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比快 Ubiquiti UniFi Professionals (持續更新)

willyyen wrote:
我是用UPS搭配USG,剛好今天就遇上台電維修停電
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怎麼關掉USG,好像只有直接拔插頭? 因為也找不到任何的電源開關
好像用UPS的意義少了點...(恕刪)


感謝分享.
USG, USW & UAP 這些裝置直接斷電不會有問題, 但一般要保護的是 UCK cloud key 上面的設定及資料庫. 所以在 cloud key gen2 才內建電池. 真的斷電它能夠自行安全 shutdown.

但 UDM-PRO 它已經內建 Cloud Key 功能了. 那怎麼安全 shutdown? 可能是我多慮了. Ubiquiti 有出一台 UPS.

USP-RPS. 不過蠻貴的.
FB: Pctine
pctine wrote:
感謝分享.USG, USW...(恕刪)


應該ui出的ups,價錢會很精美

還是便宜的apc用用就好...
willyyen wrote:
應該ui出的ups,價錢會很精美
還是便宜的apc用用就好...,(恕刪)


主要保護的是 UDM-PRO safe shutdown. 另外因為很多的 UniFi 設備是 PoE, 所以供電給 PoE Switch 也是其主要目地吧.
FB: Pctine
UniFi UAP Access Point 比較

自己手上有的 UAP 設備不多, 這算是野人獻曝請見諒, 初次想購入 UniFi AP 的網友可以參考.

UniFi UAP Access Point 算是大多數剛使用 UniFi 產品的人必買的設備, 不少人未使用 USG router & USW switch, 但仍購入 UAP access point 做為 WiFi 連線用. 主要就是不貴再加上穩定.

UniFi AP 至今總共出了三代, 在官網有詳細說明, gen1 基本上算是淘汰了, 新版的 UniFi Controller 大多也不支援舊品了, 現市面上仍在銷售的是 Gen2 (AC Wave1) & Gen3 (AC Wave2)

UniFi AP Generation

(取自官網)

比較常見的是 UAP-AC-PRO, UAP-AC-LR & UAP-AC-Lite.
UniFi AP Compare Chart

如果購買二手品, 要特別注意的是, 即使型號相同, 但硬體的版本可能不同, 例如 UAP-AC-Lite 它就出了非常多硬體版本, 早期的版本支援的是 Passive PoE, 非標準 802.3af PoE ,但後期的硬體版本改了, 可支援 802.3af, 這部份是在購買二手品要注意的. 當然現在新品都是支援 802.3af 的.

到底要買那個型號
在官網上面有詳細的硬體規格比較表, 如果沒有預算上的考量, 建議是直上 gen3 AC Wave2 的 AP, 不過就是價位上會比 Gen2 高不少.

以 UI US store 價格為例.
UAP-AC-Lite, $89
UAP-AC-M, $99
UAP-AC-LR, us$109
UAP-AC-PRO, us$149

各級距價差不是太大, 自己會偏好選擇 UAP-AC-LR or UAP-AC-PRO, 但這是北美的價格, 台灣代理的定價上, UAP-AC-PRO 價位會高出不少, 不少人就偏向選擇價位較低的 UAP-AC-Lite & LR. 自己的經驗是這兩款就相當好用了

UniFi AC Mesh AP
UniFi 出了兩款名稱為 Mesh 的 AP UAP-AC-M & UAP-AC-M-PRO. 其實 UniFi AP都支援 Mesh, 也不曉得為何只在這兩個型號上特別強調這功能.

其中 UAP-AC-M 規格上和 UAP-AC-Lite 差不多, 但造型上完全不同, 至於如何選擇? 如果要安裝在室外, UAC-AC Mesh 系列才能使用在室內及室外(防水). AC-Lite 只能安裝在室內. 其他建議就依照安裝的場地去決定, 頂裝就只能選擇 UAP-AC-Lite 這圓盤狀的, 至於安裝在壁面, 則 UAP-AC-M & UAP-AC-Lite 都適合.
FB: Pctine
pctine wrote:
UniFi UAP ...(恕刪)


平行輸入價錢比較好,差保固,但破4000以上好痛!

