的電子噴射系統、CVT傳動系統維護容易、12吋輪胎售價低廉等等優點,讓您不需擔心通勤帶來的保養成本,甚至是稅金都相當平易近人(牌照稅1620元+燃料稅900元)的優勢,但卻能行駛快速道路、快車道等,充分享受完整路權帶來的充份便利。
當然,搭上Vespa最引以為傲的文化與風格,騎乘GTV 300ie絕不是僅僅作為移動工具這般平庸無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