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WIFI分享器 我對這方面不懂
我再考慮小米HD 版的分享器
想請問各位 除了他們家的品牌
還有哪家WIFI分享器品牌也有跟他一樣強的WIFI訊號 可穿牆(有沒有硬碟無所謂)
請問大家還有哪些品牌推薦的?
謝謝!!
pockyd wrote:
最近在看WIFI分享器 我對這方面不懂
我再考慮小米HD 版的分享器
想請問各位 除了他們家的品牌
還有哪家WIFI分享器品牌也有跟他一樣強的WIFI訊號 可穿牆(有沒有硬碟無所謂)
請問大家還有哪些品牌推薦的?
謝謝!!..(恕刪)
轉自 UNIFI UBNT的客服問答
你看了會更清楚
「
功率大只能適用在相對空曠的少數應用場景.
想讓 wifi 穿墻使用還能很穩定的都是在耍流氓.
覆蓋範圍也是同樣道理, 隨著距離拉大後自由空間中的路徑損耗也會急劇上升, 在距離遠到一定程度後和穿墻的效果實質上一樣(衰減大).
即然功率大小並不能代表一台設備的性能好壞, 那我們要如何來評估一個無線系統的性能優劣?
這裏告訴大家應當是它的 靈敏度 和 選擇性 這兩個參數.
如果我們把 發射功率 比做人說話的音量, 也就是你說話的嗓門有多大,
那無線的 靈敏度 就好比是人的聽力, 你能夠聽到多微小的聲音.
同樣 選擇性 就好比是人的分辨能力, 體現在你能不能從一堆人講話中分辨出你想聽的人在講什麽.
由於室內 AP 面向的用戶群體都是終端用戶, 它們的功率都相對較小. 你的設備再強, 穿墻再厲害, 但是你的終端卻穿不了, 這樣兩端功率不對等也是空談.既然他面向的服務群體的功率有大有小, 所以對 AP 端來說你再怎麽增加你的功率都是沒有意義的. 這就好比一個有聽力障礙的人, 當聽不到別人講話時把自己說話音量提得再高也無濟無事.
同理, 聽力好了但是分辨能力不夠, 無法區分什麽是有用信號, 什麽是無用信號也不是一個好的無線系統. 就像人類一樣, 在擁有了聲音洪亮, 口齒清晰的表達能力外, 還應具有良好的聽覺能力才能與人良好溝通, 所以評估一套無線系統應當評估他在發射和接收兩個方向的性能. UBNT 的室內無線設備都具有優化後的
HSR(High‑Selectivity Receiver) filter 來提供更好的接收靈敏度與選擇性, 來為各種終端提供最佳的信號質量來滿足最佳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