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yearbirthday wrote:但是我上網看的這種硬體設備都只有5個孔那要怎麼連20台...會每個孔下面還要接HUB吧......(恕刪) 路由器一般不會太多的 LAN 孔,大部分都是只有 1 LAN 孔有5孔那種的算多的,可能家用型的,家用型的才會很多孔↑交換器/集線器,網路隨便找的圖片交換器(Switch),有 24孔的啊,3C賣場都有賣,100M 的比較便宜,全新約 2千。Switch 有分 L2 無網管型,L3 網管型(貴鬆鬆)買 L2 的就好了。L3 網管型,那種是切割 VLAN 子網路,管理 IP/MAC accesslist 允許連線表...之類用的,基本上用不到。且如果不會用=白買。大部分好像要下指令的。L幾?的意思:↑ OSI 網路模型共有 7層(Level 1 ~ Level 7)如圖所示,Level 2 (L2 層),是乙太網路信號規格Level 3 (L3 層),是 IP、通訊協定 那些的L2 的交換器,就是單純交換網路信號而已L3 的交換器,可以管理 IP (允許通過、禁止通過)那些也可以看作等級,等級愈高的,功能愈強前面說的 L7-filter是用來過濾 Level 7 應用軟體層 封包的一種過濾器*******************************************Q.路由器如何使用(如何區分20台電腦中每一台)?A.基本上不用去區分,就給 BT 協定最低優先權就好了。可以設定:凡是 BT 封包(無論來自哪一台電腦),QoS (頻寬管制)優先權就是最低。如不想開放 BT,也可以直接整個封鎖 BT。路由器可以分辨:某種軟體的 通訊協定 或 埠號。無論是哪一台電腦傳來的封包。Q.但如果想區分,比方說:想要你的電腦不受限制,有特權之類的。A.可以用 IP 去區分,給你電腦的網卡設定一個 固定 IP(192.168.0.X 那種的區網虛擬 IP)然後路由器增加一條規則:來自 192.168.0.1(假設是你電腦)的封包,最高優先權,然後你電腦的優先權就是最高的。QoS 上,也可以給你的電腦,設一個 保證頻寬,別人無法搶。比方說:對外 100M/40M切割一下,QoS 分配 10M/2M 是你電腦的保證頻寬,這 10M/2M 會被路由器保留下來,只有你的電腦能使用。Q.那如果房客亂改 IP,也故意設固定 IP,衝到你電腦的 IP,怎麼辦?A.可以設定綁 MAC(每一張網卡,都有全球獨一無二的 MAC 序號)DHCP 自動取得(IP 指派功能),可以設定來自某個 MAC 的電腦,永遠取得同樣的固定 IP。比如:來自 aa:bb:cc:ee:ff 的網卡的電腦,永遠取得 192.168.0.2防火牆也可以針對 MAC 去設定,不管它電腦 IP 多少,只看 MAC,只要來自這個 MAC 網卡的電腦,就封它的BT傳輸。不過鎖 MAC 有個問題就是:一般情況下,不會刻意去調查房客電腦網卡的 MAC序號。且房客電腦也有可能更換,網卡不一樣,MAC 就不一樣。鎖 MAC 這種的通常是辦公室或學校宿舍在用的,要有人去管理。(想上網要填申請表什麼的)Q.RouterOS 的機種,3~4千元價位的,哪一台好?A.這個沒研究建議可以去站內專門討論 RouterOS 那一篇主題,問問看。RouterOS 由於太專業,設定上不是那麼友善,需要一些網路知識基礎,假如真買了,可能也要去爬教學文,那篇好像也很多討論。基本上只要 RouterOS 的機器,都不會太差啦,就看哪台規格好(比較一下 CPU、RAM 那些),外型順眼。註:RouterOS 是一種 路由器 作業系統。理論上每一台的機器的功能全部都一樣(作業系統一樣),差別只是硬體規格。就像 i5電腦 和 i7電腦,都是跑 windows,而 windwos 也都是一模一樣。差別只是 CPU 不一樣。不過 RouterOS 好像有分授權等級的,等級低是鎖住某些功能的。買的時候要注意授權等級。就好比 windows 有家用陽春版(閹割某些功能),旗艦專業版(全部功能),類似這種差別。
我們是牽中華100M/40M的網路目前在我名下應該有管理的權限...最頂層的數據機我能掌握的到感謝fedora大大解釋得那麼清楚所以我只要買路由器就可以做控制了吧?可是L2沒網管沒網管不就是不能管理嗎應該要買L3才對啊?還是說SWITCH 不是我該買的而是該買路由器呢?謝謝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407110238458像這一台有符合我的需求嗎?