買了HD,大失血,準備又要再儲一顆HD費用
tenz9596 wrote:
平行輸入價錢比較好,差保固,但破4000以上好痛!
買了HD,大失血,準備又要再儲一顆HD費用,(恕刪)


好像有些平行輸入的賣家也有提供保固.

UniFi AP 高規的確實水貨和代理商的價差比較大, UAP-AC-HD 可能企業用的機會比較大, 家用應該不會買到這個等級.

ps: 剛才忍不住, 還是去訂了一顆 UAP-nanoHD,

FB: Pctine
pctine wrote:
好像有些平行輸入的賣(恕刪)



當初在猶豫 nano-hd 和 HD,後來看官網資訊~

nano-hd 的 2.4G 卻只有300 Mbps,再來晶片是聯發科

2顆5G~是1733,而HD覆蓋範圍比nano-hd 高~晶片是高通~



看了好多相關討論~最後選HD還好不失望!

家中3層樓~1樓是HD~預計3樓HD,之後再看看,2樓是否改用nano-hd效果
tenz9596 wrote:
當初在猶豫 nano-hd 和 HD,後來看官網資訊~
nano-hd 的 2.4G 卻只有300 Mbps鬱卒,再來晶片是聯發科
2顆5G~是1733,而HD覆蓋範圍比nano-hd 高~晶片是高通~(恕刪)





這兩款的價差頗大, nonoHD (us$179) vs HD (us$349), UAP-HD 價格已經是兩倍了,

至於 2.4GHz 300Mbps 的部份, 這就看如何應用, 當初有考慮到這裡, 如果是家用高速無線 2.4GHz 已經很少使用, 大多朝 5GHz 應用來走. 2.4GHz 現比較多是在 Smart Home 等 IoT 裝置上 (或印表機等).

所以大家就看個人的應用及預算去選擇.

#############################################################
在 UniFi AP 選擇上, 看到比較多的是在 UAP-AC-PRO 和 UAP-namoHD 這兩者做抉擇, 因為這兩款價格比較接近. 如果是 outdoor 就屬 UAP-AC-PRO, 它的塑料等據原廠所言, 是有針對 outdoor 做不同的原料. 自己手上也只有 UAP-AC-PRO. 等訂購的 nanoHD 到手再來做比較.
FB: Pctine
Controller speed test 測速功能

在 UniFi Controller > Dashboard 上面有一個 speed test 測速功能, 另外也可以啟用定期自動測速.
Settings > Site 裡有 speed test 排程. 而測試的結果於統計資訊的頁面可以查詢到.

FB: Pctine
UniFi WiFi load balance 負載平衡

在 UniFi WiFi 可以透過多顆 AP 構成 WiFi group, 並達到負載平衡的目的, 例如在一個會議室中, 佈建多顆 UAP WiFi AP, 但正常的情況下, 由於用戶端都可以連上這幾顆 AP, 而發起連線需求的是由 Client 主動提出, 這樣有可能造成多台電腦或是手機都連到同一顆 AP, 彼此之間的 Load 不平均. 當有的 AP 負載過高, 這樣連線的體驗自然就不佳.

可以利用 Controller 中的 WiFi load balance 來平均分配.

啟用 Advanced Features.


啟用 WLAN group 中的負載平衡功能


指定 UAP 所屬的 WLAN group


如圖示, 用戶端平均分配到 WLAN group 中 AP 了.


在 UniFi 官方沒有太多文件提及它的 Load Balancing 做法, 例如不同型號的 UAP 負載能力不同, 它是否會根據其特性來做分配?還是都平均分配? 所以規劃上就儘量在要做 load balance 的同一個 WLAN group 中使用相同特性的 UAP 是最佳的.
FB: Pctin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