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

本人曾經坐12路公車時,坐到一台三門公車,論舒適程度,比起加長型公車來得好,一輛造價450萬,買三台都比買一台加長型公車1367萬便宜,機動性更強,三個門的上下車速度也不比站外刷卡的BRT差,當初為何不在中港路...
更多

看過筆者先前的BRT體檢報告,回想20個月前給的建議(應該是2014年3月丟的)先看內容,下面簡單解析【前言】轉運站是台灣目前逐漸興起的運輸節點,轉乘更方便。台中正在規劃大宅門轉運站的同時,筆者想借用宜蘭轉運站...
更多

我想...就不用說太多BRT我想...請大家轉戰BRT體檢報告,就這樣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60&t=4561452空氣污染台灣製造,對岸...
更多

小弟有車也有機車因為台中車多機車也多,停車位又少大眾運輸是需要建設和方便以提高大家的利用率小弟和內人之前在東京生活很常搭乘電車和公車,所以回台灣也希望可以多利用大眾運輸雖然期待著MRT但是還未完工,也不知道為什...
更多

中市BRT改為優化公車,相關的車站、機台、維修機場建築至今未驗收,10個月來僅「部分驗收」站體上BRT3字;為何急著驗收?據了解是為了拆除,不留BRT字樣。此事昨有綠營議員質詢才暴露,但交通局長王義川解釋,驗收...
更多

回頭做BRT就是認輸, LRT&MRT藍線應該也是沒得搞, 三年後綠線捷運也來不及開通, 水湳轉運站BOT可能也B不出去, 連水湳鐵皮屋轉運站可能也生不太出來, 只有公車站更新有機會換塊招牌變成轉運站,...
更多


先給大家幾個數據:我想沒有人懷疑中港路的運量吧~~運量反映在公車業者的營收之前BRT時代 每車每公里平均約120元相對一般公車路線營收約莫僅30~50元中港路公車加BRT之運量約達每日7萬人次換算每月可達21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