沒這麼麻煩吧其實看不出來你現行的架構是什麼,但是應該也是一台IP分享器+數個Hub 來分接建議買個 Vigor 2920 之類的分享器 來置換原本的分享器 (不一定要這台,只是這台剛好廣告多...)在分享器裡面設定 Default Max Session 為 1000 或 2000再把Bandwidth 上下傳 照分一下 比如說 4M/1.6M 這樣的比例 (留一點頻寬)這樣就兩全其美了我是覺得沒有必要限制完全不能用P2P 反正每個IP切固定頻寬隨他們玩不要干擾到別人就好歐 對了 !! Hub 最好是不要分太多組 ~ ~還有 有時候網路會變慢其實分享器本來就弱 就算正常使用也是人一多就掛了
老實說,管理真的很難,要花很多時間和很多錢提供一個以前租屋的經驗,曾經租過整棟套房共20間一開始房東拉了一條100M的網路,還算堪用,後來也是發生樓主的問題好心的房東想說反正一個月20間的房租,再多拉一條網路也沒多少錢不到一個月,兩條100M的網路又不夠用了,大家還是吵,最後總共拉了四條100M的網路平均五人共享一條100M網路還不夠,最後房東氣炸,找專業資訊公司來設定處理......之後我搬家了,新的租屋處共45間套房,房東只拉了一條100M的網路,但是從來沒人說過網路問題原因很簡單,房東是拉第四台業者的網路,業者機房設定就是直接封了P2P房東不用花錢裝一堆設備,租屋契約也說明清楚不能使用P2P,房客也沒資格吵一句話,不爽可以不租,當沒有P2P可以使用時,頂多逛網拍,收MAIL,看新聞,上FB100M真的是綽綽有餘........
nameyearbirthday wrote:我們是牽中華100M...(恕刪) L2 switch有區分有無網管功能有網管功能的設備 又有功能多寡之分最多的Layer 2+ switch跟L3 switch只差在routing的部份以出租房的網路來說最常用到的就是VLAN 把房客區分開來不會有甲房客看到乙房客分享出來的資料夾這種狀況而switch能做的只有QoS 設定不同型態的封包有不同的權重在封包傳送經過switch時 有先後之分(重要的先處理)買Layer 2+已是浪費 更別說L3(6K也買不到這兩種)目前你能提供20位房客上網switch不是你該再花錢的部份6K預算集中在分享器就好頻寬是固定的 你可以平均分配成每個人5M/2M對一個用戶拿來做正經事 這樣很夠用了比較低成本的作法是一台好的分享器(可扛足夠連線數+能設定黑白名單+吃得了ISP 100M的頻寬)一台支援VLAN的switch(這個可避免房客cosplay剪刀手愛德華)你的管理方式1. 公告網路管理辦法2. 請房客上繳他們設備的MAC供你建立白名單(名單外的裝置一律無法上網)3. 不須分配每人頻寬,只要有哪個MAC流量異常就抓去水桶一天,幾次就乖了其實硬體好的分享器(不一定要新品) 刷上DD-WRT或吃蕃茄功能上就很夠用了Mikrotik的學習曲線很高 你目前的功力不適合越級打怪xup6bjo45j4說的也沒錯找到老鼠屎 看他是要提升自我網路使用道德或是自辦線路 二選一反正網路是租房附贈的 不給網路用也不用降房租
