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就是WiFi穿牆王的祕招,小心啊...

我也收到了

我照著說明書上的指示輸入我的光世代帳號密碼

然後就爆了完全無法連線

這一台也沒有reset

自製腳本爛死了...
聽說過卡皇嗎?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一直不鼓勵大家幾層樓還考慮穿牆。輻射造成的危害可以是沒危害,也可以是無法挽回的嚴重。
我還要用不同的方法減少輻射。。。

吉米3256 wrote:
最近參加了TTC舉辦...(恕刪)


真的那麼擔心

不如有持續運動的習慣
因為最早期的WiFi標準是「全時放射」(跟Repeater的原理差不多,沒有功率控制),後來的g/n標準我沒很仔細研究,所以我才會那麼care,而且我的AP就放在螢幕旁邊...

如果802.11g/n AP是像3G手機那樣,做到動態功率控制(有傳輸才發射,而且功率隨傳輸速度變化),那我也不用擔心~~~
吉米3256 wrote:
家裡的AP共用過4個...(恕刪)


關於Broadcast SSID方面, 看使用端的系統.Windows/linux/mac 的有各自不同的狀態.以windows例講,windows會主動的broadcast一個封包,嘗試找尋附近的AP.接收到封包的AP會回復另一個封包.以生活的例子來講,在用windows筆電時,會發現筆電會自己連上已經存在電腦設定的SSID,就是一個例子.當然其中還涉及到許多資訊,只是大概提一下.

關於AP,要看的部分有幾點:使用的頻率如2.4Ghz或5Ghz,還有AP主機的設計,天線的設計,天線的功率,天線的數量,採取何種傳輸方式,周遭空氣的干擾,鐵器,玻璃甚至水滴都會對傳輸的波形有影響.直接影響到傳輸的速度,而AP會因為周遭的干擾而可能使用不同的波形技術傳輸.還有其他的因素有興趣可以找相關資料.

有關天線的觀念,一般我們講天線的功率/效益高一點對於傳輸甚麼的有幫助.實際上是要看天線的設計,還有AP自己本身的設計.天線有好幾種不同的設計,一般家用天線的發射波形設計比較偏向於圓形,可是也不會是真的圓形,這其中有滿多的因素會影響天線的波形是呈現甚麼樣的形狀,而這要看廠商是怎麼設計.所以高功率/效益的天線會不會比較好,比較需要知道的是天線的設計是什麼.不過一般家用的無線AP比較不會有技術性的產品資料可以看,很難知道這其中的波形成甚麼形狀.有專業的儀器可測量就是.

另外每個國家都有無線頻率規範,假如使用超過這個規範即屬於違法的行為,所以建議不要使用過高的發射功率,upsangel也提到高功率其實對於人體其實也會有隱憂.我們都會想不要太常靠近微波爐,但是微波爐所產生的頻率和無線AP所使用的頻率也是2.4Ghz,所以能夠發射功率不要太高就盡量避免.台灣2.4Ghz是使用FCC的規範是36EIRP. 5Ghz是NCC自己規範.
這台的確不好設定,可能是對Open-wrt的UI不熟吧,那個Save&Apply好像怪怪的,我都要回到上一層目錄按connect才會啟動interface...(WAN與WiFi都一樣)

luckystrike566 wrote:
我也收到了我照著說明...(恕刪)
有些車的時速表也畫到 240 公里以上,
但真的跑的到嗎 ?

同理,就算是設定表可以設定到 500mW,
不代表一定跑的到。

台灣 NCC 爛歸爛,
但是這部分還有在管,
台灣所有販售的AP都得經過 NCC 認證,
所以發射功率大家都是大同小異的。

不須過多擔心。
KevinYu0504 wrote:
有些車的時速...(恕刪)


我在玩openwrt的時候留意到一個選項是地域,選不同的地域可以有不同的頻段和強弱限制
openwrt有這個設定自然有能越過這個設定限制的方法

用固件調高發射功率是很容易DIY的,但是說出廠的時候應該是當局審查好,看香港這邊的討論也是熱烈的: http://www.hkepc.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989713
吉米3256 wrote:
這台的確不好設定,可...(恕刪)


我現在是連AP都連不進去做設定了

打電話回去給他們說貨運公司會來聯絡我換一台

真的好麻煩

再請教一下它測速是寫在韌體裡面不用去管它自己會偷跑+上傳數據

還是要自己去ping某些網站才有紀錄

我看抽獎是抽不到嚕 =.=
測試是寫在韌體裡面,但是我收到這台AP之前已經很4~5筆測試資料了,應該是改玩韌體後的測試吧 (TTC的速度好像是60M)

luckystrike566 wrote:
測速是寫在韌體裡面...(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