路由器(Router) 和 交換器(Switch)是不一樣的東西,要分開買路由器要買強一點的,交換器隨便一台24孔的不過也有整合在一起的(一台 = 路由器+交換器)24孔全 Gigabit,本身又是 RouterOS 路由器還有 WIFI,機子上有彩色液晶螢幕7,700元,C/P 值是蠻高的如果交換器尚未買,這台是可以考慮普通一台 24孔 Gbit 交換器,少說也要4~5千不過租屋覺的不必用到 Gbit (1,000M)的。如果是 100M 雜牌24孔交換器,約1千元左右。宿網的話,看各戶之間有沒有在區網交流檔案,比如影片分享什麼的,Gbit 的會比較快。如果區網能儘量分享,互通有無,就不必一直重複從外面下載,浪費流量、佔頻寬。BT 講白可能就:電影、連續劇、AV、音樂、遊戲、軟體...等等。如果同一宿網的人有抓過了,直接高速區網分享給其它人,其它人就不必去慢慢抓了,不是嘛。隨身碟之類的互傳太囉唆,直接區域網路抓才方便。Gbit 區網一般都能跑到 40MB/s 以上,快的話到 70~90MB/s 也有可能。也許每個人電腦開分享資料夾,也許架一台共用的 NAS 檔案伺服器 什麼的。限制、封鎖,都是治標不治本。真正治本的方法是區網直接共享資源。******************************************在區網中,架一台 Transpent Proxy 網頁代理伺服器,也可以有效節省流量。每台電腦要上網看網頁,都先透過 proxy 網頁代理伺服器,如果伺服器快取中已經有網頁資料(大量圖片),就不去外面網路抓,由伺服器的硬碟(快取)直接供應檔案,傳輸可以 1G 的速度。比方說:有一個人看 M01大量圖片開箱文,耗用了100MB 流量第二人、第三人...再去看,每人都耗用 100MB 流量就會想說:難道不能第一個人去看過後,儲存起來,以後不管幾千幾萬人去看,就由儲存的那一份拿出來共享就好了,不必真的去外面網路抓資料。這個就是 proxy 快取的用途。一般的 Proxy 的是要在瀏覽器中設定的,Transpent Proxy 是強制性的,無論使用者瀏覽器有沒有設定 proxy,封包到閘道就會由 proxy 接管,強制一定會使用到 proxy 代理。也就是說:第一個人,去看圖超多開箱文,耗用了100MB流量第二個人、第一萬個人.....再去看不必再去外面網路抓資料了,耗用 0MB 流量直接由區網中 proxy 伺服器的快取硬碟,供應網頁檔案(含圖片),以 1G 區網的速度傳輸,即使圖超多開箱文,網頁只須1秒開啟,螢幕畫面咻的閃一下,整頁圖片瞬間顯示。而且幾乎不會損對外網路的流量/頻寬(實際上會檢查資料有無更新,只會消耗少許流量)。要達到這種境界,一般是組一台電腦裝 Linux,同時兼當 路由器 + Transpen Proxy 伺服器。不過這個難度太高現成軟體路由器的話,有一套叫:IPCOP有支援 Transpent Proxy 功能註:它的界面,中文翻譯不完全,有些地方是英文的做 Transpent Proxy 的電腦,硬體規格不能太低,記憶體建議至少要 2GB以上,用 SSD 當快取硬碟佳,SSD 在檢索小檔案的性能比較好,至少要 100GB 以上空間才會有省流量的效果出來。用普通硬碟也是可以,但不要太慢的,單碟1TB那種的佳。不一要用實體電腦,也可以用虛擬機去模擬。如果電腦夠力,主OS 還可以做其它事情,比如當 NAS 什麼的。